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現代經濟條件下,如何加強企業財務管理,實現理想的財務目標,以達到企業價值最大化,已成為企業管理者思考的首要問題。稅收籌劃作為企業財務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企業的生存和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本文從稅收籌劃的概括、目標入手,結合稅收籌劃方法在企業財務管理中的運用,深入淺出的分析了稅收籌劃對現代企業財務管理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稅收籌劃;企業管理;地位與應用
改革開放以來,稅收籌劃在我國企業的財務管理中的作用越來越大,這主要是由于出現了新的所得稅法,而企業自身在不違反稅法的前提下,利用特有的會計方法,規劃企業納稅行為,達到節稅、降稅的一系列活動。筆者從稅收籌劃的地位和目的出發,詳細的闡述了稅收籌劃在企業財務管理中的應用。
一、稅收籌劃在企業管理中的地位與特點
1.稅收籌劃在企業管理中的地位
我國的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往往不注重企業的稅收籌劃工作,而稅收籌劃是企業最終收益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企業面對稅收籌劃工作時,應對企業的投資、經營、理財都做出規劃和設計,合理的安排企業的稅收工作,籌劃目標必須以企業經營計劃和企業戰略為主導,籌劃過程中要充分的考慮企業納稅人的財務利益和今后的企業利潤,這主要是從短期利益和長期利益來進行區分的,合理的稅收籌劃可以保證納稅人的資本保值和企業的長期利益,從動機和手段上都是合理合法。企業管理過程中必須把稅收籌劃放到一個關鍵的位置進行規劃和設計,以確保企業的利益和納稅人的利潤。
2.稅收籌劃在企業管理中的特點
在企業實行稅收籌劃過程中必須保證企業稅收籌劃的合法性,這主要指企業在投資、生產經營過程中按著國家頒布的稅法進行合理的計劃和選擇。在籌劃過程中切不可逃避稅收,找國家稅收的漏洞,這種行為屬于避稅偷稅行為,發現后是要負相關的法律則任的。這是與合法性的稅收籌劃有本質區別的。稅收籌劃要在企業經營的過程中提前進行合理的設計,規劃、安排,避免在交易后再進行稅收的籌劃工作,比如在企業經營過程中完成了產品的交易,企業就應繳納的交易稅費;企業取得財產后所繳納的財產稅等。因此,企業應針對不同的經濟活動來進行不同稅收的籌劃,通過綜合衡量和法規的分析來選取最適合企業的納稅方案。企業稅收籌劃的最終于結果是實現企業產品的利潤最大化,這可以通過低稅負和滯延納稅期限來實現,低稅負主要以降低企業稅收成本來實現的企業的利潤最大化,而滯延納稅時間可以減少投資成本利息的支出,以達到節約稅收成本的目地。同時在企業的稅收籌劃過程中還要認識到稅收籌劃的風險性,這主要是通過企業的管理人來進行稅法和國家有關制度的理解,避免因納稅調整而變動籌劃策略而產生違法的行為,同時還要考慮到管理人員對稅法理解上的差異,避免因此類事件影響企業的籌劃收益和企業名譽。企業在籌劃過程中應著眼于企業內部的整體稅負,不能只從局部來看稅收的高低,往往最輕的稅收方案不是最安全、最可靠、最優秀的方案,而稅負的減少也并不意味這企業資本總體收益的增加,稅收籌劃的整體性就是如果存在多種納稅方案可供選擇的話,企業應該選擇使自身價值最大化即稅后利潤最大的方案,而不一定是稅負最輕的方案。
二、稅收籌劃在企業中的應用
稅收籌劃主要是以節約稅收,降低企業稅務的一項綜合性活動,它是通過稅收制度和會計準則的巧妙運用來實現企業的稅收籌劃。
1.企業稅收籌劃的計提壞賬
按照我國的企業會計制度規定,企業在計提壞賬時應客觀、規范、集中、謹慎,合理的計算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損失,并把損失的計提資產進行減值,并根據我國的所得稅扣除辦法來執行,主要是提取壞賬和成品削價,企業在合的計提過程中可以增加當期扣除項目,降低當期應納稅所得額,等于享受了一筆無息貸款,增加了企業流動資金,實現了通過稅收籌劃獲取資金時間價值的目標。
2.企業稅收籌劃中的存貨計價
在企業生產過程中,企業存貨應采取合理的方法來減少成本,可以采取先進先出、加權平均的方法來實現。企業履行稅法的規定時,也要計算存貨的成本,并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過程中扣除。根據企業的會計制度和法律法規,企業可以跟據自身的實際情況來進行選擇,在不同產品的計價上,會對企業的成本和利潤產生一定的影響,企業在選擇存貨計價方法的關鍵在于判斷本企業所購主要材料的價格趨勢。在發出存貨總成本中包括后期進貨的部分成本,數額較高,相應的應納稅所得額就會降低,當年應繳納的所得稅就會減少,從而達到延緩納稅的目的。
3.企業稅收籌劃中固定資產的折舊核算
按照企業所得稅法的規定,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企業按照規定計算的固定資產折舊準予扣除。因此,會計核算期間內固定資產折舊的大小直接影響到當期應納稅所得額的大小,進而影響到各期的應納稅額。每期固定資產折舊額的大小取決于固定資產的計價、折舊年限和折舊方法,而固定資產的計價和折舊年限在企業會計制度中都有明確的規定,需在固定資產購進并投入使用時就已明確,稅收籌劃需要在固定資產購置前計劃和安排,當然就是要重點把握資本性支出和費用性支出的界限,以及在新企業所得稅法中對各類固定資產的最低折舊年限的規定,企業的加速折舊可以使企業前期的折舊費用加大,應納所得稅減少,以充分享受資金的時間價值所帶來的稅收收益。折舊方法選擇的籌劃應立足于使折舊費用的抵稅效應得到充分或最快的發揮。在不同的企業內(盈利企業、虧損企業或者享受優惠政策的企業),應選擇不同類的折舊方法,才能使企業的所得稅稅負降低。
4.企業融資過程中的稅收籌劃
融資決策是任何企業都要面對的問題,也是企業生村和發展的關鍵問題之一。融資決策需要考慮很多因素,稅收因素是其中之一,不同的融資方式和不同的融資條件對稅收的影響不同,精心設計企業的的融資項目,通過稅收籌劃作用,來實現企業稅后利潤或者股東收益的最大化。企業在融資過程應該考慮的因素主要有融資活動對于企業資本結構的影響,資本結構的變動對于稅收成本和企業利潤的影響,以及融資方式在優化資本結構和減輕稅負方面對于企業和股東稅后利潤最大化的影響等等。在我國市場經濟體系中主要存在的融資方式有發行債券、向金融機構借款、企業自我累積方式進行籌資以及在資本市場上發行股票等方式,企業在選擇何種融資方式時應該從稅收負擔的角度來考慮融資成本的優劣。一般來講企業的自我積累方式籌資所承受的負擔要重于向金融機構借款所承擔的稅收負擔,企業通過自我積累方式籌資,由于其資金來源主要是稅后利潤,且資金投入以后,其占有者和使用者合二為一,因而,其所得稅稅基難以分攤或抵銷,而債務利息支出可以作為財務費用列支,向金融機構借款籌資方式使所得稅稅基縮小,稅負得以減輕。選擇發行股票的融資方式其股息支出不能在稅前扣除,只能在企業的稅后利潤中開支,因此,并不影響所得稅稅基。因此,在企業籌資決策中,必須考慮企業的籌資成本,在企業資本結構的基礎上進行籌資,選擇最佳資本結構方案。
此外,融資租賃也是一種較好的稅收籌劃籌資方式,它包括融資性租賃和經營性租賃兩種,根據我國《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規定,即:“融資租賃發生的租賃費不得直接扣除。承租方支付的手續費以及安裝交付使用后支付的利息等可以支付時直接扣除。”因此,融資租賃設備可以計提折舊并在稅前扣除,而租賃費高于折舊的差額也可以稅前扣除,所得稅的稅基得以減小,從而使企業達到有效的降低稅負目的。
參考文獻:
[1]蓋地.稅務會計與納稅籌劃[M].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1.
[2]張中秀.企業如何進行納稅籌劃[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1999.
[3]蓋地.企業稅收籌劃理論與實務[M].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5.
[4]曹保哥.企業納稅籌劃技巧[J].財政與稅務,2003.
[5]蔡昌.稅務籌劃八大規律[M].北京:中國財經大學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