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煤礦井下巷道安全可靠的支護是確保礦井正常生產的基礎,國內外井巷支護的長期實踐表明,錨桿支護技術是快速、安全、經濟的巷道支護方式,它的應用從根本上提高了巷道支護的可靠性,改善了巷道支護狀況,是當今世界巷道支護技術的主要發展方向。錨桿支護技術已比較成熟,有豐富的施工和管理經驗。
關鍵詞:頂板破碎;底鼓嚴重;錨注加固
東龐礦深部水平11采區軌道巷埋深-630m左右,軌道巷里段600m,主要巷道受21107工作面動壓影響且局部為托頂煤、斷層帶軟巖巷道,頂幫破碎變形,底鼓嚴重,兩幫移近量超過1.5m,底鼓量也達到1m以上,斷面由原來15m3縮小為9m3左右,巷道無法正常使用,嚴重影響到運輸、通風、行人安全。采用常規錨網整修后仍然無法控制住巷道變形、底鼓。根據11采區軌道巷大埋深、高應力的特點軟巖巷道采用注漿補強與錨注錨索、錨注錨桿聯合支護技術,有效控制巷道的變形、底鼓,降低巷道維修率,確保礦井的安全生產。
深部水平11采區為2012年主力采區,采區軌道巷規格4.6×3.7m,軌道巷里段600m范圍受21101、21107工作面動壓影響且局部為托頂煤、過斷層應力分布密集區域,巷道頂板破碎、兩幫噴體開裂、底板壓力大底鼓變形,現場不同程度出現斷錨桿、錨索,撕裂鋼帶、頂板下沉現象。巷道規格縮小為3.2×2.8m左右,曾兩次采用常規錨網索整修后均不能有效控制頂幫變形、底膨,由于錨桿錨固力低,對已經形成較大破壞變形的巷道圍巖,不能有效抵抗深部圍巖傳遞的壓力,而且容易造成巷道反復整修。并且已經影響到軌道巷的正常使用,如不及時有效地解決這些問題,將會對礦井的安全生產和經濟社會效益產生影響。
通過對東龐礦在深部水平11采區軌道巷的賦存地質條件、破壞因素、支護形式及其變形特點綜合分析認為:深部水平圍巖破碎巷道只有采取注漿補強與錨索、錨桿聯合支護加固體系,采用錨注加固綜合支護手段,設法恢復和提高淺部圍巖的自撐能力和承載能力,使其有效抵御深部圍巖的巨大變形壓力,才能有效控制此類軟巖巷道的變形。通過精心設計,科學組織,根據巷道圍巖實際情況,首先對巷道采用錨網索進行初步整修后,確定錨注支護設計技術參數,編制錨注施工工藝流程,實施錨注加固作業。集成了省內目前該領域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有效的技術方法和手段,該項技術成果拓展了錨網支護適用范圍,并將推動復雜地質條件下錨注加固技術研究邁上新的臺階。為進一步提高深部水平高應力特殊區域掘進工藝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隨著近兩年來礦井開采向深部延伸,埋深增大、地壓增加,掘進巷道礦壓顯現日趨劇烈,表現形式為頂底板、兩幫移近量增大,移近速度加快,造成巷道破壞、失修嚴重。這些問題的產生對巷道的支護強度、支護質量、施工工藝及巷道維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為此東龐礦在深部水平11采區軌道巷圍巖破碎區域進行錨注加固技術研究,采用注漿補強與錨索、錨桿加固的全斷面聯合支護體系,將柔性錨索、錨桿支護技術與注漿加固技術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綜合了錨桿加固技術和注漿加固技術的所有優點。確保了礦井的安全生產;并對礦井今后大埋深、高應力、軟巖巷道錨注加固技術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總體思路。通過對礦井大埋深、高應力、軟巖巷道錨注加固,技術進行研究,達到控制巷道變形、節約井巷維修費用、確保礦井的安全生產的目的,并為復雜條件下井巷支護技術探索了一條行之有效的途徑。
(2)技術方案與創新成果。a.在深部圍巖破碎巷道加固方案研究過程中,多次進行專題研究,從設計、組織、管理等多個層面入手,通過全面、認真研究分析,科學合理地制定了錨注加固設計方案。b.采用設計理論與現場實際相結合的研究方法,確定錨注加固注漿參數、施工工藝流程及后期礦壓觀測。
(3)實施效果。a.注漿補強與錨索、錨桿聯合支護加固,在東龐礦深部水平圍巖破碎巷道試驗成功,恢復和提高淺部圍巖的自撐能力和承載能力,使其有效抵御深部圍巖的巨大變形壓力,有效控制巷道的變形,降低了巷道維修率,保證了巷道的正常使用和礦井的安全生產。b.該項成果的成功應用,保證了東龐礦深部水平11采區軌道巷運輸的暢通,為2012年礦井21107、21103主采工作面安全高效回采創造了好的條件。c.在深部水平破碎圍巖支護研究方面進行了有意義的探索。
東龐礦在深部水平11采區軌道巷大埋深、高地壓圍巖破碎巷道開展錨注加固技術研究,每年節約該區域巷道維修費用300萬元,按照11采區剩余服務年限8年計算,節約資金2400萬元。煤礦井下巷道安全可靠的支護是確保礦井正常生產的基礎,國內外井巷支護的長期實踐表明,錨桿支護技術是快速、安全、經濟的巷道支護方式,它的應用從根本上提高了巷道支護的可靠性,改善了巷道支護狀況,是當今世界巷道支護技術的主要發展方向。
作者簡介:王東(1982,9-),2011年畢業于華北科技學院采礦工程專業,現在冀中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東龐礦從事安全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