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職業院校而言,技能大賽能夠促進“雙師型”隊伍培養、實訓基地建設、師生職業技能提高,是培養高技能人才的重要抓手。然而,由于技能大賽往往將有限的優質教育資源集中在少數學生身上,影響了教學質量的整體提高。為此,江蘇省淮海技師學院在汽車維修專業探索出“賽教融合”的教學模式,將競賽理念與企業實踐覆蓋到全部專業課程與全體專業師生,有效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競技”貫穿教學全過程
對于汽車維修專業教學團隊而言,要實現大賽理念向教學實踐的轉變,關鍵在于制訂合理的教學計劃,即借國家示范校建設契機,建立長效的“賽教融合”機制,進一步擴大競賽范圍,真正實現高技能的普及教育,讓所有競賽內容向項目課程轉化。
首先,根據崗位技能需求重新制訂人才培養方案。新的人才培養方案融合了汽車維修專業技能、校內外各類競賽項目和企業生產實際項目。在課程設置上,保證每學期設置一門與技能競賽相匹配的課程,保證學生在校3年內技能競賽活動不斷線;在競賽時間上,保證校內競賽和校外競賽相銜接;在競賽內容上,保證競賽內容和企業項目相結合。
在教學上,汽車維修專業將國家教育部、人社部規定的汽車維修類技能大賽項目和汽車維修中級工、高級工、技師技能操作項目作為技能培訓的重要內容,并貫穿于學校各類技能競賽、市級技能比賽和省級技能大賽中。到期末成績評定時,學校對在比賽中表現優秀的學生進行加分,給予獲獎學生物質、證書等獎勵,從而調動學生參加比賽的積極性。
在實施新的人才培養方案時,學校還特別注意將競賽訓練與提前組織培訓、集中強化培訓和賽后分析評價反饋相結合,注意課程體系、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等改革相互促進,注意企業新技術、新設備的應用,保證這些競賽及活動結果能夠有效對接企業,真實地反映各項教學改革的成效,有力促進學生技能和素質的提高。
“大賽班”樹立技能標桿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為了激勵更多學生融入技能競賽的氛圍,學校在每次校級技能大賽之后,選拔優秀學生組建“技能大賽班”。在為各類技能大賽培養“種子”選手的同時,激勵更多學生以進入“大賽班”為目標,踏實學好技能?!按筚惏唷庇?014年6月正式成立。
“大賽班”采取“淘汰制”的選拔方式,選拔過程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由各課程任課老師通過教學選拔出優秀學生;第二階段,選拔出來的學生參加每學期系部舉行的汽車涂裝、汽車維修基本技能等五個項目的初級和中級組別技能大賽;第三階段,在部系技能大賽中獲獎的學生參加校級技能大賽,獲獎的學生進入“技能大賽班”。
學校對“大賽班”學生實行全封閉訓練,安排指導老師進行有針對性的輔導,并對學生在訓練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研究?!按筚惏唷睂W生每天從早上6:20起床到晚上21:00結束訓練,每一個時間段都有合理的安排。
新的人才培養模式不僅為學校培養了一批優秀的參賽選手,而且使汽車維修專業的教學質量得到明顯改善。近兩年,汽車維修專業在市級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獲得獎項28個,其中一等獎3個、二等獎10個、三等獎15個,并在2014年江蘇省技工院校技能大賽邀請賽汽車檢測與維修項目中榮獲二等獎。
賽教融合提升教師水準
每學習一項新內容,都先由教師做示范,并以形象生動地講解汽車結構和原理來吸引學生的“眼球”,引導學生動手實踐。教師在巡回指導過程中,對學生的每一個小進步都給予肯定和鼓勵。在學生初步掌握汽車結構和原理的基礎上,將理論和實踐融為一體,以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全面素質。
賽教融合的教學方式,要求教師轉變教學觀念和教學思路,讓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要求將課程體系、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等改革結合起來在努力提高學生技能水平的同時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水準。
為此,學校成立了汽車維修技能大賽工作室,由高級技師、省交通運輸類專業帶頭人、市中青年專家鄧躍海老師負責,以各項教學研究與實踐活動為主要內容,有計劃地組織教師參加教學觀摩、學術交流等活動,共同學習競賽規則和內容,幫助成員投身技能大賽輔導,帶領學生取得更好的成績。
工作室還利用合作企業贈送學校的兩輛技能大賽指定車型,請企業技術骨干與教師共同指導大賽選手。在指導過程中,專業教師一邊學習企業標準的操作方法,一邊與企業技術骨干共同探索人才、設備、實習培訓等創新,使教學培養標準達到并超過企業要求。
此外,工作室還引領全體專業教師整合大賽數字資源,開發試題庫,為教師專業水平的提升創造更多鍛煉的機會和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