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對不同屠宰日齡公、母鴨的生長發育規律及各體尺性狀與體重的相關性進行了分析。結果表明,除脛圍外,其他性狀均隨著日齡的增加呈逐漸增加的趨勢。對體重與體尺指標進行相關性分析表明,在42、56、70、90日齡,體重均與龍骨長、半潛水長、胸寬、骨盆寬等各項指標呈極顯著相關,而與其他性狀的相關性未在所有日齡都達到顯著水平。
關鍵詞:鴨;體重;屠宰日齡;體尺性狀
中圖分類號:S858.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5)07-1644-04
鴨的體尺性狀是遺傳因素和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與經濟性狀關系密切。同時也是動物遺傳選育中重要的表型性狀,不僅可用于鴨品種的選育及鑒定工作,還可用于評價飼養管理水平和營養狀況。本研究對武漢市畜牧獸醫科學研究所正在培育的黑羽肉鴨42、56、70、90日齡體重與體尺性狀進行了測量分析,旨在厘清該肉鴨的生長規律,為黑羽肉鴨選育和生產提供參考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試驗動物為2013年度選留的黑羽肉鴨。飼養管理為:0~7日齡為育雛期,24 h連續光照,1~3日齡鴨舍溫度30~33 ℃,以后每天下降2 ℃,至25 ℃后自然溫度條件下飼養。分別在42、56、70、90日齡時禁食6 h后在同一批次的黑羽肉鴨中選取12只(公母各半)進行體尺測定,所有黑羽肉鴨均群隨機取樣、現場測定,同一指標由專人測定。
1.2 測定方法
參照《畜禽遺傳資源調查手冊》規定的方法用游標卡尺測量鴨的體斜長、胸寬、胸深、頸長、龍骨長、骨盆寬、脛長、脛圍、半潛水長,用電子天平測定鴨的體重。
1.3 數據處理
所有數據均采用Excel進行分析,結果以平均值±標準差表示。簡單相關分析采用SPSS中的雙變量相關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日齡肉鴨體尺測定
在42、56、70、90日齡對同一批次的黑羽肉鴨選取6公6母進行體尺測定。試驗當天早晨逐只空腹稱重,然后參照《畜禽遺傳資源調查手冊》的方法測量體斜長、胸寬、胸深、頸長、龍骨長、骨盆寬、脛長、脛圍、半潛水長等體尺指標,體尺測定結果如表1。
2.2 體斜長、頸長、龍骨長、脛圍、半潛水長生長規律研究
按不同屠宰日齡對公、母鴨的體斜長、頸長、龍骨長、脛圍、半潛水長進行了分析,分析結果如圖1、圖2。由圖1、圖2可知,除脛圍外,其他性狀均呈逐漸增加的趨勢,表明在0~90日齡,體斜長、頸長、龍骨長、半潛水長均在不斷增加。
2.3 胸寬、胸深、骨盆寬、脛長生長規律研究
按不同屠宰日齡對公、母鴨的胸寬、胸深、骨盆寬進行了分析,分析結果如圖3、圖4。由圖3、圖4可知,各性狀均呈逐漸增加的趨勢,表明在0~90日齡,上述指標均在不斷增加。
2.4 不同屠宰日齡體尺相關性分析
2.4.1 42日齡黑羽肉鴨體尺相關性分析 對42日齡黑羽肉鴨的體重與體尺性狀相關性進行了分析(表2)。由表2可知,42日齡黑羽肉鴨的體重與體斜長、龍骨長、半潛水長、胸寬、胸深等呈極顯著相關。
2.4.2 56日齡黑羽肉鴨體尺相關性分析 對56日齡黑羽肉鴨的體重、體尺性狀的相關性進行了分析(表3)。由表3可知,56日齡黑羽肉鴨的體重與龍骨長、脛圍、半潛水長、胸寬、骨盆寬等呈極顯著相關。
2.4.3 70日齡黑羽肉鴨體尺相關性分析 對70日齡黑羽肉鴨的體重與體尺性狀的相關性進行了分析(表4)。由表4可知,70日齡黑羽肉鴨的體重除與頸長相關系數不顯著相關外,其他指標均呈顯著或極顯著相關。
2.4.4 90日齡黑羽肉鴨體尺相關性分析 對90日齡黑羽肉鴨的體重與體尺性狀的相關性進行了分析(表5)。由表5可知,90日齡黑羽肉鴨的體重除與體斜長、脛圍和脛長未呈顯著相關外,其他均達到極顯著水平。70日齡時體重與體斜長成顯著相關,而此時相關不顯著,表明到90日齡時體重的增加不與體斜長相關。
3 小結與討論
鴨的體尺性狀主要用于品種的選育工作,同時也是評價鴨飼養管理狀況和營養狀況的重要參考指標。本研究對不同屠宰日齡公、母鴨的體斜長、胸寬、胸深、頸長、龍骨長、骨盆寬、脛長、脛圍、半潛水長進行了分析。結果表明,除脛圍外的性狀均呈逐漸增加的趨勢,表明隨著日齡的增加,上述指標均在增加。對體重與體尺指標進行了相關性分析結果表明,在42、56、70、90日齡,體重均與龍骨長、半潛水長、胸寬等呈極顯著相關。許月英等[1]對百日齡巢湖鴨進行研究發現體重與體尺各指標都呈極顯著正相關(P<0.01)。淮南麻鴨體重與體斜長、胸圍和脛長性狀呈極顯著相關(P<0.01)[2]。郗正林[3]對120日齡烏嘴鴨母鴨進行體尺測量后研究表明體重與胸圍、龍恥骨間距存在極顯著正相關性。劉麗仙等[4]對綠殼蛋土雞研究表明,綠殼蛋雞脛長、脛圍、胸圍、胸角、龍骨長與體重都呈正相關。張淑芬等[5]對籽鵝早期體尺體重變化規律進行研究發現體重和各體尺間均呈正相關,體重和體尺的相關性隨日齡的增加而加強,且6周齡最強。孫永峰等[6]對10周齡吉林農大白鵝研究得出,各項體尺之間也存在強相關,相關系數均在0.8以上。上述結果與本研究基本一致,但也存在差異,表明不同的品種或物種之間存在差異。筆者對結果進一步分析發現70日齡時體重與體斜長成顯著相關,而90日齡時相關不顯著,表明到90日齡時體重的增加與體斜長相關性不大,可能此時體重增加不再依賴于體尺的增加。
參考文獻:
[1] 許月英,詹 凱,陶 立,等.巢湖鴨體尺性狀測定及分析[J].中國畜禽種業,2008(10):50-52.
[2] 李建柱,唐雪峰,趙云煥,等.淮南麻鴨生長模型及體尺體重相關性分析[J].中國農學通報,2010,26(13):17-19.
[3] 郗正林.烏嘴鴨核心群母鴨體尺測量結果分析與性能觀測[J]. 水禽世界,2006(5):41-44.
[4] 劉麗仙,婁義洲.綠殼蛋土雞若干種質特性的研究[J].云南畜牧獸醫,2003(4):7-8.
[5] 張淑芬,韓永勝.籽鵝早期體尺體重變化規律探討[J].家禽科學,2009(4):6-9.
[6] 孫永峰,陳少康,吳 偉.肉用品系鵝生長發育與性狀間相關分析[J].吉林畜牧獸醫,2003(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