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CAXA制造工程師是一款融合二維繪圖、三維造型和數控銑削編程加工的軟件,理論與實踐并重,完全有條件進行項目式教學。然而順應“項目式”潮流,急功近利編寫的教材,難免會出現一些問題。究竟應該如何在CAXA制造工程師項目式教學教材中貫徹“項目式教學法”?本文給出了個人的見解,希望與同行共同探討。
關鍵詞:CAXA制造工程師 項目式教學法 教材 中職學生
CAXA制造工程師是上世紀90年代末由北京數碼大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CAD/CAM一體化的國產數控銑削加工編程軟件。因其界面親和、操作簡單、有自動編程功能,在國內許多制造行業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所以許多中高職院校開設了CAXA制造工程師這門課,有關這方面的教材也應運而生。特別是《教育部關于進一步深化中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若干意見》下發后,CAXA制造工程師的教材便以“項目教學教程”“任務驅動教程”等形式出現了,有些即便不是這種名義,但翻開其目錄,內容也是以若干“項目”排序。“項目引領、任務驅動”成了CAXA制造工程師教材編寫的基本思想。
筆者從事中職教育三十余年,教授CAXA制造工程師有十余年,使用和閱讀過數十本CAXA制造工程師教材,特別近幾年,沒有選擇余地被使用了幾種不同版本的教材。在使用過程中筆者對“項目”教材的編寫者充滿了敬意,因為教材中融入了他們的智慧、經驗和心血,但同時又對這些教材“想說愛你不容易”,因為這類教材偏重于項目的形式,忽略了項目的根本。筆者常常思考這樣一個問題:究竟應該如何在CAXA制造工程師項目式教學教材中貫徹“項目式教學法”?
一、“項目式教學法”的內涵
“項目式教學法”,這是當前在教學教研中出現頻率最多的一個詞。在一些教研活動或一些教學競賽中,如果沒有使用“項目式教學法”,大有被淘汰之勢。那么,什么是“項目式教學法”?筆者查閱了大量的資料和信息沒有找到統一的定義,但有一種說法筆者比較認同,即“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親自處理一個項目的全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學習掌握教學計劃內的教學內容”,這正是筆者長期以來帶學生在鉗工實習訓練中所經歷的一個傳統教學過程。
比如兩周的實訓課要完成一個碳素鋼榔頭的制作。教師先講解制作工藝,再進行示范操作和輔導。學生使用規定的工量具,每天按規定的目標進度制作。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便掌握了教學計劃中規定的劃線、鋸削、銼削、鏨削、鉆孔、測量和裝配等教學任務,充分體現項目式教學法“以項目為主線、教師為引導、學生為主體”特點,將理論知識轉化為了知識技能。
那么CAXA制造工程師能這樣做嗎?CAXA制造工程師是一款融合二維繪圖、三維造型和數控銑削編程加工的軟件,理論與實踐并重,完全有條件進行項目式教學。
二、CAXA制造工程師項目式教學教材中存在的問題
順應“項目式”潮流,急功近利編寫的教材,難免會出現一些問題。筆者認為這類教材普遍存在四個方面的問題。
1.追求項目大、任務多,忽略了學生的認知規律
此類教材中,編寫者將軟件中的功能命令盡可能多地放在每個項目中形成若干任務或小項目,以期在幾個項目中就能把軟件的所有功能命令囊括其中。
CAXA制造工程師在大多數學校的教學計劃中安排16周,每周4課時。理想狀態下,完成一個項目需要一到兩周時間,若要考慮為彌補這種項目中的知識缺陷而另加內容等因素,完成項目的時間可能更長。對于中職學生來說,只有在短時間內看到自己的勞動成果,才能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保持較長的學習熱情。時間跨度大,收效慢,沒有立即的成就感,不符合中職學生的認知規律,容易讓學生產生厭倦情緒。
2.追求項目做的過程,忽略了過程中的基礎知識
此類教材中,項目的制作過程圖文并茂,學生按圖索驥便能完成任務。比如,制作榔頭模型的項目,需要三個任務來完成。教材中列出了這三個任務的圖文步驟,學生按照這樣的步驟制作出了榔頭,掌握了課堂所學內容。但是,若換一個同樣用到這三個任務制作的軸承座模型,沒有圖文步驟,學生卻無從下手了。為什么?因為這三個任務中用到的功能命令是有條件使用的,這個條件恰恰是基本知識點,沒有這個知識點,就相當于蓋樓房沒挖地基,無法生成模型。但這樣基礎性的知識點往往被“項目”的光環遮住,沒有被強調。
對于中職學生來說,需要在基礎知識上站穩,取得成就感后,才能再上一個臺階。一味地模仿性學習,就好比拔苗助長,沒有根基,不會有好結果。
3.追求項目中的知識點,打斷了知識的系統性和連貫性
此類教材中,過分地追求項目中涵蓋了什么知識點,將連貫的系統知識拆成了零碎的部件分布在項目的若干任務中,非常不便于學生的記憶、復習和查詢。在這類教材的目錄中,只能看到項目的序號,看不到功能命令的組織結構。因此,表面上看起來學生掌握了課堂上所學的項目,但從長遠來看,不便于學生的可持續發展。
4.追求項目的過程精細,缺少課后練習鞏固
此類教材中,每個任務的步驟都考慮周全,有些學習能力強的學生自己看書就能做好項目。但當他們想找類似的題目練習時,卻發現課后沒有練習,或是有練習,也是知識點跨度比較大,自己無法駕馭。缺少課后練習,不能及時鞏固所學內容,不能滿足一部分學生的求知欲,無形中這部分學生的學習熱情會受到挫傷。
三、如何在CAXA制造工程師教材中貫徹“項目式教學法”
“項目式教學法”之所以被廣泛關注,因為它已被實踐證明是好的教學方法。那么,如何將這種好的教學方法貫徹在CAXA制造工程師教材中呢?站在中職教師的立場上,筆者以為,教材具有引領學生學習基本概念、掌握系統連貫的知識點、綜合應用所學知識的作用;教材應該為學生服務;教材的編寫要以“培養”為重;教材的著墨要多放在基礎知識上;教材的遞進步伐要以系統連貫的知識點為基礎層層提高。
CAXA制造工程師分為平面繪圖、線框造型、實體造型、曲面造型和零件加工五大部分,每一部分都對應著相關的功能命令。CAXA制造工程師項目式教學教材,可以用表達各個功能命令的小實例做小項目,讓學生直觀了解功能命令的使用;用包含3~4個功能命令的實例做大項目,訓練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小項目盡可能小,大項目盡可能不要太大。每個項目要配有制作步驟及相關截圖,讓學生能看得懂,會獨立做;每一部分都要配有與項目內容緊密關聯的大量練習,供學生思考、鞏固所學知識點;基礎項目做扎實后,再縱觀軟件所有內容,精編綜合項目,制定一系列任務,訓練學生綜合運用軟件的能力。為了便于學生回憶和查詢,教材要按知識點的連貫性編排。
總而言之,項目式教學教材的編寫,要充分體現項目式教學的內涵,要立足中職學生的認知規律,夯實基礎知識,訓練學生的基本功,從而達到完成教學計劃的目的、完成落實國務院提出的“切實增強中等職業教育大規模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能力”的培養目標。
參考資料:
[1]黃誠駒,劉曉芬.CAXA制造工程師2006項目式實訓教程[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7.
[2]吳為.CAXA軟件應用技術基礎[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9.
[3]孫萬龍,董光宗,楊坤.CAXA項目教程——制造工程師2008[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9.
[作者單位:安徽省蚌埠職教中心(蚌埠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