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本文對中職學校學生環境衛生意識差,勞動意識淡薄,造成校園衛生組織難、安排難、保潔更難等一系列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的應對措施,以期為改進中職學校校園環境衛生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中職學校 校園衛生 區域劃分 學生會 量化考核 總結評比
校園環境衛生的好壞,直接體現了學校的管理水平和學生的素質,環境衛生工作作為學校精神文明建設的一個重要部分,學校也十分重視,但在實際工作中仍然存在不少問題,如學生隨意亂扔垃圾現象不時發生,長時間保潔困難,督促檢查落實不到位等問題。如何把學校的衛生工作做好,培養學生們良好的衛生習慣,創造一個整潔、有序、和諧的校園環境,是一個值得我們思考的議題。
一、校園環境衛生現狀
學校對衛生工作一直抓得比較緊,但效果總是不明顯,學生隨意丟垃圾的現象屢禁不止,要時時保持校園干凈、整潔,隨時經得起檢查,實屬不易。校園內:學校校園面積不大,主要分為前后兩大操場,周圍是教學樓、宿舍樓以及實驗大樓等。學生進出宿舍和教室,出入校門,都要經過操場。學生隨手把垃圾一丟,到處是瓜皮、果殼,紙屑、塑料袋,礦泉水瓶、飲料瓶,煙頭、口香糖……盡管學校每天早上安排有值周班級打掃,早上7:20開始打掃過后,到中午又開始出現不少垃圾,有時遇到刮風天氣,隨風而起的垃圾袋,紅的、綠的、黃的、黑的……在空中飛舞,使人不得不見而遠之,實在是不堪入目。宿舍內:衣服亂掛,電線亂拉,鞋子亂放,洗漱用品亂擺,被子不疊,衣服不疊,風扇不擦,廁所不清潔,零食果皮滿地都是,煙頭酒瓶隨處可見。教室里:教室角落的垃圾無人清理,地面沒人打掃,講臺無人整理,課桌椅沒有擺放整齊,窗戶、門、風扇和燈管長久不擦,墻壁上到處是球印和鞋印,天花板隨處可見蜘蛛網……
二、原因分析
1.學生衛生意識淡薄,沒有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學生的衛生習慣是導致校園環境衛生是否良好的直接原因。學校部分學生的環境意識淡薄,隨手亂扔垃圾的現象在一定范圍內存在,平時沒有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盡管學校經常強調,但效果不佳。
2.校園沒有垃圾桶,垃圾不知往何處放
校園一個垃圾桶都沒有,這在所有學校當中,恐怕是絕無僅有的。校園雖然不大,但是要求學生把手中的垃圾專門拿到約150米以外的垃圾池丟掉,再折返回教室或宿舍,這確實不是個合理要求。學校沒有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導致了學生隨手丟棄垃圾現象,這也就不足為怪了。
3.督促落實不到位,出現問題不及時處理
學校每天安排學生打掃校園衛生,由班主任帶隊,監督檢查,學生會每天評分。經常會出現的情況是,有些班主任安排學生不合理,部分學生要么不愿意干,要么拖拖拉拉,班主任稍微不跟緊點,學生就會偷懶,應付了事。往往打掃還沒有完成,上課的時間又到了,老師要去上課,學生也要回教室,造成垃圾掃成堆,但沒有人清理。這個時候就必須要有相關部門檢查、督促,責令其完成打掃任務,及時處理干凈。
4.校園衛生管理制度不完善
學校的衛生工作必須要有一套完整的可操作性較強的制度來保障,僅有制度,而沒有檢查落實,也形同虛設。如健全的班主任管理制度、成立校園衛生領導小組負責制度、學生管理制度、衛生檢查評比制度等,每項制度的公布、落實都要有人跟進,檢查監督,獎罰要分明,而學校在這個方面做得還不夠。
5.外賣和小賣部是主要來源
學校的小賣部設在學校的最遠端,也就是最角落的地方,學生要去買零食吃,都要穿過校園的操場。大部分學生走在操場上就吃完了零食,學校又沒有在合適地點放置垃圾桶,垃圾池距離又比較遠,因此學生隨手丟垃圾就見怪不怪了。另外,學生平時請假外出以及周末自由出入學校時,也帶回來不少零食,吃完了隨意丟棄垃圾的情況也不少,這也是產生垃圾的一個主要原因。
三、解決措施
1.成立校園衛生領導小組
由分管的副校長任組長,學生科科長任副組長,成員由學生科副科長、總務干事、班主任組成。實行分級管理,職責到人,層層落實。
2.建立校園衛生管理制度
學校需要對校園各個衛生區域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比如宿舍管理制度、教室管理制度、校園公共衛生制度等,這樣執行起來便有“法”可依。有了制度,關鍵就是抓落實,這時,校園衛生領導小組就要充分發揮監督、落實、檢查的作用。
3.制定衛生量化評分辦法
(1)教室量化評分細則。
①地面3分。 要求:地面無垃圾、污漬,要用掃把打掃、拖把拖干凈。
②桌椅2分。 要求:要擺放整齊。即椅子要統一靠在桌子底下或統一倒扣在桌子上,桌面上不能留有課本、物品。
③講臺、黑板2分。要求:黑板要擦干凈,粉筆槽無粉塵、粉筆,講臺整潔干凈。
④每天早上檢查時發現垃圾未倒以及勞動工具不整齊的扣1分。
⑤窗臺1分。打掃完畢窗戶要關好,窗簾統一放下關起來。
⑥走廊1分。走廊要求地面無垃圾、污漬,要用掃把打掃、拖把拖干凈;扶手要用摸布擦干凈。
⑦教室包括走廊角落的蜘蛛網清理干凈,風扇、電燈、窗戶和門要用濕布擦干凈(1分)。
注:教室鎖門的先扣1分,然后再檢查。
(2)宿舍量化評分細則。
①地面衛生(包括走廊)3分。看干凈程度打分,不掃的打0分。
②鞋子擺放整齊,頭內跟外,1分。
③被子疊成方塊放在近窗的床頭,3分(若有部分不統一,只能打1分)。
④蚊帳統一靠墻,1分。
⑤衣服集中懸掛,1分。
⑥垃圾、窗臺護欄共1 分。
注: 發現一個煙頭扣1分,扣完為止;在走廊、護欄、窗臺上擺放鞋子的每雙扣1分;亂拉電線扣1分,多余的桌椅每張扣1分(每間宿舍只能留2張桌子);檢查發現鎖門的,如不能從窗口檢查的打0分,如可以檢查則扣1分再檢查。
(3)公共區域量化評分細則。
衛生區的檢查:打掃干凈的3分,掃不干凈的1~2分,不掃的0分。
4.實行班主任負責、班級劃片包干責任制
(1)宿舍區:班主任負責布置落實,由本宿舍成員按照值日表輪流值日,每天早晚打掃兩次,早上8:00由宿舍管理員檢查評分,晚上22:00由學生會檢查評分。
(2)教室區:班主任負責布置落實,每天早上打掃一次,早上7:50由總務科干事檢查評分。
(3)公共衛生區:學校公共衛生的劃分經歷了三次改革:第一次是把公共區域劃分為2大區塊,由2個班級負責打掃一個星期,每天由學生會檢查評分。效果一般,主要原因是劃分的區域太大,完成的質量不高;第二次是把公共區域劃分為32大區塊(總校共32個班級),由32個班級負責打掃一個學期,每天由學生會檢查評分。效果不佳,主要原因是劃分的區域太細,學生們每天重復做同樣的事情,厭倦馬虎,敷衍了事,同時也不好檢查、督促工作。第三次是把公共區域劃分為6大區塊,由6個班級負責打掃一個星期,每天由學生會檢查評分。效果不錯,主要是劃分區域不多,容易抓落實,也便于檢查、監督。
①公共廁所:學校一共有8個公共廁所,每周安排一個班級清掃(如14-1班);
②教學樓樓梯:學校共有4個教學樓樓梯,每周安排一個班級清掃(如14-2班);
③綜合實驗樓樓梯:學校共有4個綜合實驗樓梯,每周安排一個班級清掃 (如14-3班);
④學生宿舍樓樓梯:學校共有6個學生宿舍樓梯,每周安排一個班級清掃(如14-4班);
⑤前園操場和舞臺:每周安排一個班級清掃(如14-5班);
⑥后園操場和花帶:每周安排一個班級清掃(如14-6班)。
下面是學校班主任工作月度量化考核表的部分截圖(見下表)。
表 班主任工作月度量化考核表 4月
班級基本情況紀律衛生加減分合
計等
級
班主任人
數出
勤早
操晚
自習教
室宿
舍公
共區早
操晚
自習教
室宿
舍好人
好事勞動
安排公
共區遲到
扣分違紀
扣分
14-1
班張芳40 8.0 6.8 7.5 10 0 10 C
14-2
班李東46 8.6 8.3 8.6 15 15 15 A
14-3
班黃明39 9.5 9.0 9.8 20 25 20 B
5.杜絕垃圾的源頭,監管好小賣部和外賣
在小賣部門口放置2個垃圾桶,同時在學生必經之地也要放置相應的垃圾桶,讓垃圾可隨手入桶。在處理外賣的問題上,門衛要把好校門關,凡是有攜帶外賣進來的學生,一律禁止進入校園。
6.加強檢查、督促與信息反饋
(1)實行學生會每日輪流值日檢查制度。由學生科制定學生會輪流值日表,三個年級分三個組檢查,每個組兩個人檢查衛生,并做好記錄,交回學生會辦公室。學生科每天早晨八點統計前一天學生會檢查的分數,并及時在黑板上公布。
(2)學生科每天不定時抽查全校衛生,及時反饋信息,督促各班及時解決存在的問題。并于每月月底統計各班衛生日平均分,上報學生科,參與各班主任工作量化考核和文明班評比。
(3)學校衛生領導管理小組定期進行班容班貌、環境衛生檢查評比,并將檢查結果及時公布。
7.加大教育宣傳力度,增強學生社會公德和環境衛生意識
利用每周升旗的機會,加大對全校師生的宣傳力度,樹立“學校是我家,愛護環境衛生,人人有責”的意識。建立班會學習制度,班級每周利用班會加強對學生的環境衛生教育,提高學生的衛生文明意識,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如在學校公共場所張貼一些愛護環境衛生的標語以及“溫馨提示”等,每月開展衛生評比的表彰活動,定期組織學生到校外參與一些公益的義務勞動等等。
兩年多來,學校不斷總結經驗,大膽改革創新,在環境衛生管理方面摸索出一套比較符合學校特點的管理辦法,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以前宿舍衣服亂掛、被子不疊、電線亂拉的現象不見了;教室的桌椅、地板整潔干凈多了;校園亂扔垃圾現象漸漸少了,隨風而起的“雪花”再也找不到了……學生的勞動意識、勞動觀念、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校容校貌得到了改善,得到了學校上下一致好評。
(作者單位:廣西電子高級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