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文章介紹在3400TEU機裝箱船上關于火災報警系統中針對探頭和手動釋放按鈕的位置的定位優化設計,依據在以往建造的船舶中出現過的問題進行整理和歸納,從而使該系統在實船的運用中更加規范。
關鍵詞:集裝箱;火災報警系統;修改設計
引言
在船舶的建造過程中,火災探測及報警系統(簡稱火警系統)經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原因有:設計原因、生產原因船東船檢的個人原因。在火警系統的設計中,依據的東西通常就是規范和規格書了,把握好這些東西,系統就不會出大的問題。
以3400TEU集裝箱為例,其火災報警系統中其探測器(簡稱探頭)的定位就發生過很多問題。因為3400TEU船是2800TEU的加長型,船內布置沒有太多修改,故設計方面就以2800為藍本做的,但是后來現場船檢依據不斷更新的規范要求下又多次修改了實船的布置,大大增加了設計以及施工成本。
1 目前狀況
在以往的火警系統設計中,系統設計者的布置圖上通常只標出火警探頭的大概位置,然后交給生產設計人員做后續工作。同樣在生產設計的圖紙上,設計人員也只是標出大致的位置,并未進行具體的定位,然后在現場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會根據現場實際的情況進行調整,其結果就會產生問題。經過成本核算船上每增加一個探頭或者手動報警按鈕,需增加電纜約30米(必須拉一根電纜至探頭再拉一根電纜至下一個探頭),同時因為探頭是增加在兩個探頭之間還需要將已綁扎的電纜重新打開,同時原來的兩個探頭間電纜約15米還會浪費,部分區域還需要將已封堵的孔重新封堵,拆開鋅鐵皮,及燒焊扁鋼支架和探頭支架。平均增加一個探頭就需要約15個工時,耗費電纜45米,緊固件2KG。并且其探頭和手動釋放按鈕的修改,都是發生在后期,施工修改的難度就會更加大。在火災報警系統的設計和施工中,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1 火災報警系統中兩者間距離大于11米
如圖1,在生產設計中因為設備符號的擺放問題,生產設計人員未考慮到探頭間距不能超過11米的要求,探頭位置布置有偏移,施工生產中又產生了進一步的偏移,導致探頭間距離達到12米。
1.2 火災報警系統的探頭距離艙壁距離超過5.5米
如圖2機艙二甲板空壓機間內探頭,在設計的時候是按照規范中探頭覆蓋面積來算是夠的,但是在后來船檢明確了只能按照探頭距艙壁距離計算。
1.3 火災報警系統的探頭位置對著風口,無法探測到煙霧
(1)火災報警系統在設計階段依據船舶的總體性能圖紙,如果后期圖紙存在修改并且系統設計人員未落實,就會存在遺漏或安裝不合理。(2)在現場走訪和同現場施工溝通時,發現部分生產設計圖紙關于火災報警系統的探頭和手動釋放報警按鈕的位置標示不明確,并且現場生產過程中也會存在管路及設備施工偏差、施工師傅對于探頭和手報安裝的不規范性,或者說是沒有明確的指導性方針。都導致了探頭和手動釋放報警按鈕的布置位置在實際的測試和使用過程中,達不到理想的效果。
2 具體修改
(1)針對該系統提出精度設計的概念。(2)依據總體規范指導,形成課內的指導性系統繪制文件。(3)在簽署技術協議的時候,將需要配置探頭的區域在船舶總體性能的圖紙上進行5.5米的圓圈覆蓋定位,在訂貨階段保證其系統的設備數量。(4)在詳細設計完成后,將每個探頭(主要是機艙區域的探頭)進行準確的定位,需要標明肋位、距中,同時在基本定位的探頭附件,標明探頭可以一同的范圍。
如圖3所示給探頭標明了定位坐標及可移動范圍對于探頭,系統圖上統一給出移動范圍為R=300的圓。(1)實現相關課室內部的考核制度,避免火災報警系統需求的相關總體性能型圖紙修改后,后期的修改不能及時落實在圖紙中,從而造成施工后期較大的改動。(2)在生產設計的過程中,生產設計人員需注意探頭安裝位置是否能在詳細設計的定位位置上,并且需要檢查風管風口是否對著探頭。如不能則需要找生產設計人員確認新的位置是否可行,或者修改系統增加探頭。(3)要求現場如果探頭無法安裝在生產設計的圖紙的定位范圍內,必須反饋回來給再次定位,并且對現場工藝員進行規范培訓,以便能在及時發現問題,以免影響后期施工。
3 結束語
在火災報警系統的設計中,可能會涉及不同船檢社、不同船型、不同廠家產品,不管外圍的情況如何變化,其設計的宗旨和根本不會變。在火災報警系統中綜合設計的考慮,將會在以后的圖紙設計中起到越來越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