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方式是指學習者學習新知識或解決新問題時采取的一貫方式,按照學習者喜愛的方式去組織教學,有利于提高學習效率,激發學習動機。
初中階段的學習,教師應該注重培養學生對英語的濃厚興趣,著重培養學生綜合運用語言、詞匯、語法進行聽、說、讀、寫的交集能力,培養學生運用交際語言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英語課堂教學的組織形式,它直接影響語言交際活動的質與量。但單一的教學組織束縛著學生語言實踐活動的全面開展,制約著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提高。為了適應新教材“突出語言運用,全面發展個性能力”的特點,就必須改變過去以教師講授為主的課堂教學,以生動活潑。行之有效的的新形勢代之,使英語課堂教學更能適應學生個性能力的發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和發展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在這種情況下,英語課堂教學需要引進能面向全體學生的,有利于學生語言的實踐活動全面開展的教學方式——合作學習的教學方式。
合作學習是指以異質小組為基本形式,以小組成員合作性活動為主體,以小組集體成績為評價依據的一種教學策略體系。各小組學生要在互動合作中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共同提高。合作學習以研究與利用課堂教學中的人際關系為基礎,以目標設計為先導,以師生.生生合作為基本動力,以小組活動為基本教學模式,學生在小左或團隊中有明確責任分工和共同的目標,以團體成績為評價標準,以標準參照評價為基本手段,為了完成共同任務,從而大面積的提高學生的學業成績,改善班級內的社會心里氣氛,形成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和交際技能。在教學中開展各種形式的合作學習能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創造大量的語言實踐機會,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培養其自主學習的能力,有利于學生創新精神和合作品質的培養,是一種提高英語教學效果的有效手段。
課堂教學是學校教學教育的主渠道。在課堂教學中,我們倡導將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盡可能多地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機會。小組合作學習是目前英語教師普遍采取的富有創意和有效的教學方法,因此,小組合作學習是實施新課程標準的重要途徑。要使“合作學習的教學方式”能有效的運用于英語課堂教學中就要做到:
一、幫助學生建立起合作學習小組
把全班學生按“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根據學生的性別比例、興趣傾向、學習水準、交往技能、守紀情況、.學生平時的作業情況和學習成績將好、中、差學生搭配分組,組成4人學習小組,同時還要注意座位的排列,以便啟發引導之后,學生面對面的進行小組討論,使之有利于小組合作與交流。
二、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教給學生協作技巧
在小組合作學習時,對于那些自我意識較強,聽不進他人意見,甚至輕視他人的學生,老師要引導他們認識到“寸有所長,尺有所短”的道理,應當取長補短,互相合作,要教會學生如何互相表達贊揚、同意、建議和如何進行提問和應答。例如:讓學生學會運用以下交際用語:
What do you think/feel about…?
Have you got ideas about…?
Bob,would you like to start…?
Could you give us an example?
Has anyone got anything else to say?
三、 融洽師生關系,誘發學習興趣
“愛是教育的媒介和工具”。教師的權威性和學生的向師性,這兩種形態決定了教師對學生有著重大的影響,教師的情感對學生有著感染和心理催化作用,融洽的師生關系是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的前提,學習興趣一旦形成,學生便會有強烈的求知欲。會積極主動。心情愉快的學,絲毫不覺得學習是一種沉重的負擔。“興趣”使學生產生了對新知識的需要和追求。
教師適當的關心、愛護、鼓勵的言語,哪怕就是一個“Good”,都會讓同學大膽開口,活躍課堂氣氛,使教學達到最佳效果,學生的智力得到充分的發揮,而老師過于的嚴厲.急躁。不恰當的批評,會使學生緊張、消極。曾有一位學生在介紹經驗時說道:“老師教學方法的新穎、獨特和一句親切的話語“That is a better.”拉近了我和老師的距離,使我對聽力產生了興趣,在我出現錯誤時,老是針對性的幫助和一聲“Take it easy.”消除了我的緊張。對老師的依賴和學習的興趣使我的成績突飛猛進。由此可見,師生在教與學的過程中所產生的和諧共鳴,會使學生“親其師而信其道”,有喜歡老師而喜歡英語,從而對英語產生濃厚的興趣。
四、“分層施教,合作達標”,注重成功教育
在教學中進行“分層施教,合作達標”,注意培養和鼓勵學習困難生在課堂上積極參與語言活動的習慣,使他們能夠克服學習的心理障礙,大膽開口,踴躍的回答問題。盡快的縮短優生與差生之間的學習差距,找回他們對英語學習的自信和勇氣,使學生嘗試到成功的喜悅。
五、禮貌策略的應用
要使“合作學習”能夠成功,課堂教學用語同樣需要采用禮貌策略。然而,這一點往往會被忽略。青少年的心理既敏感又脆弱,如果得不到應有的尊重,會導致師生之間產生種種矛盾。而恰當地運用禮貌策略則能夠使師生之間盡量的避免、緩解和消除這些矛盾。
“禮貌策略”的應用有以下的五個方面:
A.表示認同(包括教師對學生的觀點.看法或興趣等方面的贊同等)。
B.表明教師與學生的合作態度。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一些疑難問題,而這些問題可能是由于教師未能解釋清楚而造成的。此時,教師應該表示出合作態度。例如,在學生提出自己的見解時,教師回答:“Maybe you are right,I will check it out and tell you later.”而不能為了維護教師的威信而說出類似以下的話:”No matter what you say I am right here ,just remember this.”這樣很容易造成與學生的正面沖突。
C.盡量使學生的正當需求獲得滿足。
D.密切師生關系。
E.以樂觀的態度去感染學生。
在英語學習中,讓學習時常保持樂觀向上的心態是非常重要的,而學生的心態,尤其是課堂上學生的喜學或厭學情緒,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教師的影響。因此,教師要明確自己作為教學過程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在合作學習中的地位,要協調好課堂教學中的各種關系,創設良好的課堂學習氣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創設合作的意境,把學生引向合作。教師應懂得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并可以通過語言來影響學生。例如: 學生犯了語言錯誤后,教師說:“Never mind. Next time you will make it .”“Failure breeds success.”等。這樣,學生就會保持樂觀的心態,不會產生厭學情緒,進而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總之,合作學習對當今課堂教學改革而言,其意義是很大的。合作學習在中學英語教學實踐中還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問題,這是正常現象。這需要我們進一步進行深入地理論分析和扎實地實踐研究,來逐步解決這些問題,使合作學習方式逐步完善,并發揮應有的作用。
(作者單位:甘肅省民樂縣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