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苗圃育苗過程中,病蟲害的預防只運用單一治理方式不能滿足病蟲害的防治與根除,因此,需要研究多種病蟲害的控制措施,以適應多種形式的病蟲害問題。苗圃是孕育苗木的主要部分。不僅承擔著養育苗木的責任,還必須為苗木提供一個安全、優質的生長環境。為了培育出優良的苗木,做好苗木的生長安全與健康,必須對苗圃進行進一步的維護。首先,必須加強苗圃病蟲害防治措施,引進先進技術進行技術研究,采用多種措施進行預防,同時,有針對性的進行病蟲災害的預防。在苗圃的病蟲害防治中,無檢疫對象苗圃的建立尤為重要,不僅能夠給苗木提供一個優良、安全的生長環境,還能夠有效防治病蟲災害的侵入,為保護苗木提供了良好的環境與預防措施。
關鍵詞:苗圃;病蟲災害;無檢疫;控制
前言
完善苗圃無檢疫病害的控制,不僅能夠為城市提供綠化環境,促進生態環境平衡,為城市提供更多綠色植物,促進城市綠化環境;還為苗木的生長提供了有利的環境,不僅能夠通過多種方式進行病蟲害的預防,還能夠保護苗木生長,增加苗木產量,為林業建設提供基礎保證。因此,完善苗圃無檢疫病蟲害的控制工作尤為重要。
1 苗圃的建設
苗圃的建設需要選擇在遠離居民區且夜晚燈光較多的地區,燈光對于病蟲等生物具有吸引的效果,會增加苗圃病蟲害發生的幾率,不利于苗圃對于病蟲害的控制。除此之外,苗圃的建立還可以通過相關管理單位與職務檢疫部門等單位進行協商,并配合其檢查工作,在查清病蟲害具體情況后選擇出具備預防措施較好的地區進行苗圃的建設。
針對原有存在的苗圃,需要對其加強管理與防治措施,掌握苗圃培育苗木種類,相應的選擇出防治病蟲害的措施,擴大苗圃面積,增加苗木種類,確定防護林、護路林的樹種,楊插條苗較多的苗圃不易用楊樹營造圃地防護林。
2 苗圃土壤的處理方法
通常情況下,在進行圃地土壤處理時,主要以控制地下害蟲和土壤立枯病菌為主。
在原有的苗圃中,由于苗圃經歷時間長,土壤得到良好的利用,土壤存在粘性好的狀態,同時由于原有苗圃的建立多處于地勢低且濕潤的地區,極易產生病蟲災害以及立枯病的發生,對此,可以采用使用肥料的方式進行改善,將具有腐熟性質的有機肥進行在土壤中使用,為土壤的改善與病蟲害的防治做出基礎保障。在施肥的同時,需要避免苗木被灼傷的情況,原因是由于苗圃土壤具有極易流失水分與肥料的缺陷,因此在夏季尤其重視防治苗圃被陽光灼傷的現象發生。
在苗圃育苗或者植苗等過程中,需要對土壤中的病蟲害進行調查,查出對應的害蟲的種類與病蟲數量,并針對病蟲災害的情況進行分析,檢測危害程度。尤為重要的是需要對土壤進行消毒,有效做到病蟲災害的預防。
3 合理輪作
輪作作業不僅能夠提高土地的利用率,還能夠增強土壤養分,并將養分進行良好的利用,給苗木開拓發展范圍,促進苗木的發展。同時,輪作中如讓養分的利用能夠使土壤中的微生物群體增加,從而能夠防止病原的產生,而土壤在病原缺乏的情況下不利于寄生蟲的生長,能夠重基礎上解決病蟲害問題。在一些地區,苗木的葉片上產生灰斑病、黑斑病等病害的情況尤為嚴重,因此,解決這一病蟲害的尤為困難。在這些地區應用輪作,能夠使病蟲因為不適應苗木的生長環境,缺乏食物而導致死亡,從而大大降低了該類病蟲的數量,減少病蟲害對于苗木的傷害。同時,輪作時需要注意輪作地區苗木的種植時間以及病蟲災害發生的類型與數量,輪作樹種必須在規定輪作年限以內進行種植。
4 種子、插穗的選擇
在苗圃種植中種子的選擇需要具備優質的品種以及優良的繁殖,同時需要適應種植環境生長的樹種。具有優良的遺傳與品種,不僅具有飽滿的顆粒,生長速度快,適應環境強且存活幾率高的特點;生長過程中還具有生長枝葉強壯,不易被病蟲災害侵擾的特點,增加了苗木的存活,促進植物的生長。
5 加強苗期管理
及時間苗,保持適當的苗木密度,使苗圃通風透光。既能使苗木健康生長,又降低了因苗木密度造成的局部高濕度,使許多葉部病害發病率降低。
適時澆水、施肥、中耕、除草,加強圃地管理,促進苗木健康生長,減少苗期病蟲害的發生。
6 開展苗期病蟲害調查和除治
苗圃配備1~2名兼職檢疫員,購置檢疫檢驗儀器和防治機具。每年兩次調查苗期病蟲害發生情況,一旦發現檢疫對象和危險性病蟲傳入時,立即上報森檢機構并及時予以撲滅。對于危害嚴重的其他病蟲害采取有效的除害處理措施,食葉害蟲用2.5%的溴氰菊酯1000倍液或用5%甲胺磷乳油500倍液防治,防治效果85%以上。青楊天牛、白楊透翅蛾的防治在秋季落葉后,組織人工及時剪除蟲癭集中燒毀,并清除枯枝落葉,消除病原菌的寄生來源。
7 選育抗病蟲樹種
適地適樹選擇育苗使用的種子和插穗,育苗所用的種子、插穗必須適宜當地的氣候環境條件,否則樹木離開原生長地并在不同條件下生長時特別易受病蟲的危害。
從有抗病蟲的母樹上采集種子或插穗進行育苗,再經過抗病蟲試驗觀察,伐除沒有抗性的苗木,獲得優良的抗病蟲苗木。
8 建立嚴格的繁殖材料進出圃制度
繁殖和種植材料的調入,苗圃使用的繁殖和種植材料均不帶有病蟲,從外地調入苗圃的繁殖和種植材料必須經所在地森檢部門檢疫,出具有效《植物檢疫證書》,并經調入地森檢機構復檢合格后方可進行育苗。
不從森林植物檢疫對象其他危險性森林病蟲發生區調入繁殖和種植材料。苗圃所用的繁殖和種殖材料均有完好的《林木種苗及其它繁植材料來源登記》。苗木生長期間發生重大的危險性病蟲害時,依據登記表可判斷病蟲情發生是隨繁植材料調入的,還是本地就有的病蟲,以便及時采取封鎖撲滅措施。
9 苗木調出
任何苗圃在苗木出圃前,必須向所在地森檢部門報檢,經檢疫合格后簽發有效期為6個月的《種苗產地檢疫證》,在有效期內調出繁殖材料的,憑《種苗產地檢疫證》換發《森林植物檢疫證》。凡是經產地檢疫不合格的苗木禁止出圃。經除害處理后合格的才允許出圃,不能出圃的帶疫繁殖和種植材料采取就地銷毀措施,防止危險性病蟲滋生蔓延。
10 建立完整的、系統的無檢疫對象苗圃檔案
無檢疫對象苗圃有當地主要森林病蟲害生活史標本、掛圖,有完整的蟲害生物學特性,病害流行規律資料及防治措施記載。
11 結束語
無檢疫苗圃病蟲害控制工作的展開,需要相關部門相互協調,并針對不同地區的病蟲災害情況進行了解,選擇出最優的、適應性好的防治措施,來保證苗圃環境的安全,同時促進苗木的生長,為苗木提供良好的播種、培育、生長的環境,減少病蟲害的破壞,從而促進苗木生長,增加苗木產量,為城市綠化與生態環境保護提供基礎保證。因此,必須加強無檢疫病蟲害的控制工作,運用科學、合理的的手段進行管理,使苗圃環境最優化,為城市培育健康的苗木,促進城市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楊貴友.淺談文山松毛蟲蟲害發生起因及防治措施[J].文山學院學報,2013(6).
[2]馮自民.外來林業有害生物對園林綠化的危害及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1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