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快速發展,承擔培養企業第一線勞動者任務的職業教育也隨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本文提出,在這場職教大變革中,作為技工院校課程體系重要基礎的物理課程,也必須改革舊的教學理念、教學模式、教學手段,以適應職教改革的新形勢。
關鍵詞:職教改革 技工院校 物理教學
當前,我國正處于經濟轉型的關鍵時期,產業升級是大勢所趨,社會與企業對第一線勞動者的素質要求越來越高,我國的職業教育改革迫在眉睫,傳統的職教理念、職教模式已越來越無法滿足市場對新一代技能人才的要求。作為開展職業教育的重要部門,技工院校也不可避免地面對這場變革,基礎課程更是教學改革的重點與突破點,筆者在長期的技校物理教學中,明顯感到學生的理解能力、思維能力和接受能力大不如前,技校物理已逐漸成為讓學生望而卻步的課程。物理課程是技工院校電子、機電、機械等諸多專業的基礎課程,其學習效果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響了學生的專業學習以及技能培養,甚至影響到學生將來的職業生涯。
一、技工院校物理教學存在的問題
技工院校的物理課是一門重要的基礎文化課,它可以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科學素質,為學生專業課程的學習奠定基礎。目前,技工院校的物理教學存在諸多問題。首先,學生基礎較差。技校物理建立在初中物理之上,具有一定的難度,許多技校學生初中三年物理知識的掌握情況不容樂觀,因此,學生易產生厭學、怕學心理,導致學習效果不佳。其次,課程安排不合理。目前,技工院校物理教學內容以力學、熱學和電磁學三部分為主,許多技工院校的物理教學往往只安排一個學年的教學時間,甚至有的只安排一個學期的教學時間,每周課時大多是2~4節。這導致教師為了完成教學進度,對許多教學內容一帶而過,學生對物理概念、理論剛有初步認識,就已進入下一章節的學習,根本談不上加深理解,掌握計算。這樣的課程安排只會導致學生進一步喪失物理學習的興趣。最后,物理實訓設備缺乏。由于物理只是一門基礎文化課,受到重技能、輕文化錯誤觀點的影響,許多技工院校不愿將資金投入到物理實訓場地的建設,而離開了實驗教學,物理教學也就成為了無本之木、無水之源,學生的能力培養就成為空談。
二、技工院校物理教學改革
傳統的技校物理教學基本沿用了普通中學的物理教學模式,忽視了職業教育的特點以及當前技工院校的教學實際。因此,技工院校的物理教學改革必須基于學生的認知水平、學習興趣及后續專業學習的需要,突出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體現實用性和適用性。
1.調整內容,突出重點
技工院校與普通中學開設的課程差別很大,技工院校開設的科目多。例如,應用電子專業的基礎課和專業課一共有20多門,且每門課程的學習時間短。因此,技工院校物理教學如果按部就班、面面俱到地講授,學生勢必無法深刻領會。為解決這一難題,就必須突出培養目標,強調實際,淡化理論,強化技能,提高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物理作為專業基礎課,是為以后專業科目的學習奠定基礎的,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側重于動能定理、機械振動、機械波及電子電路的教學,光學和原子核等知識,用少量時間作介紹性講授。同時,簡化或刪去某些物理過程的理論解釋,嚴格執行教學大綱的規定,降低計算要求。在練習安排上,注意形式的多樣化,控制難度。
2.注重實驗教學的創新
物理實驗不僅使學生獲得物理知識,培養學生實驗技能和素質,而且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科學態度和嚴謹的作風。在培養技校生的創造力方面,物理實驗同樣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傳統的物理實驗教學只是讓學生學會做實驗,掌握一些實驗技術,而物理實驗教學改革應注意將演示實驗和科技活動結合起來。例如,在自由落體的演示實驗后,讓學生設計一些可以用來測量人的反應快慢的裝置,構思一些創造性的實驗設計,由學生自己設計實驗步驟,選擇實驗器材。再如,力的合成與力的分解、瞬時速度的測量等比較簡單的實驗,可以鼓勵學生不按照課本的器材和步驟,自己重新設計。這樣,學生不僅觀察、動手能力得到提高,而且思維能力、創造能力也得到了提高。當學生的實驗能力得到一定提高后,再提出有一定難度的實驗讓學生設計。例如,設計一些證明三角支架彈力存在的實驗等,從而啟發學生用物理學知識和技能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與積極性,并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態度和嚴謹的工作作風以及獨立思考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真正實現技工院校物理教學目標,為學生今后就業奠定堅實的基礎。
總之,技工院校物理專業的教師必須提高物理教學的效果,敢于突破傳統物理教學的思維、模式和方法,深化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
(作者單位:江西省冶金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