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由一臺德國原裝進口彎管機的大修發散開去,思考了如何對老舊設備和特種設備進行維護和保養,思考了針對設備使用與保養的問題,提出了一些具有切實意義的設備保養和維修方法,尤其對一些設備維修管理體系建設不健全的私人企業提出了切實可行的設備使用和保養措施。
關鍵詞:設備保養;設備維修;私企設備管理體系
1 彎管機大修歷程
這臺設備是彎管專用設備,是德國西德福公司上世紀80年代的型號為TURBOBEND 80的產品,它的PLC是西門子LOGO!產品。這是一臺二手設備,已經使用了將近30年。這臺設備一直的狀態就是多處漏油,液壓閥很多不可靠,角度控制表也不可靠,精確彎管實現不了。在工作時,由于給PLC供電的24V電源接地,PLC內存區被清空,導致程序丟失,機床停機。資料基本沒有,但是,操作者了解各部分的動作,負責維修該機床的技術員清楚該機床沒有技術資料,已經在平時記錄過該機床PLC輸入輸出點動作順序及各個閥在機床各部動作時的動作順序,并繪制成表。因此,根據此表和操作者對機床動作的描述,可以讓機床重新動作起來。由于沒有LOGO!編程軟件和工具,只能考慮用繼電回路或者其他小型PLC代替,考慮到機床已經申報了大修,為了節約成本,先采用繼電回路設計了一個回路,機床重新動作了起來,但是,由于有些閥的動作產生了干擾,被迫取消,這樣,基本動作實現了,一些細化的動作,比如夾緊臂慢速、芯桿伸出點動等輔助動作都不能實現。機床暫時工作后不長時間,一個關鍵的控制部件角度控制儀表壞了,彎曲到角度后自動停止功能實現不了,操作者反映此機床無法工作,角度控制儀表是德國ELGO公司80年代原裝產品,它是配合圓形磁柵尺使用的磁柵表。如果用原裝的表,需要三萬元高額維修費用,而且這種表市面存量極其少,今后的維護費用也高。因此,需要進行改造。經過研究,發現磁柵尺的信號是非差動方波信號,于是選了一個可以接收該信號的計數器,即光洋KSR-4S型計數器,計數器在磁柵尺旋轉一圈時計數600,按照角度控制應顯示360,通過寫入比例參數,實現了彎管角度的顯示,再通過計數器自帶的控制觸點,可以實現自動停車功能。大修的時候,由于上次PLC程序丟失后,新設計的繼電回路存在一些問題,又在該繼電回路上進行了改進,將主夾鉗無點動、副夾鉗沒有、芯桿無點動、油泵常轉過熱燈問題解決了。
2 由此彎管機大修引發的思考
這次大修,可以說從很多方面給了維修人值得思考的東西。作者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
2.1 資料保全
這臺彎管機,因為資料不全,對以后的維修和大修都造成了極大的困擾。所以,應建立資料的保全體制。資料的保全,絕不只是圖紙入庫就完了。資料保全的架構,應該視維修人員的配備而定。大型的企業,設備維修體系一般是基層維修人員、中層設備管理監督人員等等;小型的民營企業,設備維修體系只有基層維修人員。資料保全體系隨維修人員架構而定,基層維修人員是圖紙資料最頻繁的使用者,那么,他們手里必須有一份設備的圖紙資料,圖紙資料不可避免就會有污損丟失,所以,圖紙資料又必須由資料保管員看管,做好資料借入借出記錄、圖紙資料點驗及圖紙資料更替等相關工作。還要有圖紙的集中保管場所,要負責向基層的圖紙資料處提供最完整、正確的底圖,基層的資料保管處要負責向圖紙集中保管場所提供基層圖紙的更新情況,保證圖紙底圖永遠是最新的。這樣,一個較為完備的圖紙保養體系就建立了。
圖紙保養體系建立了,圖紙資料的采集也是非常重要的。所謂圖紙資料的采集,指的是新設備的圖紙資料遞交、舊設備改造后新資料的遞交。不管是私企、國企,在購買設備時,必須簽訂詳實的設備購買協議,除了寫明設備的規格型號等技術參數外,還必須寫明隨機帶機床資料紙版一式兩份以上、電子版一份,當設備交檢后,必須有專人點驗這些資料。舊設備改造,大型企業都有自己的大修隊伍,那么,大修人員在繪制圖紙時,應標明元器件位置圖、走線圖、原始參數、大小改動等對維修有意義的數據。圖紙交付檔案處時,要交付所有新圖紙,老圖中有用的圖紙也必須一并交付。
2.2 基層維修人員素養
基層維修人員是最中堅的維修力量,他們最熟悉機床狀況,也是最能夠對設備做一些工作的。這臺30年的老設備,基層維修人員清楚該機床沒有任何資料,有意識的記錄了該機床的PLC點動作順序、狀態等,這才能夠保證該機床在較短的時間內恢復工作,雖然喪失了一些功能,但總比機床不能運行要好。作為一名基層維修人員,還應該有義務做到如下幾點,首先,要做好設備點檢巡檢,對設備每臺電機的電流發熱情況實時監控,對每個報警認真處理,這是保證設備少犯故障、能夠更長時間正常運行的必要條件;其次,應該做好設備故障記錄,為每臺機床建立設備檔案,每個技術員都有義務對設備故障現象記錄在案,這是一種資源共享,方便其他技術員隨時查閱,有時候展現的不僅僅是思路,更是一種職業道德;第三,每個技術員都應該對交接班記錄充分負責,不少企業都是有夜班的,交接班記錄是必需的,白班修不好的設備必然向夜班交代,要寫清楚自己處理故障的詳細過程,這對頻繁發生的故障非常有意義。
2.3 降本增效
這絕對是一個企業所最想要的效果,任何方面都涉及得到,文章僅針對設備進行探討。從彎管機的例子中可以看到,八百塊錢的計數器就能實現三萬塊錢的角度控制器的功能。那么,應該如何在設備中降本增效呢?這塊三萬塊錢的角度控制器是上世紀80年代產品,早已停產,生產廠家都已沒有存貨,可以說,市面上可以找到的這種儀表要么是稀少的幾塊存貨,要么就是被修復的壞表。所以,在得知市面上存貨極少時,就應該及早改造。但是,也不是所有的元件都能說改就改,很多東西是具有唯一性的,改造起來困難,而且改造周期長,隱含的加工損失甚至會達到上百萬,所以,舍小錢得大錢,要改造也必須先讓設備工作起來。所以,作者認為降本增效應該視情況而定,不管多貴的東西,不管多大的改動,全面衡量采買備件的費用、后續維修的費用、改造的費用以及停機造成的加工損失(即不停機每天可以加工活件的價值),得出適合的結論。
2.4 大修
大修是對使用時間較長、各部件老化破損或者備件極其稀缺的機床進行全面更新,力圖將機床恢復到接近原始精度的大型修理過程。設備大修能使設備煥發新的生命力,保證設備的工作效率。彎管機的大修,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得到了操作者的認可,活件加工精度基本滿足了生產需求。這說明這是一次成功的大修,那么,大修如何進行,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呢?首先,大修機床要忠實于原來的操作方式,忠實于原來的邏輯,可以去除一些機械無法修復的功能,改造由于元件淘汰造成的功能變化,并積極聽取操作者的要求,根據操作者的要求做出適當的調整。做好這些技術準備后,要為操作者和維修人員提供方便,在按鈕、指示燈、報警信息等方面下工夫,使其能夠直觀的體現故障所在、能夠體現當前操作目標。除此之外,慎重決定走線方式,杜絕因為機床運行造成的線路破損。同時,編制嚴謹的PLC程序,給出詳盡的電氣原理圖,這個機床的電氣大修就應該是成功的,因為它符合操作者需求、與原始操作方式基本一致且故障率低,即便出了故障,也很容易排查。
3 結束語
以上是,是作者在彎管機大修的過程中總結的四點有關對老舊設備和特種設備管理的經驗,把這些經驗運用到平時的設備管理中,會更好的起到對設備維護和保養的作用,從而降低設備故障率,提高生產效率。
參考文獻
[1]楊耀雙,劉碧云.設備管理[M].機械工業出版社,2008.
[2]劉寶權.設備管理與維修[M].機械工業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