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本文從專用性資本的角度研究了政府產權保護與企業投資間的關系。通常而言,人們認為產權保護會促進企業的投資,但往往簡單認為這是由于企業無法獲得投資的回報。我們在將資本劃分為專用性資本和一般性資本后,發現企業在產權保護不力的情況拒絕投資的原因是企業無法收回專用性資本投資。
關鍵詞:產權保護;專用性資產;企業投資
一、引言
煤礦企業因為沒有采用專業的瓦斯探測設備而造成礦難,食品行業中企業沒有采用安全衛生的設備進行生產等。這些設備對于企業的經營十分重要,為什么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不進行這些設備的投資?本文試圖通過分析社會產權保護水平、企業的專用性資產投資與企業的投資決策間的關系來回答這一問題。
二、模型
由于分析的重點在于企業如何進行投資決策,本文假設企業的生產過程僅使用資本,不使用勞動,其生產函數為
企業進行一般性資本投資需要付出利息,社會中一般性資本的利息率為rg。而專用性資本的投資也需要付出成本,令
假設社會的產權保護水平為μ其取值范圍為[0,1]。μ=0表示社會的產權保護水平非常差,如政府無視法律關停企業,則企業無法獲得生產經營過程中的收益,專用性資本投資無法收回,僅能收回一般性資本 投資。μ=1表示社會的產權保護十分完善,企業可以獲得生存經營過程中的收益。μ∈[0,1]是間狀態,可能得到生產經營過程中的收益。假設企業為風險中性,企業的期望收益為:
為了達到期望收益最大化,企業在面對社會的產權保護水平時,需做出自己最優的投資決策,即選擇合適的專用性資本與一般性資本投資水平。由于社會產權保護水平對企業的決策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需研究社會產權保護水平的確定。
為簡單起見,本文假設政府決定社會產權保護水平。
三、分析
政府在其行為決策時主要考慮兩個因素:本地的產出和維護社會產權所需要付出的成本。政府通常希望本地區的產出達到最大,而維護社會的產權保護水平,政府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政府在維護社會法治方面付出更多的努力,社會的產權保護水平也會越高。假設政府為保證社會產權保護水平μ所需要付出的成本用φ(μ)表示,且滿足條件φ'(μ)>0,φ''(μ)>0。φ'(μ)>0表示更高的社會產權保護水平需要政府付出更多努力,而φ'(μ)>0表示隨著社會產權水平的提高,每提高一單位社會產權保護水平所需要政府付出的努力也更多。
根據上面的分析,政府的目標函數為
其中λ衡量政府對產出的偏好程度。λ越大,表示政府在決策時即選擇社 會產權保護水平時越偏好產出。政府能夠通過選擇最優的社會產權保護水平,影響企業的投資決策,最終在節約努力與增加產出間權衡。
根據逆向歸納法,首先分析企業的最優投資決策。企業通過選擇kp和kg,來最大化預期收益,令一階為0,得
由于是μ與kg*成正向關系,意味著較低的社會產權保護水平會降低企業對一般性資本的投資。這一結論的經濟學含義在于社會的產權保護水平越高,企業越有可能獲得生存經營過程中的收益,避免專用性資本投資變成沉淀成本,從而使得企業有更大的激勵去進行專用性資本投資。所以社會產權保護不夠,影響了企業的投資決策,使得專用性資本投資不足,進而帶來了煤礦企業設備投資不足造成礦難等眾多的社會問題。另外,(4)式中專用性資本投資于一般性資本投資的比例與社會產權保護程度無關,說明社會產權保護水平不會影響企業在兩種資本投資中的比例。無論在什么社會產權保護水平下,企業都會將資本的比例配置為最優,以獲取最大的收益。
四、結論
文將兩個因素聯合起來,通過構建一個企業與政府的二階段完全信息博弈模型,內生化產權保護水平,發現一般性資本的成本越小、政府越看重本地產出,那么企業的 專用性資本投資就會越多。
人們在食品安全問題頻發、礦難事故不斷的時候,往往認為企業缺乏道德與責任感。但如果產權保護不力,專用性資本投資得不到保障,那么企業在安全方面的投資減少也就可以理解。從我 們的模型中可以看到,政府給予產出更大的份額、降低社會融資成本將會使 得其投入更多的努力去維護社會產權,從而使得企業增加專用性資本投資。
參考文獻:
[1]Besley T.Property rights and investment incentives:Theory and evidence from Ghana[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5:903-937.
[2]Johnson S,McMillan J,Woodruff C.Property Rights and Finance[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02,92(5):1335-1356.
[3]李青原,陳超.產權保護,信貸機會,所有權結構與公司投資——來自中國制造業企業的經驗數據[J].財會通訊:綜合(下),2010(4):3-8.
作者簡介:張璐(1992- ),女,陜西西安人,經濟學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