據悉,3月25日結束的農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項試點工作部署暨培訓會議,根據中央《關于農村土地征收、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國土資源部成立了由部長任組長的試點工作領導小組及辦公室,并會同相關部門建立共同推進試點的工作機制。國土資源部將與試點所在省級黨委、政府組成工作組,各派駐地方的國家土地督察局受部黨組委派參加省級黨委政府工作組,并派出人員全程參與33個地方改革試點工作。試點所在省級黨委、政府建立相應工作機制。試點市(區、縣)黨政主要負責人親自掛帥,承擔組織實施試點工作主體責任。
國土資源部部長、黨組書記、國家土地總督察姜大明說,黨中央強調,土地是最基礎的資源,耕地是我國最為寶貴的資源。
作為國家基礎性制度,土地制度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長治久安。土地制度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內容,又是改革難點之一,涉及重大利益調整、相關法律修改及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制度、村民自治制度等一系列重要制度完善。
這一改革關乎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進程,牽一發而動全身,必須在黨的領導下有序推進。目前改革試點頂層設計、法律授權已經完成并形成了改革路線圖和時間表。這些事項均經過中央批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試點工作進入啟動實施階段。
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要守住底線、試點先行、穩步推進,堅持土地公有制性質不改變、耕地紅線不突破、農民利益不受損三條底線。對改變我國土地公有制性質的主張,要旗幟鮮明地加以反對;對借改革之名行占用耕地之實的行為,要依法查處、重典問責;對在改革中發生損害農村權益的情況,要及時制止、堅決糾正。試點地區要從當地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地編制好試點實施方案。加快完成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和宅基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統籌推進不動產統一登記、劃定永久基本農田等工作。
國土資源部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試點工作領導小組負責人還就《關于農村土地征收、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和實施細則作了詳盡解讀,指導地方學習理解中央精神和編制試點工作實施方案。
文/國土資源部
《國土資源統計報表制度(審批)》印發
3月23日,國土資源部辦公廳印發《國土資源統計報表制度(審批)》,自今年起執行。
據了解,為更好地發揮國土資源統計工作對國土資源管理和調控的基礎支撐作用,根據國土資源統計工作安排和《部門統計調查項目管理暫行辦法》的有關要求,國土資源部對2012年發布實施的《國土資源統計報表制度》中審批部分進行了修訂,形成了《國土資源統計報表制度(審批)》,并經國家統計局批準。
《國土資源統計報表制度(審批)》有效期為2年,有效期屆滿需要繼續執行或在有效期內進行重大修訂時,須重新辦理審批手續。根據制度規定,國土資源統計的主要內容包括:地質勘查、礦產資源儲量狀況、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等。礦產資源勘查的統計范圍是全國具有地勘資質的地質勘查單位,享受中央或省級財政預算撥付地質勘查事業費的地勘單位或其他單位,以及開展工作的地勘項目。
礦產資源儲量的統計范圍是在我國境內,勘查獲得的查明資源儲量,經過儲量評審并登記統計的礦產。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的統計范圍是全國辦理了采礦許可證的礦山企業。礦產資源補償費收繳的統計范圍是各級礦產資源管理部門,對象是持采礦許可證的礦山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