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從《油品分析》課程危險性高、講解復雜的特點出發,闡述了利用多媒體技術將復雜的石油產品質量檢測項目的教學變得形象直觀的方法。該課程是培訓油品分析員最基礎的主干課程,課程內容為石油產品各項理化指標的國家標準檢測方法或行業標準檢測方法。該課程以實驗教學為主,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實際動手操作能力。對石油產品實驗教學是一個良好的啟發。對降低課程危險程度、能源節約和減少環境污染也有著一定的積極意義。
關鍵詞:油品分析 實驗 教學 課程設計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01(a)-0000-00
1 《油品分析》課程特點
1.1 危險性大
(1)著火爆炸的危險。課程中檢驗的主要對象—石油產品,其主要的特性就是易燃、易爆、易揮發、有毒,而且油品著火不同于其它物品著火,它有著極強的迅速蔓延能力,急劇的燃燒就是爆炸。在常溫下一些輕質油品會自燃,何況課程中大部分化驗項目,都要對油品進行加熱,甚至點火,這無疑都更大程度地增加了課程的危險性。另外,檢測過程中要用到大量的化學試劑,如乙醇、乙醚、石油醚、苯、丙酮均為易揮發、易燃燒、易爆炸的物品,因而火災危險性也非常大。
(2)中毒的危險。油品是由多種元素(C、H、O、N、S)組成的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毒性,通過皮膚接觸可使人中毒。油品易揮發,油蒸汽可通過呼吸道侵入人體,使人中毒。
(3)觸電的危險。化驗用到各種加熱或制冷的電器設備,內部結構復雜,學生必須熟悉掌握電器原理和使用方法,否則稍有使用不當或思想麻痹大意,很可能發生觸電事故。
1.2 實驗項目多且規范性強
基層油庫化驗室所檢測的30余項油品基礎理化指標項目全部在該課程要求之內。而且所有實驗項目的實驗方法標準、石油產品技術標準、分析儀器均為全國或石油化工系統統一的標準。所以要求實驗操作步驟、實驗條件必須規范化、標準化。
1.3 實驗過程抽象,計算復雜,學生理解難度大
由于檢測過程中遇到各種各樣的化學反應,對于基礎比較薄弱的學生來講,抽象的反應過程理解起來難度較大。許多檢測方法儀器原理復雜且不便拆裝,學生想出要了解儀器的內部結構和原理單靠老師口頭講解是非常困難的。另外,測定過程條件均比較苛刻,形象具體地講解實驗條件還需借助先進的教學手段。
2 利用多媒體手段設計《油品分析》課程的意義
多媒體作為一種現代教學的手段,已被廣泛應用于理論教學當中。對于實驗課程,也應充分利用多媒體的多種優勢,最大限度地輔助實驗教學的實施。
2.1 簡化過程,便于理解
多媒體手段可充分利用視、聽、說向學習者提供聲、像、圖、文等綜合信息,這樣更有利于學習者長時間保持注意力。特別是利用二維、三維動畫及虛擬技術可以在多媒體中模擬出儀器設備的內部結構及虛擬出某些現象科學的規律原理等,可以幫助學習者顯著提高認識、理解這些規律原理本質的程度。
2.2 節約課時,便于自學
傳統的實驗教學是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一個小組一個小組地輪流學習和實驗。多媒體的運用將解決學生圍觀可視性差的矛盾,將儀器內部結構以三維動畫的形式清晰地展示給所有學員,同時授課,學時可縮短幾倍。另外,學生的基礎參差不齊,有了多媒體課件,學生可以根據自身掌握的情況,隨時自行查閱所學內容,避免了課上統一進度的弊端。
2.3 節約試樣,減少污染
多媒體課件的應用可實現電腦模擬操作環節,可一改傳統的重復失敗所造成的試樣大量消耗和廢液的產生。一方面大大節約了實驗用油,另一方面降低了廢液處理所帶來的環境污染和經濟浪費。
鑒于此,將每一個實驗項目以多媒體課件的形式,從試驗所用儀器設備、操作過程到數據計算等各方面加以分析、詮釋,使各個環節簡單、直觀、明了地展現出來,形成了一套可視性強、可讀性好、適用面廣,推廣性強的學習軟件。使學生對本課程的學習變得簡單容易,益于普及。
3 課程設計思路
本課程中,實驗項目復雜多樣,既有化學反應的實驗,也有物理指標的檢測,但課程設計思路可以統一為兩大模塊:一是學習模塊;二是測驗模塊。各功能模塊由不同的組件組成,課件具有結構合理、交互性強、界面友好等特點。
4 課程設計方案
4.1 項目的總體設計
首先進行項目分析,課件的目標分析,使用對象分析和開發成本估算。然后確定總體設計方案。課件要有較強的交互性,制作此課件的目的是普及方法,就應該適應各層次培訓人員的需要。再次是詳細確定多媒體課件的內容和功能。在教學理論的指導下,詳細分析教學內容、劃分教學單元,做好課件內容設計。按照國家標準方法精編提綱,正確表達實驗方法的知識內涵,選擇適當的教學模式。使結構內容設計達到巧妙新穎、信息適量、媒體和諧的要求。
4.2 課件的程式設計
課件程式設計中最重要的就是腳本的編寫,腳本是是教學目標的詳細注解,是程序設計的藍本。腳本包括多媒體教材內容的文字描述、解說詞、整體框架設計、版面布局、各部分的具體表現方法等多方面內容。
4.3 素材的準備和梳理
素材是一種課件制作中不可缺少的要素,它決定著軟件設計的生動性、觀賞性和準確性。我們按照總體方案的要求和腳本設計進行素材的準備,收集所需的文本、圖片、視頻、配音、聲音、動畫素材等,然后進行梳理,將它們分別冠以一定意義的名稱分類存入素材目錄備用。
4.4 課件的制作完成
在課件的實現部分,最主要的就是制作動畫和編制程序。動畫的制作又包括界面的設計和內容動畫的設計。設計界面,首先要滿足用戶的實際需要,制作出生動活潑,富于藝術效果,具有較強的吸引力的界面,但一定要注意要突出教學內容,不能喧賓奪主。
4.5 課件的測試和試用
在制作完成以后,應對課件進行了多方面、全方位的測試,對不妥之處進行精雕細琢,以求課件的盡可能地完善。
參考文獻
[1]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石油產品常壓蒸餾特性測定法[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1.
[2]楊柳,王利娜,高琳.淺談紡織工程專業有機化學教學[J].廣東化工,2010年08期.
[3]陳坤華.構建高校學生自主學習體系的探索[J].廣東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