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陳潤,男,1986年7月,籍貫:重慶,工作單位: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六師新湖農場農業技術服務中心林業工作站,研究方向:林學,學歷:大學本科,職稱:助理農藝師
摘要:為了能夠滿足新時期時代可持續發展的要求,我國要以堅持林業的可持續發展作為主要改革目標,向規范化、法律化發展。科學合理的利用林業資源,才能夠讓林權制度的可持續發展路線走的更遠。本文主要論述了可持續發展林權制度的作用,深入探析了可持續發展視野下的中國林權制度的改革措施。
關鍵詞:林權制度 可持續發展
中圖分類號: F3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01(a)-0000-00
可持續發展視野下的林權制度,可以理解為在森林資源環境的大背景下人與林業資源之間存在的互相影響和制約的關系。要達到保護林業資源的目的,就要求能夠端正人們對林業資源利用的態度,用人與社會和諧發展的觀念,將森林資源瀕臨滅絕的危險性降到最低。
1可持續發展林權制度的重要性
林權制度和以往的制度一樣,都需要一個循序漸進,從開始到完善的過程,這也是改革舊制度,完善新制度的過程。這種過程并不是完全拋棄舊事物,而是要進行有針對性的選擇。中國社會主義走的道路就是可持續發展道路。在林權制度的方向上也要堅持走可持續發展路線的,這對林權制度的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林權制度中可持續發展能起到的重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1林權制度是森林資源可持續發展的基礎
可持續發展需要的林權制度就是將個人收益與社會收益進行平衡。因為,在林業主體從事林業的過程中就必定會帶來收益,對社會也會十分有利,要能夠將收益與付出呈現良性發展關系,就必須嚴格遵循林權制度,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林權制度要求個人收益能夠保持在相對穩定的狀態,經濟持續溫穩定的發展,盡量不要出現沒有大幅度的變動,或者經濟收益不均衡,從而促進人與大自然之間和睦相處,共同發展。
1.2制度約束是促進可持續發展的保證
排他性特征是產權制度中的一種,它可以將林權主體經濟人的利益控制在一個合理范圍之內。在林權主體利益最大化的同時,排他性就會產生作用,相對減少林權主體的經濟利益,這樣就能減少林權主體為了自身的利益,對環境進行大量的破壞,導致環境大片污染現象的發生。另一方面,可持續發展的各項要求、限度以及森林經營活動標準的實施,都為森林資源可持續發展提供了一個參考,是森林資源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指路燈,在很大程度上促進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實現。
2持續發展視野下的中國林權制度的改革措施。
筆者在對林權改革實踐的總結與思考中,以探討性的方式提出以下的建議:
2.1充分認識到林權改革的作用性,堅持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林權”是指,權力主體對他們所用的森林數目所擁有的所有權力的總稱。要能夠實現林權改革的可持續發展,就要讓林權擁有者以積極的心態,投入到建設林業改革的可持續發展中去,要最大限度的調動產權所有者投入到生產經營的積極性,讓林權所有者的生產經營符合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同時,立足于原有所有者所擁有的權利的基礎之上,進行改革與創新,將林業所有者的權力與可持續發展保持一致。林權制度的改革,林權原有權利重新定義為,所有者擁有的權力要能夠對于到所執行的義務中,這對突出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堅持林權制度的可持續發展。
2.2改革林權,將林業轉向規范化發展
林權的改革,對林權制定了使用以及流轉的規范性制度,讓林權不再能夠簡單的使用和轉讓,促進了林權向更高效、更規范化的管理靠攏。根據森林資源資產化管理要求,在對林地進行有償轉讓的同時,要請林業方面的評估專家對林業的的價值進行評估,再進行轉讓。這就需要一個規范的林業價值評估機構,對林業的所有權都進行嚴格的管制,發放所持有林業管理權的主體人的所有權證書,要做到一證一林,主體人所有權證書要跟實際擁有的林業權相符合,發揮證書的實際價值,從而有利于樹木資源不被胡亂的使用,種植樹木的土地不再淪為城市建設的土地。
2.3加強林業合作,使利益最大化
林權制度要能夠做到徹底的改革,就必須協調好政府、村莊集體以及林權主體這三者之間的關系,平衡三者之間的利益,建立相關的機構機制。林權制度的工作重心,就是堅持建立并完善平衡三者之間利益機制。加強林業之間合作,共同生產才能夠讓所有林權主體、政府、村莊集團的利益最大化。只有相互合作,走產業化、制度化、集體規模化的營銷之路才能擴大林業的發展空間,實現利潤最大化。要以科學的方法,來引導林權主體進行統一化的管理,建立專業的林業管理部門,以此為基礎,促進各林權主體適度發展,合理經營,合理分配利潤,充分顯示出林業合作在林權可持續發展道路上的重要作用。
2.4制定相關法律,約束林權制度
要走林權改革的可持續發展道路,就必須堅持規范林權的各項措施,嚴格按照法律法規來執行,杜絕經營活動中違紀、違規、違法現象的發生,切實落實林權可持續發展措施。就目前而言,相關部門要能夠對林業的產權證書發放、保險以及采伐規范進行規范的管理,結合《林業采伐管理暫行辦法》和《森林資源管理暫行辦法》進行不斷的完善,篩選出有利于發展可持續發展的制度。同時,林業部門要能夠將所有的林業權憑證發到承包的各個主體手上,讓他們放心的使用林業的是有權,讓他們能夠在沒有后顧之憂的基礎之上,全身心的投入到生產經營中去。林業部門應該就林權主體提出的問題建立專家小組進行討論,制定合理的解決方案,從而為林業的發展提供有效的保障,促進林權制度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劉珉. 參與主體態度取向對林權制度績效的影響研究──基于平原地區分析[J]. 林業經濟問題. 2010(02)
[2] 呂祥熙,沈文星. 林權主體及林權的物權屬性分析[J]. 南京林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0(01)
[3] 程恩富,王新建. 中國可持續發展:回顧與展望[J]. 中州學刊. 20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