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科學技術的進步,世界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國內施工企業的實力更強,技術更先進,國際建設項目的交流日益頻繁,大量的中國建筑企業進軍國外。中國企業承接國外施工任務,不僅服務了當地,提高了所在國的基礎設施覆蓋率,而且也提高了企業利潤水平。然而,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物資管理成為國際工程項目發展的桎梏。鑒于此,本文對國際工程項目物資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探討,并提出幾點有針對性的建議。
關鍵詞:物資運輸;物資管理;國際工程;國際物流;供應商
中圖分類號 :F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1(A)-0000-00
1 前言
所謂國際工程就是指工程所在國通過向全球公開招標的方式,來進行工程項目的發包。投標者來自全世界各個國家和地區,涉及到工程融資、采購、運輸、安裝、以及施工管理等各個環節。目前,中國施工企業承接的大多是東南亞、非洲、南美等發展中國家的建設任務,涉及到水電、火電、風電、公路、機場、碼頭、地鐵等能源建設和基礎設施領域。例如中國能建集團承接了全球70多個國家的200多項建設項目。與此同時,我們發現在很多發展水平一般或者落戶的地區,物資十分匱乏,物資運輸流通設施落后。施工企業不等不從國內采購大量的設備和物資,來保證項目物資的供應。
2 國際工程項目物資管理中的問題
國際工程項目物資管理屬于跨國物流,盡管我國國際物流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由于施工企業缺乏國際物流經驗、完善的物資管理制度以及合適管理人才等,導致工程項目物資管理中存在諸多的問題:
首先,組織機構設置不合理。國際物資管理是個系統工程,涉及商檢、申報、裝箱,訂船等諸多事宜,然而很多大型施工企業物資管理缺少系統性,物資管理部門設置不合理,崗位職責不清,國內外間缺乏有效的溝通和交流。盲目采購、無計劃采購的現象并不鮮見,造成大量暫時不用的物資設備被積壓在港口、現場倉庫,產生高額的倉儲費,而急需的物資不能到達影響現場施工進度。
其次,物資選型配置不當。國際工程物資運輸距離遠,辦理物資商檢、申報、裝箱、訂船、航運時間很長,而且物資在海運途中,溫度、濕度變化等都給物資運輸帶來很多不確定性。很多物資由于保質期過短,例如采購的營地生活物資等,由于運輸時間長,路途中遇到高溫、高濕環境,還未到達就己經壞掉。施工企業由于缺乏對物資的全面掌控,加上采購部門對工程施工項目的合同工期、施工所在環境、物資使用部位不熟悉,造成很多“臨時性”或“急需性”采購的增加,增加企業成本。
第三,專業技術人員配置不足。相比于國內物流,國際物流是個復雜的多聯運輸系統,對從業人員素質和能力的要求非常高。不僅需要具備工程施工進度、合同管理和材料等專業知識,同時也對物資采購、國際物流和外語能力有較高的要求。然而,目前我國很多施工企業對國際物流工作認識不足,認為崗位門檻低,專業人員數量配置也不足,物資采購與管理效率低下。由于缺乏專業人員,物資在目的地港口因貨物單據不規范,遭遇海關在報關時扣壓甚至罰款,影響運輸的事常有發生。
第四,物流信息化程度不高。國際物流信息化體現在物流信息的商品化、物流信息收集的數據庫化、物流信息處理的計算機電子化等。在國際物資采購中,物資信息化起著重要作用,幫助企業及時了解物資采購市場變化,追蹤物資運輸過程,減少盲目采購等。但很多施工企業將主要精力用于建筑市場的拓展和開發,在物流信息管理上投入明顯不足。
3 完善國際工程項目物資管理的對策
3.1 嚴格采購計劃的編制
由于國際工程項目物資管理涉及環節多、周期長,受各種環境因素的制約大,因此施工企業要制定一個科學的、合理的、規范的物資采購計劃,采購計劃的重點放在主要和專用的材料和設備上,來保障采購合適物資的按時到位。施工企業在制定采購計劃時,要充分研究投標項目的合同條款和現場具體環境,根據工程項目實際需要和國際物流處理能力來綜合制定。這里需要考慮的不僅僅是全程物流時間,還有物資采購時間和進出口手續辦理時間等。一般而言,施工企業對于一般材料的采購計劃應該提高3-5個月就開始制定。對于貴重的大宗設備、物資等通常要提前半年制定采購計劃。另外,一旦國外工程項目施工方案出現變化,需要重新確定采購物資的型號和數量時,施工方應及時變更采購計劃。
3.2 供貨商的選擇
合理的選擇供應商可以大大提高物資采購和管理的效率。國際工程項目投資大、周期長,需要設備材料較多,設備材料使用環境復雜。施工企業在選擇供貨商時要重點調查該企業的信譽狀況、國外物資供應經驗、企業內部管理以及是否通過國家權威認證。特別是對國外工程特殊物資或者昂貴設備有關的產品,要重點審核供應商有沒有生產同類產品的經驗以及用戶的實際反饋情況。通過對供應商的資格審查,可以甄選出實力強、經驗豐富的供應商。
3.3合理、及時選擇保險,控制運輸風險
跨國運輸路程長,面臨自然環境以及各種政治風險,給施工企業物資管理帶來了極大的困難。為了最大程度的規避風險、減少損失。施工企業與運輸單位要嚴格區分貨物運輸責任范圍、時間界限。施工企業按照國際陸路運輸和水運保險有關條款購買合理、足額的保險。對于不穩定地區施工的項目,必要時需要購買戰爭險別,以避免由于貨物損壞或丟失給項目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
3.4 做好應急計劃
盡管我們采取了購買保險等規模風險的方法和措施。但不可否認,要規避所有風險是不現實,在國際物流過程中,總會出現一些意外的風險,這就需要我們在對外工程實施過程中,及時靈活制訂出一項新的計劃來對原本的措施補充。當發生意外風險時第一時間會有工作人員到現場處理問題,盡量將損失降到最少。
3.5 專業物資管理信息共享
專業物資管理信息共享可以實現施工企業內部信息和數據的遠程交換, 不僅會讓企業對每一單貨物都進行準確有效的全程跟蹤,為企業的下步施工安排提供信息。再如,在財務監控方面,財務人員利用電子化手段了解研究每天的業務交接清單,做到對每一單貨物在財務結算方面知曉詳細情況,如:送貨費、運費、中轉費等費用的及時了解,通過這種動態的監控能夠做到及時準備好資金,優化企業的資金周轉。
總之,經濟一體化已經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主流,在“走出去”戰略的指引下,大量國內施工企業參與到國際工程市場競爭中。施工企業應從全方位入手,在考慮各種因素的基礎上,做好國際物資管理工作,降低企業施工成本,最終提高企業的效益。
參考文獻
1、韓耀東.工程物流的國際化與國際工程物流營運研究[J].遼寧省交通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2(02)
2、周海娟,王菁.物流工程項目管理初探[J].中國集體經濟,2011(15):90-95
3、楊道軍.論對援外工程項目國際物流管理環節的控制[J].技術與市場,2011(07):3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