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由內蒙古自治區地質調查院和內蒙古自治區煤田地質局共同完成的頁巖氣調查工作獲得重要突破。該項目是內蒙古自治區國土資源廳安排的自治區地質勘查基金項目鄂頁1井。位于鄂爾多斯毛烏素沙漠北緣地區。這是內蒙古地質勘查基金設立的第一個頁巖氣調查項目,為內蒙古自治區頁巖氣勘查開發奠定了重要基礎。
在探井壓裂現場,氣體從地下3,500多米深處噴涌而出,點燃后金黃色的火柱有6米多高。這是內蒙古頁巖氣調查工作獲得的重要成果,也是該項目鄂頁l井為內蒙古自治區第一口頁巖氣調查評價參數井,其位于鄂托克旗東約20公里,屬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天然氣探礦權(不包括頁巖氣)范圍,井位周圍8公里范圍內無石油天然氣生產井。
鄂頁1井設計井深3,550m,完鉆井深3,568米。經壓裂造縫溝通整個頁巖層段后形成了工業氣流,最大產能5萬立方米/天,穩定產量1.95萬立方米/天,氣體中甲烷含量87.7%,日產輕質油0.17立方米,為較好的工業氣流。專家分析認為,該井氣測異常較好,隨著壓后液體的返排量增多,產量有可能進一步增加,具有進一步開發利用的價值。這一重大進展對我國北方海陸過度相頁巖油氣的資源評價,戰略選區等方面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內蒙古自治區頁巖氣資源勘查起步較晚,基礎薄弱。為盡早實現我區頁巖氣資源評價重大突破,自治區國土資源廳已將頁巖氣資源調查評價工作列入《內蒙古自治區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實施方案》。2012年內蒙古地質勘查基金管理中心下達“內蒙古自治區頁巖氣潛力調查評價及開發利用選區研究”項目,并由內蒙古地質調查院承擔。項目組對全區7個大型沉積盆地的含泥頁巖地層進行了梳理,重點開展了頁巖氣形成地質背景、頁巖氣形成條件、頁巖氣儲集條件及頁巖氣富集條件分析,最終優選出頁巖氣有利地區11處。研究結果表明,內蒙古頁巖氣資源成礦條件優越,潛力較大。
頁巖氣是我國2011年公告發現的第172個礦種,它是一種清潔、高效、重要的非常規天然氣資源和化工原料,主要用于民用和工業燃料、化工和發電等,具有廣闊開發前景。頁巖氣主要成分是烷烴,其分布在盆地內厚度較大、面積較廣的頁巖烴源巖地層中,具有開采壽命長,生產周期長,氣井能夠長期地以穩定的速率產氣。頁巖氣的勘探、開發、評價已經列入國家“十二五”規劃,作為重點能源礦產進行重點部署。頁巖氣的開發利用將對我國油氣格局產生重大影響。
記者/李玉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