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幾年正值民航客機大修公司市場化的關鍵時期,對任何維修公司來說既有風險也有機遇。市場化之后將改變航空維修業以往的運作模式,大型的維修服務提供商將成為市場中的主力軍。作為一個完全市場化運作的企業,必將面臨同行業者的強有力的競爭。在分析了飛機維修行業的現狀及將來市場化所要達成的目標后發現:為了在維修規模,維修深度,維修成本,生產效率等多方面取得競爭優勢,必須依托高效的信息化管理模式。而維修現場管理系統則是實現這種管理模式的有效工具。
關鍵詞:定檢;信息化;數據分析;平臺
1 維修行業管理模式現狀與發展
1.1 目前航空公司定檢維修生產管理模式的缺陷
標準不統一,生產環節銜接不順暢。不同班組、車間、分公司的維修標準和管理程序不統一會導致管理難度加大,管理的成本居高不下。同時也不利于維修質量的統一于提高。定檢生產環節主要有,生產準備,生產任務分配,維修實施,飛機交付幾個階段。其中涉及到維修項目的管理,航材領用的管理,非例行項目的管理,人員調配的管理,質量管理等。一個大型生產任務比如C檢,將由該任務的項目經理作為項目的總負責,在工程部門,生產保障部門,維修車間等相關部門配合下共同完成維修任務。項目經理負責生產任務的總體調配工作。目前所有生產環節除依靠項目經理調配外,更主要依靠維修公司制定的各項規定來管理不同工種的員工。
1.2 依托信息化平臺管理的優勢
實行信息化管理,利用數據分析的結果來幫助優化流程,降低成本,提高生產效率,以及制定長遠的發展戰略。這些都基于數據這一核心。而數據從何而來,數據的采集需要一個平臺。舉個例子,淘寶網就是一個很成熟的平臺,通過這個平臺,買家很方便的買到自己想要的商品而且比實體店的還要便宜。賣家通過這個平臺賺取利潤。而平臺的管理者,通過分析商品的交易數據,搜索的數據來分析目前的行情,甚至是預測未來的行情,等等。這些信息的價值無法估量。所以建設基于信息化管理的現場控制平臺非常重要,現場管理系統將是一個能使維修人員,管理人員,乃至公司都有巨大收益的一個平臺。
同時,維修管理系統能分析維修過程中產生的數據,并根據分析結果給管理層提供決策依據。舉個例子,某項結構件的檢查工作檢查后發現有問題產生非例行的維修需要更換新件,可以根據平臺的數據統計出來,該信息可以給航材備件的數量提供有價值的決策依據,從而最大限度的降低無用庫存節約成本。同時,該系統還會提示某檢查項目產生非例行維修對整個維修項目造成的影響,比如該項目無法完成飛機將無法通電增壓給后續工作造成影響,從而給航材周轉,訂貨或AOG提供準確的時間,來降低因航材原因導致的非計劃維修停廠時間。通過分析數據可以很方便的在庫存和成本中找到一個合理的平衡點。
2 系統架構
系統的設計面向一線生產任務,以生產一線的實際需求為指導原則。是一個同時面向一線員工和管理者的平臺軟件。
平臺架構是模塊化設計,不同的模塊有不同的功能面向不同工種的員工。主要有:工卡評估,航材管理,人員管理,任務管理等幾個模塊組成。模塊既互相獨立又互相聯系,互相之間有數據接口,所有數據均可以交叉的查詢。比如任務管理模塊中找到一份工作單卡,通過這個工作單卡可以查詢到相關的航材信息,人員信息(執行該工作的員工),非例行信息(該工作有無產生非例行項目)。
2.1 工卡評估模塊
在生產任務中,所有生產指令都通過工作單卡的形式下發,是所有維修人員執行維修項目的基本依據。該模塊也產生整個平臺中的核心數據,其它模塊所需的航材信息、任務進程信息、人員信息都來自該模塊。
原有的工作單卡的編制依據來源是波音的MPD以及相關的維護手冊,是針對單個維護任務的單卡,而大型的維修任務如C檢,需要對所有工作進行統籌合理安排,現場管理系統的應用更需要工卡與系統有一個簡單高效的接口來提取數據。因此工作單卡無法滿足新的管理模式的需求。所以首先必須對工卡的結構組織作出重大的調整。就是在原有工卡基礎上進行“二次處理”,將整個維修項目的工卡提取出關鍵信息錄入系統,從而使得數據處理成為可能。這些關鍵信息有:執行該工卡的人員資質與數量,所需工時,所需航材與化工品,飛機必須滿足的狀態等等。每份工卡都對應一份評估單錄入系統,類似工作的工卡可以對應同一份評估單,如潤滑左右主起落架等工作。其次需要對工卡進行拆分。工卡拆分分為縱向拆分與橫向拆分。時間跨度較長的工作任務以時間為軸進行縱向拆分。例如可分為工作準備階段,工作實施階段,收尾測試階段。分階段將完成的工作錄入系統,便于系統統籌管理。而針對需要工作人員較多的工卡可以按空間進行橫向的拆分。例如換發等工作。原有的換發工卡是單一的線性的生產模式,而實際情況是在發動機上同時有四到五個站位在實施工作,所以橫向拆分工卡有利于合理組織分配人力資源來提高生產效率。
工卡評估模塊提供了一個系統與工卡評估人員的一個人機交互的界面,通過這個界面來完成工卡的二次處理。
2.2 人員管理模塊
該模塊是對工作人員進行管理的模塊。包括人員技能等級的管理,人員維修資質的管理,特殊工作授權的管理,人員工時統計與績效管理等。對員工的工作技能,維修資質進行統一管理,不僅可以提高維護質量,降低維修差錯發生的概率,同時通過公開透明的績效管理正面激勵員工。
2.3 航材管理模塊
航材管理模塊同時面向一線維修人員與管理人員。一線航材管理人員通過該模塊對航材二次上架進行管理,維修人員可以通過該模塊查詢某項工作所需航材是否到貨,系統甚至可以在航材上架后自動下發工作單卡。航材分為固定航材與彈性航材。固定航材也就是維修任務中必須要使用到的航材。彈性航材是指航材的使用量和維修人員的技術水平,公司對航材的管理水平或者航材尤其是化工品的浪費直接有關的航材。而管理人員可通過跟蹤和統計某個重大維修任務的航材消耗情況來監控航材的使用,在某項航材使用量偏離正常量時可以介入調查研究具體原因,制定措施從而節約生產成本。
2.4 任務管理模塊
該模塊是整個現場管理系統生產控制的核心模塊。它根據其他三個模塊提供的信息來綜合管理某項維修任務的生產進度,協調不同生產工種工作次序,不同維修項目的開工先后次序,不同維修人員的調度安排。從而使得航材資源,工裝設備資源,人力資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從而提升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例如,根據工卡評估模塊提供的整個C檢工作的關鍵信息,在給定的生產周期內安排斷電,通電,增壓工作。根據某個航材的上架信息來下發工作單卡。根據某項工作的工時來預估完成的時間,如果在完成節點前航材未上架則對項目經理提出警示信息等等。
3 系統應用及發展規劃
以上所述四個模塊是面向生產需求的最基本的模塊,在今后維修規模不斷擴大以及面對新的市場形勢會視情增加模塊的功能或者增加新的模塊。比如在人力管理模塊中加入培訓與考核的功能。在員工人數達到一定數量后為了便于管理,需要制定一整套的從實踐到理論再到實踐的培訓體系。同時在培訓的基礎上也需要建立一個完善合理的考核與績效分配機制。
在今后的飛機維修領域,隨著市場化不斷推進,各個維修公司的競爭也會越來越激烈。從而使得人力資源成本,彈性航材成本,維修周期,維修質量成為決定一個公司核心競爭力的幾大關鍵因素。本文所提出的現場管理軟件正是基于對未來市場判斷的情況下提出的一種有效的解決方案。
作者簡介:朱懿(1979,10-),男,籍貫:上海市,現職稱:助理工程師,學歷:本科,研究方向:飛機維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