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內設機構 激發干部活力 內蒙古自治區地質環境監測院對部分內設機構和中層干部進行調整
近日,內蒙古自治區地質環境監測院研究制定了《內設機構及職能調整方案》,對內設機構和職能進行了適當調整和規范,旨在更好地貫徹落實《地質環境監測管理辦法》和自治區國土資源廳新賦予的職能職責,規范運行機制,提高工作效能,充分發揮地質環境管理和技術支撐骨干作用。
新成立“地下水環境監測室”等4個科室,更名“地質環境項目管理部”等5個科室,保留“地質災害預警預報室”等10個科室和“呼和浩特市分院”等6個直屬分院。
為進一步優化干部隊伍結構,激發干部隊伍活力,按照《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T作條例》有關要求,經院黨委會研究決定,調整和公開選拔部分中層干部。從3月9日至27日,先后經過“自薦報名”、“資格審查”、“召開干部職工大會進行民主推薦”、“院黨委研究確定考察對象”、“研究決定并對擬任人選進行公示”5項程序,選拔和調整了22名中層干部。
本次干部選拔和調整,力度大、涉及干部人數多、調整部門跨度大,注重選拔培養年輕干部,既立足現實,又著眼于未來,從戰略層面做好干部使用工作,為院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提升隊伍整體素質和能力,全力做好地質環境管理和技術支撐保障服務打下堅實的基礎。
文/內蒙古自治區地質環境監測院 陳冰源
包頭高新區稀土產業“坐擁高端”蓄勢待發
2014年,面對市場需求不足、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等嚴峻復雜形勢,稀土高新區貫徹落實包頭市市委、市政府“高新特快”發展要求,積極兌現扶持企業發展政策,主抓產值高、規模大、市場前景好的磁材產業,新材料產業逆勢上揚。
數據顯示,2014年稀土新材料產量增長94%。其中,燒結釹鐵硼7,224噸,實現當年翻番。拓力拓切片及表面處理、天和磁材電鍍項目投產,稀土新材料中試產業化基地開工建設,永磁表面處理中心投入運營,稀土產品從毛坯到成品的附加值提高20%以上。
過去的一年,高新區稀土產業呈現潛能釋放、鏈條延伸、逆勢發展的良好態勢。通過抓大帶小,帶動發光、拋光、儲氫、催化、合金等稀土新材料產業發展,寧波韻升6,000噸釹鐵硼項目簽約落地,鑫普鎳氫動力電池總裝項目加快實施,金杰稀土形成每月拋光2萬片藍寶石屏的能力。
稀土企業能在困境中堅守并得以突破,得益于政府的大力扶持。包頭市扶持稀土產業發展力度空前,稀土高新區完善配套、靠前服務,為磁材企業兌現各類補貼7,000多萬元,這是全國磁材生產地區所沒有的。去年包頭磁材企業無論產量、產值還是稅收總量,都在同類磁材生產地區一枝獨秀。
在新的一年里,面對經濟發展新常態,高新區將把幫助企業渡過難關作為義不容辭的責任擔當,著力實施總投資54.7億元的13個新建稀土項目,當年完成投資26.7億元;加緊建設寧波韻升6,000噸釹鐵硼及永磁器件、湖南英思特釹鐵硼切片、遼寧鑫普鎳氫動力電池等稀土新材料項目,推動紅日強磁、中圣恒磁、鴻達興業稀土助劑催化劑等項目開工建設;抓好電鍍園區建設,確保年內投入運行,促進稀土產業生產技術盡快趕上發達地區、發達國家水平。引導包鋼磁材、天和磁材、金杰稀土等企業擴能增產,帶動稀土新材料和終端應用產業全面發展,力爭年內實現稀土新材料產能3萬噸以上,產值實現翻番。
今年,稀土高新區還將舉辦銀企對接會,引進風投、銀行、保險、信托等金融公司,建立中小企業金融超市,完善金融服務體系。發揮“助保金池”作用,為企業提供助保金貸款1億元以上,幫助企業解決融資難、用工、經營管理等方面的具體困難和問題,為稀土產業發展助力加油。
文/張海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