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云南省地處中國與東南亞及南亞三大經濟區的結合部,連接中國、東南亞和南亞三大市場,并具有溝通太平洋、印度洋的區位優勢。隨著橋頭堡建設步伐的加快,既懂專業知識,又有語言溝通能力的國際化人才的培養備受矚目,因此東南亞語言人才的培養也成為了橋頭堡建設的重要手段和內容。本文通過調研云南各地州外資企業,中資企事業單位對東南亞語言人才的需求情況,結合云南省東南亞語言人才培養現狀,探索研究高校東南亞語言人才培養模式。
關鍵詞:橋頭堡戰略、東南亞語言人才、人才需求
中圖分類號:G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01(a)-0000-00
1目前云南省東南亞語言人才培養現狀
2012年由云南省教育廳、云南省財政廳、云南省政府外事辦公室聯合印發的《 關于加快云南省高等學校小語種人才培養工作的實施意見》提出:在設有外語專業的高校,率先開設雙專業或復語專業,學生可修讀小語種學位或專業課程;高校面向英語專業學生開設旅游課程,面向旅游專業學生開設小語種課程,培養小語種旅游人才;非英語專業學生可選修小語種課程代替大學英語課程。
為適應橋頭堡建設新形勢下人才需求,云南省東南亞語種教學規模不斷擴大、質量逐步提升,目前共建設東南亞語種教研室56個,選修東南亞語種的高校在校生人數達3.5萬余人。目前全省共有43所高校開設了62個東南亞語言專業,在校生達6159人。人才培養模式大概可分為“單純語言型”、“語言+方向型”和“專業+語言型”三種?!皢渭冋Z言型”以語言文化為主,大多本科院校選擇此模式?!罢Z言+方向型”以語言為主,加入方向型課程,如商務、旅游等,高職院校多采用此類培養模式?!皩I+語言型”則以某學科專業為主,同時輔修一門東南亞非通用語,此類型人才培養模式在高校中占有相當的比例。
近年來,云南省教育廳設立專項經費支持東南亞語種重點專業、公共教研室和教師培養等項目建設。鼓勵高校采取“2+2”或“3+1”等對外合作辦學模式培養人才;同時,設立獎學金,啟動等級考試試點,建立小語種精品課資源庫,推進校際資源共享,為橋頭堡建設提供小語種人才保障。
2 我省東南亞語言人才需求狀況及培養模式探究
東南亞語種主要是指泰國語、老撾語、越南語、緬甸語等我國西南邊境鄰國的語言。就業市場對人才的需求主要取決于當地的經濟發展狀況和對外開放程度。云南具有獨特的區位優勢,在中國與東南亞國家合作交流上享有重要地位,東南亞語言人才的培養在未來將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
2.1 泰國語
隨著我國與泰國經濟文化交流的深入發展,泰國語專業的人才需求必然隨之增加。據2007年對東盟非通用性語言人才的需求量統計顯示,僅泰國語東盟貿易翻譯人才及旅游服務人才需求量就達1萬人,直接或間接服務于中國東盟社會經濟的應用型泰語人才更是超過了8萬人。
根據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發展要求,泰國語人才直接服務于中泰旅游領域和中泰商貿領域崗位群,主要是在外資企業、事業單位、涉外賓館、國際旅行社等涉外企業的一線崗位。
云南省沿邊對外開放經濟帶的建設,在拓展了云南邊境貿易的同時也促進了云南省出入境旅游的發展。據云南省旅游局的數據顯示,近十年我省導游總人數為20198人,其中泰語導游僅有51人,可見泰國語人才在云南旅游界是極為稀缺的。
2.2 老撾語
中國是老撾最大投資國之一,截止2012年3月中資企業在老撾投資33億美元,已有742個投資項目,主要集中于礦產、工業、手工業、農業、水電能源等領域,在2012年的中國(云南)―老撾經貿推介會上,云南和老撾雙方共簽署10個雙邊合作項目,涉及教育文化、旅游、農業、城市建設等多個領域。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我國是世界上主要的天然橡膠進口國和消費國之一,國內供需缺口逐年加大,對進口的依賴逐年增長。云南橡膠等熱帶作物產業的栽培加工擁有了先進的管理、生產經驗,植膠技術世界領先,具備了與東南亞、南亞合作開發以橡膠為主的熱帶作物栽培與加工的能力。因受老撾發展相對滯后和《老撾外籍勞務管理辦法》的制約,中資企業將從國內引進大批掌握老撾語、又具備相關領域專業技能的人才,為項目實施提供人力資源支持。目前,云南省缺乏大批既懂老撾語、又掌握國際商貿業務、農產品栽培加工技術的專門人才,嚴重影響了橋頭堡建設的推進,制約了中資企業在外的投資與發展。培養“語言(老撾語)+專業(經貿及農產品栽培加工)”的高技能人才即可解決此問題。
2.3 緬甸語、越南語
隨著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啟動及云南“橋頭堡”戰略的實施,大量中資企業到緬甸、越南投資。特別是中越經貿歷史悠久,云南省的紅河、文山州一直在中越經濟交流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2007年紅河州外貿總額列云南第三位,貿易伙伴中越南列首位。據調查,近年來滇越邊境貿易發展狀況良好,滇越貿易總值占云南省邊境貿易總值的50%以上。
國際貿易的進行離不開直接有效的商務溝通。因此在云南和緬甸、越南的貿易過程中需要懂語言的專業翻譯人才來溝通,特別是需要懂得商務談判的語言人才。
2.4 東南亞對外漢語
由于地緣相近,云南與東南亞、南亞國家教育合作十分頻繁。隨著中國與東南亞國家經貿往來的增多,華文教育也受到所在國民眾的廣泛歡迎,甚至出現“漢語熱”。近年來,泰國、老撾、緬甸等東南亞國家對漢語教師的需求量很大。幼兒園、中小學、高校、孔子學院及其他文化教育機構都需要大量的漢語的老師。由于青少年的英語還在學習中,為了能及時與學生溝通,漢語教師最好能懂得該國語言,因此各高校在培養東南亞語言人才時適當加入對外漢語課程;對外漢語專業也應增加東南亞語言課程。
3 用人單位對東南亞語言人才素質能力的要求
通過調查我們還發現,許多外資企事業單位還需要學生掌握英語這門通用語,同時比較重畢業生的解決和處理問題的能力,善于溝通,有良好的社交能力;誠實守信,有良好的團隊精神和較強的工作責任心。
由此可見,用人單位對東南亞人才的需求,不但重視畢業生的語言能力,更注重的是畢業生所具備的綜合能力和綜合素質。以上情況表明,今后的人才培養工作中,應根據專業特點和人才市場需求,制定更適應“橋頭堡”戰略的東南亞語言人才培養模式。
參考文獻
[1] 云南省教育廳云南省財政廳云南省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關于加快云南省高等學校小語種人才培養工作的實施意見云教高〔2012〕3號
[2] 國務院關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設面向西南開放重要橋頭堡的意見(國發[2011]11號)
[3]楊福泉等.云南省社會科學院專家談“橋頭堡”建設[J].東南亞南亞研究,2010,(3)
[4]陳慧.中國東南亞語言專業現狀及發展趨勢[J].東南亞縱橫,2007,(3):7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