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毛 著/ 36.00元/上海人民出版社
1916年章太炎才把“味道”這個詞用在食物上,之前是沒有“味道”一說的,評價食物只有好吃、不好吃。這個“道”字暗藏了很多玄機,包括人們獲得食材的方式、烹制食材的方法,也包括對待食材的態度。簡單來說,就是“人與食物的關系”。
凡事不宜茍且,而于飲食尤甚。二毛一直在味的道上尋尋覓覓,探求味與道的真諦,并將飲食之道用詩歌、哲學和情趣調味,最終成就此書。
這本《味的道》,二毛以詩人和美食家的雙重身份,與袁枚的《隨園食單》對應,解讀隱藏在兩百多年前隨園會所里的佳肴,探尋是否更能接近“味道”本身,同時也遠眺一下今天的“味”與那個時代的“道”之間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