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稀油密封干式氣柜是采用專用密封油進行密封儲存天然氣的特種設備。文章以檢修實例進行闡述,詳細講解故障處理辦法,并對氣柜隱患的預防及處理進行探討。
關鍵詞:稀油密封干式氣柜;氣柜檢修;問題
1 背景
稀油密封干式氣柜(以下簡稱氣柜)作為儲存天然氣的重要特種設備,于上個世紀90年代起被廣泛的應用在煤氣等行業。氣柜主要由柜底板、側板與立柱、柜頂和可升降活塞等鋼結構部分構成。氣柜工作原理是依靠循環油泵的間歇啟停,維持氣柜活塞保持一定的油位,封住柜內氣體。
公司于1999年在望花儲配站建造了一個16.5萬m3的氣柜。在2014年6月該氣柜在運行過程中出現泄油量突增,油泵常轉不停的現象。前期通過對柜內活塞進行清油處理,保持活塞穩定運行。1個月后經值班人員檢測氣柜出現漏氣現象,被迫氣柜放散,停產檢修。經10天檢修,于2014年7月28日,氣柜恢復運行。
2 氣柜檢修具體情況
2.1 活塞清油
氣柜著床置換后,檢修人員進入氣柜查看,發現氣柜活塞上面存在大量的密封油,氣柜漂油量大。維修人員共用時3天將油全部清完。油的分布見圖1,從圖1可以看出活塞傾斜方向為西南側高,東北側低。而活塞桁架之間的隔板又是相通的,所以導致這樣的油分布情況。
2.2 防回轉滑塊更換
防回轉裝置是保證活塞正常升降的部件。此氣柜共安裝兩組防回轉裝置,分別設于11#柱與23#柱。檢修期間對防回轉裝置進行了查看,經測量,11#柱防回轉裝置左側滑塊磨損,磨損量為10.7mm。理論上防回轉滑塊的磨損量大于8mm就應進行更換,而該氣柜滑塊磨損量為10.7mm,已超出規定值。維修人員隨即將磨損滑塊進行更換。
2.3 密封滑板修復
密封滑板是密封氣柜內氣體的部件。本次氣柜檢修共發現3塊密封滑板變形嚴重,分布在4#、5#、6#、7#柱之間,變形量最大達到5cm?;鍍蓚鹊母^塊均有不同程度的磨損,從磨損及變形情況分析是由于這四個柱之間的滑板及斧頭塊受活塞旋轉方向的力擠壓造成,而柱腳滑塊只有4mm的位移量,當超過這個位移量后,滑板就會在薄弱處鼓起而變形。斧頭塊被擠至與立柱接觸后就會發生摩擦而導致磨損。維修人員借助專用工具將密封滑板修復。
2.4 活塞導輪調整及更換
活塞導輪是引導活塞正常升降的部件。檢修活塞導輪時,發現3個導輪有磨損銅屑的痕跡,2個導輪銅軸套脫出并偏至一側,維修人員對5個導輪進行了更換。因活塞上升過程中,特別在氣柜中段,11#柱防回轉裝置左側滑塊一直貼緊立柱,說明活塞順時針旋轉,維修人員將1#、2#、3#、4#、5#柱上導輪兩側加4mm彈簧墊,目的是將傾斜度減?。ㄕ{試時傾斜數值減小70mm)。將9#、10#、12#、13#柱下導輪左側加1mm彈簧墊。目的是讓導輪向活塞旋轉的反方向運動,避免防回轉滑塊與立柱接觸磨損。
2.5 柱腳毛氈更換
柱腳毛氈位于密封滑塊上,起到耐油、耐摩擦的作用。檢修中檢查柱腳毛氈時發現均有不同程度磨損,磨損主要有兩個部位,一是凹槽長度磨損,設計長度236mm,磨損后長度為241mm,磨損5mm。二是毛氈寬度磨損,磨損量為5mm左右。維修人員對毛氈進行了全部更換。使氣柜泄油量保持盡可能小。
2.6 氣柜檢修前后運行情況對比
氣柜檢修前后對活塞油位、傾斜度、油泵運行時間、柜底油位進行比對,數據見表1。
從表中數據可以看出氣柜檢修后的活塞傾斜明顯好轉,油泵工作時間也逐漸變短,說明氣柜的傾斜及泄油量大問題得到解決。
3 氣柜隱患的預防及處理
此次氣柜故障的發生主要原因是由于氣柜防回轉滑塊磨損,活塞旋轉量超出范圍,進而產生一系列故障:如密封滑板受擠壓變形、導輪軸套脫出、活塞漂油、氣柜封不住氣等。從中我們可以看出,故障都是從某一個點的失效引起的。因此,在氣柜使用過程中,除按照《特種設備使用安全管理規范》(TSG Z1001-2011)的規定并結合公司管理辦法對氣柜進行管理外,還應注意以下幾點:
(1)每天對氣柜巡檢時,應仔細觀察油泵運行情況及氣柜底部油槽溫度是否在規定范圍內。
(2)每周進入氣柜巡檢時,應檢查活塞傾斜度,保證傾斜度在規定范圍內;檢查導輪、防回轉裝置運行是否靈活,并對防回轉裝置進行側量,并記錄數據,確保其磨損程度在規定范圍內。
(3)在巡檢過程中,當發現泄流量增加,油泵常轉不停的情況,即表明氣柜問題已非常嚴重,需立即通知專業檢修人員進行處理。
(4)巡檢中發現氣柜中有部件出現破損情況,應及時更換,保證氣柜正常運行。
參考文獻
[1]TSG Z1001-201.特種設備使用安全管理規范[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