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巖土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質問題是一個需要重視的問題。為了能夠讓后續工程施工順利進行,就必須對當時當地的水文地質情況進行全面的了解,這樣才能夠因地制宜的做好工程安排,做好預防措施和施工計劃。文章主要針對這部分的內容進行了分析和闡述,希望能夠給相關人士一定的借鑒。
關鍵詞:巖土工程;勘察;水文地質勘察
在各種工程建設中,水文地質因素是必須要考慮的,如果不能夠很好的掌握相關數據,就可能造成工程事故,給施工人員帶來生命威脅,而且對環境的破壞更是無可挽回。那么,在巖土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質條件到底會對工程建設產生哪些危害呢?我們又該如何進行應對呢?只有對這些問題進行科學的回答,才算是真正地做好水文地質勘察工作。
1 水文地質勘察的重要性
簡單來說,水文地質勘察工作就是工程勘察的一個組成部分,但是卻是一個極其重要但是容易被忽略的部分。工程建設和所在區域的水文地質情況密不可分。例如,地下水作為一種常見的水文地質情況,其對建筑物的穩固性和使用年限有著直接作用和影響,而且地下水一般都是作為巖土層的一部分存在,那么就對整個巖土工程的開展有著影響。勘察的過程中,做好水文地質勘察工作不僅能夠提高工程的質量,還能提前預測出后面可能出現的問題,盡早地做好防護措施。不過在實際的勘查過程中,勘察人員對水文地質參數的作用并不重視,而且往往只是做好表面工作,這就導致缺乏科學的勘察數據,對水文地質情況的了解不夠,可能在后面的施工過程中引發地質災害,對施工人員的安全十分不利。
2 水文地質勘察的要求
在巖土工程勘察中,應根據工程的具體要求,通過搜集資料和水文地質勘察工作,查明工程所屬區域的水文地質條件。
(1)自然地理條件:包括氣象水文特征和地形地貌,氣象水文特征是指工程所屬地域是屬于亞熱帶還是熱帶、季風氣候,濕潤程度、熱量、降水量和蒸發量等。地形地貌是指工程區域周圍的水系、平原或高原特征、地形開闊平坦與否、地貌侵蝕和堆積情況如何等。
(2)地質環境:包括工程所在區域的地質構造特征、基底構造及其對第四系厚度的控制、地層巖性、新構造運動等方面的內容。
(3)地下水位情況:包括近2~5年最高地下水位、水位變化趨勢;地下水補給排泄條件、地表水與地下水的補排關系及對地下水位的影響等。地下水位的變化對巖土工程的影響巨大,是工程勘察的重點內容。
(4)各含水層和隔水層的埋藏條件、地下水類型、流向、水位及其變化幅度;主要含水層的分布、厚度及埋深;通過現場試驗測定地層滲透系數等水文地質參數等;場地地質條件下對地下水賦存和滲流狀態的影響、判定地下水水質對建筑材料的腐蝕性等。
3 水文地質評價的內容
所謂的水文地質勘察工作就是通過一定的勘察手段查明影響工程建設的地質因素并對這些地質參數進行分析和研究。地質勘察工作包含的內容比較對,最為主要的就是地質構造、水文地質條件、巖土層結構等方面。在對這些方面勘察之后,要做好相應的勘察記錄,由相關的技術人員根據工程建設的實際情況,結合勘察的參數,評價出建筑物和地質情況的相互作用方式、特點,不僅要保證建筑物施工的順利進行,還要盡量減少對環境的破壞。
水文地質勘察工作都是在水文地質普查基礎上進行的,都會采用比較大的比例尺。具體的來說,水文地質勘察工作主要包括水文地質測繪、地球物理勘察、水文地質鉆探、實驗室分析、編制水文地質報告等方面,下面逐一進行細述。水文地質測繪就是對地下水等相關的地質情況進行實地的觀測,主要包括收集資料、研究地下水等方面的形成條件,地下水中含有的物質以及周圍巖石的含水性,進一步做好試驗工作。地球物理勘察工作就是通過技術手段尋找地下水源并確定地下水的具體位置,查看是淡水還是咸水等問題。水文地質鉆探就是為了查明含水層的分布以及地下水形成的條件。水文地質試驗則是通過試驗獲取相關參數,為地下水資源進行科學評價提供資料。水文地質實驗室分析就是在進行勘察的過程中,選取地下水樣本、巖石樣本、土質樣本進行分析,得出相應的數據。編制水文地質報告則是對水文地質勘察工作中獲得的各種數據進行整合的過程,同時還要做好存檔工作。
4 地下水引起的巖土工程危害
外部的環境因素以及人為因素都會導致地下水位的改變。地下水位改變的程度會對巖土工程產生一定的影響,其中危害程度占主要部分。這些危害主要可以表現為三種情況:一種是地下水位上上會導致土壤沼澤化范圍擴大、土壤鹽漬化程度加深等情況。第二種則是地下水位下降會導致地面出現下沉情況或者是出現塌陷,此外周圍環境惡化、水土流失嚴重等問題。第三種是地下水位變化頻繁,這不僅會導致該區域建筑物不穩定,地下水水力作用不好,人為因素影響出現的地下水動力不平衡情況就會導致流砂現象的發生。下面針對這三方面的內容進行具體的闡述,希望能夠給相關人士一定的借鑒。
4.1 地下水升降變化引起的巖土工程危害
引起地下水位變化頻繁的因素有很多,不過不論是什么原因造成地下水位發生變化,都應該加以重視,地下水位的變化對巖土工程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下面三種情況可以給大家一定的解釋。
(1)水位上升引起的巖土工程危害。造成地下水上升的因素并不是單一的,其中最為主要的因素則是地下含水層結構發生了變化,此外降雨量的增對、氣溫的變化以及人為的灌溉等方面,有時也是多種因素一起造成的。這種情況的產生會對施工進度產生影響,而且建筑物的墻體潮濕,特別是對低層建筑物而言。
(2)地下水位下降引起的巖土工程危害。在自然狀態下,地下水位保持穩定的狀態,但是當地下水位出現下降情況,那么大多數的因素都是人為干擾造成的,例如大量的抽取地下水,地下礦藏開采過度、修筑水壩截堵下游的地下水等,這就會導致地下水位下沉的速度過快,進而出現地面下沉等問題,地下水也會逐漸枯竭。水污染加劇等問題,不僅對建筑物造成威脅,對人類的居住環境也是十分不利的。
(3)地下水會升降的頻率如果變快的話,那么就會造成巖土工程受到破壞。主要是由于地下水升降過快的話,就會造成巖土層產生不穩定的不均勻的縮脹,而且這種情況會不斷重復,這就導致整個地下巖土層的收縮幅度逐漸加大,那么就可能引發地裂的情況,進而對建筑物造成破壞。此外,由于地下水升降帶的頻繁變動,就會導致地下水中積攢的鐵、鋁等膠結物不斷的流失,土質就會逐漸變得稀松,而且含水量逐漸減少,承載能力也就相應下降,使得位于上面的建筑物承載能力降低,使用年限下降。
4.2 地下水動壓力作用引起的巖土工程危害
地下水位通常情況下動力平衡是不會發生變化的,也就不會對巖土工程產生什么不好的影響。但是當前人為因素的影響已經改變了地下水的平衡狀態,水動力情況已經不是最初的平穩情況,那么可能會造成一定的巖土危害。
5 結束語
綜上所述,文章主要對巖土工程中的水文地質勘察工作進行了細致地分析,就是希望相關部門和人員能夠對這項工作更加地重視,能夠做好水文地質勘察工作,這不僅能夠對我國的水文地質勘查工作起到巨大的推進作用,而且還能夠促進我國建筑事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君源.工程勘察中的水文地質問題[J].西部探礦工程,2009(03).
[2]李純玉.探析工程勘察過程中水文地質問題的重要性[J].中國水運,2011(06).
[3]徐朋靜.關于巖土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質問題的研究[J].工程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