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思想政治課教學必須以學生發展為本。本文主要從教師提高自身素質、加強對教材的把握、改進教學方法等三個方面探討了高中政治教師如何適應新課改。
【關鍵詞】課改;素質;教材;教法
由于高中政治學科的理論性強、教學工具落后等多方面的原因,在傳統政治課堂教學中,形成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不再適應新課改的需要。就如何適應新課改、實踐新課改理念,談談自己的認識。
一、教師提高自身素質
1.要提高自身素質,教師要加強學習
教師要必須成為終身學習者。加強學習,轉變教學觀念。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教育觀念是一種教育的思想意識,對教師的教育態度和教育行為有重要影響。教師要樹立正確的學生觀,即學生從被動的接受知識的“容器”轉變成知識的主動探索者,知識的構建主體。因此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主動地進行學習,積極開展活動,激發學生不斷進行探究,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學生的發展為本。而有些教師習慣根據自己的設計思路進行教學,總是千方百計的將學生進行規范,甚至是有創造性地按自己的要求對學生進行格式化。
作為一個教師,不但要有終身學習的理念,更重要的是要有終身學習的行動。學習《考綱》,學習課程標準,學習教材,學習課程理論,課改信息,掌握現代教育學,心理學方面的知識。
2.要提高自身素質,教師要虛心向其他教師請教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學校多為教師創造更多的學習機會和條件。教師應積極參加市、縣培訓,對自己的目標要高標準,多層次,突出實用性。多與兄弟學校,同行交流經驗與心得體會,學習他們的長處。例如教師在熟悉教材的過程中,如果有把握不準的地方,可多聽聽其他教師的課,以他人之長補已之短。
3.教師要密切關注時事
高中教師應加強對時政的密切關注,能把時政材料與課本知識結合起來分析,有助于學生聯系社會熱點,學以致用,有助于培養學生關心國家建設的意識。例在學完了《經濟生活》中的“國家宏觀調控”后,結合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農民增產不增收,農民賣糧難問題,讓學生分析討論,得出市場經濟具有盲目性、滯后性的結論,并且讓學生提出解決的方法。由于事例大多數從學生身邊、電視和報紙上獲得,學生非常感興趣。
二、教師加強對教材的把握
部分教師在備課之前,習慣參考現成的教案書或網絡上的教案,沒有對考綱、教材等進行系統的了解,對教材的把握不夠全面、深入。因此,要加強對教材的把握,首先要研讀教綱。只有認真研讀教綱,才能了解課程編寫的背景、標準,掌握高中思想政治課的性質,開設本課程的根本目的等;只有認真研讀教綱,才能了解高中思想政治教材是一個具有內在邏輯結構的整體;只有認真研讀教綱,才能加深對教材具體知識的理解,便《經濟生活》中關于“信用卡”的知識,教綱給我們提供的教學資源鏈接中,解釋了信用卡最常用的是銀行卡,包括狹義的信用卡和借記卡。
加強對教材的把握,還應該研究高考試題。如果對每年的高考試題進行認真分析,對高考試題中涉及的考點進行總結,教師在教學中就會有針對性地對??伎键c引導學生重點把握。例《政治生活》中關于政府和黨的相關知識就是四川高考??嫉模?006年36題(3)題的設問是“運用政治常識,說明政府為什么要承擔財政支農的職責,以及怎樣才能履行好該職責”,2012年38題(1)題的設問是“聯系材料一,運用政治常識,說明黨和國家實施‘就業優先戰略’的依據”。
三、改進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一堂課可以有不同的教法,但不管怎么教都必須有利于學生的學習,保證學生的主體地位,因為教學的成功,關鍵在于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過程,獲得成功的體驗。隨著新課程的運行,我們只有調整好自己的角色,改變傳統的教育方式。創設豐富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提供各種便利,為學生的學習服務;指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學習策略;作為學習參與者,與學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和學生一道尋找真理,并且能夠承認自己的過失和錯誤。
因此教師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可根據學生的認知能力、基礎知識等情況,結合教材內容,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有條件的學校,盡量采用多媒體教學,因為多媒體具有直觀、形象、圖文并茂等特點,符合學生學習的特點。對教材內容比較簡單的課,可采用在學生自學的基礎上教師適當點撥的方法,例《經濟生活》中“消費類型”。對教學中相似的知識,可采用引導學生歸納總結的方法進行,例“生產與消費的關系”和“實踐與認識的關系”,學生歸納比較就會發現均存在決定與反作用的關系,但又有區別,且學生在歸納總結的過程中,既提高了分析歸納能力,同時又促進對知識的理解。對教學內容容易產生分歧的地主,可分組討論,通過思想的碰撞,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例《文化生活》中“色彩斑斕的文化生活”,如何看待中學生在生日、節日互贈高檔禮物,到飯店請客吃喝的現象,可分組探討。例《生活與哲學》中“實踐是認識的唯一來源”,舉例:著名小說家莫泊桑在一部小說寫作中需要細膩描寫一個人被踢后的感覺,但因他本人沒有這種體驗,實在難以下筆,于是走到大街上,正好遇到一個乞丐,就說“你踢我幾腳,我給你錢”。講到這,可能幾乎每個班級都有學生會不假思索地講:“神經??!”對學生的如此反映,教師不需加以批駁,而應適機提出問題:“被多數人看作是有神經病的莫泊桑,為什么能成為著名小說家?”“他跟別人有何區別?”問題一提出,學生之間果然就展開了激烈的討論。
在課堂行進中,有部分學生的注意力可能分散了,教師可采取齊讀等方式,提醒學生把注意力回到課堂上來。在新課結束時,讓學生作總結,會促使學生積極動腦,由老師“要我學”,變成“我要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地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取得良好效果。
總而言之,思想政治課教學只有以學生發展為本,才是課改的本質功能,而這樣的功能體現在做好課堂教學的轉變中。教師要以對促使學生得到最大限度地滿足和發展,體現課改的理念,實現課改的目標。
(作者單位:陜西省安康市漢陰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