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烏江流域節日體育突出以人為本,貼近人民生活,親民、便民、利民。而烏江流域節日體育又是一種獨特的旅游資源,節日體育與旅游產業有著密切聯系,我們通過論述烏江流域節日體育旅游開發的優勢以及他們存在的困難,尋找到了一條烏江流域節日體育文化與旅游資源結合起來的最佳契合點,從而為烏江流域的經濟振興提供了思路和解決辦法。
關鍵詞:烏江流域 節日體育 旅游資源 開發
中圖分類號:F592.7;G80-5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01(a)-0000-00
改革開放以來,烏江流域各地區在各級相關部門和各區縣(自治縣、市)的支持配合下,總體上實現了旅游業全面恢復與振興的目標。伴隨著全國旅游消費群體的旅游理念的轉變,即逐漸從靜態式旅游向動態式旅游轉移。人們更喜歡利用節假日外出參加集休閑、健身、娛樂于一體,含有體育文化內涵的旅游,經歷體驗休閑健身活動的樂趣。而烏江流域節日體育突出以人為本,貼近人民生活,親民、便民、利民,它是一種獨特的現代旅游資源.它與旅游資源的開發有非常密切的聯系,研究二者的聯系區域性整體經濟發展的過程中,主動適應社會主義市場大環境,對解決烏江流域的貧困問題具有重大意義。
1 烏江流域節日體育旅游開發的優勢
1.1 歷史契機
1996年6月,烏江流域旅游業在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政策傾斜和重點扶持下有了極好的發展機遇。而渝黔“1+16”區域合作協議中的旅游合作把旅游業發展成為烏江流域經濟的新興支柱產業。加之烏江流域的歷史輝煌悠久,傳統文化博大精深,人杰地靈,有著豐富而獨特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資源,是中外旅游愛好者的重點關注對象,對境內外旅游投資者和觀光者有著非常大的吸引力。另外,旅游的發展對地域經濟的發展也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這種以點帶面的經濟發展速度,已使旅游產業成為拉動烏江流域各省市國民經濟發展的朝陽產業。重慶市人民政府已經將旅游產業確定為“十一五”期間優先重點扶持開發的優勢產業。從而顯現了旅游特色經濟的優勢,進一步確立了旅游特色經濟的產業地位。
1.2 雄厚的節日體育旅游基礎
烏江流域節日體育的形態滿足現代旅游資源的要求。首先,節日體育活動與民族歌舞活動一樣也有著豐富多彩的形式,并且其規模都比較大,有著眾多的參與者和觀眾,氣氛濃烈,很好地體現出了各個民族的風采,感染力極強,在這種氛圍的感染下,旅游者能夠融入其中,放松心情,盡情的歡樂,從而達到審美觀賞、文化交流的目的。其次,烏江流域節日體育本身的特質也滿足現代旅游資源的要求。節日體育有著娛樂、健身、藝術等多種功能,具有廣泛的民俗性、顯著的健身性、良好的觀賞性、娛樂性等特點,因而其具有逐步成為旅游經濟新增長點的潛質。再次,烏江流域節日體育還具有豐富的民族文化特征、極強的觀賞性和極強的參與性以及民族地區美麗的自然風光的良好配套性等特點,因而都能使之成為一種極富潛力的旅游資源。
1.3 得天獨厚的節日體育旅游資源
烏江流域節日體育的民俗性、觀賞性、娛樂性、親和性等特點使其極具旅游潛力。烏江流域有著奇異神秘的民族風情習俗,革命傳統優秀,從而使其具有頗具特色的人文旅游景觀、歷史名勝和紀念地,而這些又蘊含著豐富的民族體育文化。民族體育深刻的融入了民族生活,在民族節日中通常開展民族體育活動,集體進行,充分的反映了少數民族的民族生活、道德倫理、精神氣質、價值取向和審美情趣。如苗族的上刀梯、八人秋、爬竿、摔跤、接龍舞、祭鼓節等;土家族的“茅谷斯”舞、搶貢雞、跳馬、擺手舞等。這些民族體育活動使使旅游產業更具民族色彩,更富內涵和情趣。并且烏江流域還有著豐富的地貌景觀和動植物景觀,這些都是極具潛力的自然旅游資源。如武隆仙女山國家森林公園、芙蓉洞、酉陽的桃花源等,如果給這些已有的旅游資源輔以深厚的節日體育文化色彩,聯合開發自然資源與人文資源,使旅游文化更加豐富、有深度、有層次,則必將受到人們的青睞、欣賞。
1.4 良好的經濟社會保障
西部大開發重慶市、貴州省實施了“推進轉變,優化結構,發揮優勢,持速高效,加快發展”的發展戰略,培育了電子信息、旅游、建筑、食品四大新的支柱產業,加快了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同時,大力發展商貿流通、金融保險、信息咨詢等第三產業,從而使開發烏江節日體育旅游市場有一個良好的政策環境。隨著人們收入的增加,消費水平和城市文化水平的提高,人們也有了更長的休閑時間,這些都極大的提升了節日體育旅游的拓展空間。并且近年來重慶、貴州的交通通訊服務業的快速發展,也為烏江流域的節日體育旅游發展提供了基礎設施條件。
2 烏江流域節日體育旅游存在的困難
2.1 經濟發展相對落后、居民收入水平偏低
雖然烏江流域節日體育有著自己獨特的優勢,但是該地區節日體育旅游的開發程度和產業發展水平與該地區的地位不相稱,旅游業沒有明顯的經濟效益、社會經濟也相對落后。另外,居民的收入水平較低,消費能力有限,這些直接導致了節日體育旅游市場需求的相對不足。
2.2 節日體育旅游市場開發乏力
因烏江流域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落后,政府直接投入較少,因而其宣傳促銷、教育培訓和基礎設施建設等都不能滿足節日體育旅游的發展需要。因設施的缺乏,從而使許多可開發的項目都無法開展,并且其他項目沒有突出特點,也缺乏特色或優質服務,體育旅游產品的吸引力和生存力不強。這種項目沒有統一的規劃與協調,從而使區域節日體育旅游資源的整體優勢和綜合功能沒有充分的體現出來,進而使烏江流域的開發利用程度大大的降低了。
2.3 觀念與消費行為習慣制約
烏江流域各級有關部門對節日體育旅游在整個旅游經濟中的地位以及體育旅游資源的獨特優勢和潛力沒有足夠的認識,在整體上沒有明確具體的規劃。他們缺乏對節日體育與旅游相結合的認識,市場開發嚴重不足,沒有突出的項目特征,活動不具吸引力,缺乏品牌效應。這些對烏江節日體育旅游的進一步發展都有著很大的影響。并且該地區的消費理念和行為習慣對人們選擇節日體育旅游也有較大的影響,人們的舊的消費行為習慣也接納不了健康的消費理念和形成現代生活方式,從而最終使他們不能真正從“健體”意義上參與節日體育旅游活動。
2.4 經營管理水平不高、專門人才匱乏
烏江流域節日體育旅游業人才有著很大的缺口,行業人力資源總量和后備力量都明顯不足。從業人員的整體素質不高,沒有足夠的節日體育旅游經驗。另外,沒有突出的體育旅游特色,服務體系也存在著很大的漏洞,服務質量不到位,這些對體育旅游市場的發展都有很大的影響。
3 開發節日體育旅游資源的對策
3.1 發掘節日體育旅游資源,推出特色節日體育項目
烏江流域開發節日體育要通過立足地方特色,充分開發資源,推出專項產品,創造新的節日體育項目來吸引游客,推出與節日體育相關的專項旅游。如依托烏江流域地勢地貌開展漂流、攀巖、探險、越野等一系列刺激娛樂體育活動;利用節日體育文化風情開展爬竿、摔跤、接龍舞、上刀梯、茅谷斯舞、擺手舞等民間大眾體育活動,組織游客參與其中,享受深厚的巴渝文化。
3.2 利用自然生態環境優勢開發體育旅游產品,引導消費
利用自然生態環境優勢開發體育旅游產品,引導消費是拉動該地區經濟發展的一個新的增長點。節日體育旅游的可持續發展對相關產業和地域經濟的發展有著很大的促進作用。使體育事業與旅游業聯姻,打造烏江流域體育旅游品牌,這些對烏江流域旅游業的持續發展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是一個雙贏的策略。
3.3 充分利用會展業、廣告業和各種媒體宣傳節日體育旅游的優勢,招商引資
建立和統一規劃節日體育旅游基金,全方位開發節日體育旅游產品,并引進國內外先進的經營理念,加快節日體育旅游基礎設施與服務設施建設,使烏江流域節日體育旅游與國際體育旅游接軌,從而振興烏江流域體育旅游。
4 結語
總之,烏江流域節日體育資源得天獨厚,只要找出烏江流域節日體育旅游存在的困難,并相對應的采取一些解決措施,定能振興烏江流域的體育旅游,使烏江流域變得更為繁榮、富庶。
參考文獻
[1] 王長壽.重慶體育直掛云帆濟滄桑[J].重慶調研,2002(5):54-56.
[2] 柳伯力.體育旅游導論[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3.
[3] 李政,鐘海平,唐君玲.民族傳統體育與西部旅游資源開發研究[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