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9種葡萄品種為試驗材料,對貯藏相關的主要漿果性狀進行主成分分析。結果表明,用4個新的主成分代表原有的8個指標,反映了84.38%以上的原始指標信息,采用的方法科學、簡便;以綜合主成分值1.00以上的品種貯藏性表現優,1.00以下的貯藏性表現差,分析結果與生產實際表現相似。
關鍵詞:葡萄貯藏;主成分分析;結實特性
中圖分類號:S66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5)09-2149-02
主成分分析廣泛應用于果樹科學研究,它利用降維減少分析指標數,科學地對多指標多品種的樣品綜合評價,是一種客觀、可行的方法[1]。國內許多學者[2-10]使用主成分法對葡萄多種特性進行了分析,但鮮見關于貯藏相關的葡萄漿果性狀主成分分析。為此,對葡萄貯藏相關漿果性狀的相關指標進行分析,旨在為葡萄采后保鮮提供一定的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供試葡萄品種為美人指、紅地球、紅高、水晶、溫克、摩爾多瓦、紅富士、巴拉迪、紅玫瑰,其中美人指、紅地球、紅高、溫克、巴拉迪、紅玫瑰屬于歐亞品種,水晶、摩爾多瓦、紅富士屬于歐美品種,均采于貴州省遵義市海龍溫泉村。葡萄植株株行距1.8 m×3.0 m,水平棚架,避雨栽培,單株小區,3次重復。
1.2 方法
于果實成熟期取葡萄外圍果,置于4 ℃貯藏,每品種隨機取9穗,3次重復,3 d為一個周期。對落果、 裂果、爛果、病果、變色果等進行觀察記錄。每葡萄品種隨機取30粒用于分析測定與貯藏相關的漿果性狀。電子天平稱單果重,游標卡尺測量果蒂直徑、果刷的長度和粗度、果柄中段直徑,彈簧秤測果柄的耐拉力,GY-1型硬度計測漿果耐壓力[11]。從記錄的各品種葡萄貯藏性狀指標出發,用SPSS 19.0軟件降維模塊中的因子分析,推出各主成分表達式和各葡萄品種主成分綜合函數式。
2 結果與分析
2.1 葡萄貯藏相關漿果性狀指標主成分分析
方差越大,主成分在樣本數據分析中所起的作用越大[10]。從表1可以看出,葡萄貯藏相關性狀指標前4個主成分的累積方差貢獻率為84.382%,4個主成分能作為葡萄貯藏性狀指標的主成分。
由軟件計算得葡萄貯藏漿果性狀相關陣的特征向量(表2),推出4個主成分表達式為:
F1=0.40 x1+0.27 x2+0.31 x3+0.43 x4+0.28 x5+0.44 x6+0.23 x7+0.40 x8 (1)
F2=-0.41 x1+0.50 x2-0.53 x3+0.21 x4+0.44 x5+0.01 x6+0.17 x7-0.16 x8 (2)
F3=0.08 x1+0.24 x2-0.07 x3-0.08 x4-0.39 x5-0.45 x6+0.70 x7+0.27 x8 (3)
F4=-0.16 x1-0.37 x2+0.26 x3-0.37 x4+0.47 x5+0.16 x6+0.58 x7-0.22 x8 (4)
主成分中各性狀載荷值的大小體現了各性狀在主成分中的重要程度[12],從上面4個函數式可知,第一主成分是涉及耐拉力、果蒂面積、果實單果重、皮厚的的指標,是影響葡萄貯藏最主要的因子,第二主成分是涉及果柄面積、耐壓力高低的指標,第三主成分是涉及果實單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大小的指標,第四主成分是涉及果刷面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指標。由此可見葡萄貯藏性能主要決定于果實硬度、果皮厚薄、果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因子。
按第一主成分值大小排序依次為紅地球、紅高、溫克、美人指、紅富士、巴拉迪、紅玫瑰、摩爾多瓦、水晶,按第二主成分值大小排序依次為巴拉迪、美人指、溫克、紅地球、紅高、紅玫瑰、紅富士、摩爾多瓦、水晶;按第三主成分值大小排序依次為溫克、摩爾多瓦、紅玫瑰、紅富士、水晶、美人指、紅地球、巴拉迪、紅高;按第四主成分值大小排序依次為紅富士、紅高、美人指、紅玫瑰、水晶、摩爾多瓦、紅地球、巴拉迪、溫克(表3)。由此可見,葡萄貯藏指標間存在差異,第一、二主成分值前三位是歐亞種,后三位的是歐美種,第三、四主成分值前三位和后三位既有歐亞雜種,也有歐美雜種。
2.2 葡萄貯藏相關漿果性狀綜合評價
以累積方差貢獻率在84.382%的前四個主成分相對應的方差貢獻率為權重,各主成分得分與對應權重的積求和得到綜合函數式:F綜=0.427 F1+0.191 F2+0.115 F3+0.111 F4,由此式計算出9種葡萄與貯藏相關漿果性狀的綜合得分和排序(表3),從高到低依次為紅地球、溫克、紅高、美人指、紅富士、巴拉迪、紅玫瑰、摩爾多瓦、水晶,最后一名是水晶。水晶在遵義栽培已有多年,有很好的口感、產量、市場,但其采摘后極容易落粒,貯藏性不佳,生產中應適當減少其栽培面積,選用優良的新一代品種,參試的品種中尤以溫克、紅高表現優異,紅地球、美人指雖然表現出良好的貯藏性能,但因結實率低,生產中正逐步被淘汰。主成分分析法對葡萄貯藏性狀進行分析的結果與實際生產基本相符,可作為葡萄擇優分析的手段。
3 小結
用四個主成分替代原有的8個結實特性指標,提供了原性狀84.38%以上的信息,簡便,可行,分析結果與品種的實際相近,表明這種方法在葡萄生產中具有實用價值和理論參考意義。
以9個葡萄品種為試材,確定出葡萄貯藏相關性狀指標的主成分函數式。分析得出決定葡萄貯藏性狀優良的主要因子是果實硬度、果皮厚薄、果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因子。
在避雨設施中,用主成分分析法對葡萄貯藏性狀進行綜合分析,排名前2名的為歐亞葡萄,排名后2名的為歐美葡萄,說明在本地氣候土壤條件下,歐亞葡萄的貯藏性優于歐美葡萄,歐亞葡萄將成為本地葡萄新寵,并對豐富當地葡萄品種資源,調整本地農業產業結構有著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白沙沙,畢金峰,王 沛,等.基于主成分分析的蘋果品質綜合評價研究[J].食品科技,2012,37(1):54-57.
[2] 付曉偉,張 倩,劉崇懷,等.評價葡萄根系抗寒性指標的確定[J].果樹學報,2014,31(1):52-59.
[3] 潘學軍,李德燕,張文娥.貴州喀斯特山區野生葡萄原生境土壤因子分析[J].云南農業大學學報,2011,26(4):535-542.
[4] 法潔瓊,張振文.甘肅河西走廊產區主栽釀酒葡萄品質比較研究[J].北方園藝,2013(3):26-30.
[5] 張 強,陳秋生,李 波,等.基于主成分分析的茶淀玫瑰香葡萄品質評價[J].貴州農業科學,2014,42(7):139-141.
[6] 吳海燕.基于Frank Wilcoxon秩和檢驗的多元統計分析在釀酒葡萄分級中的應用[J].哈爾濱師范大學自然科學學報,2012,28(3):41-45.
[7] 李 艷,付艷東,馬艷春,等.淹水對不同葡萄砧木生長及光合特性的影響[J].中國農業科學,2013,46(5):995-1004.
[8] 張志祥,劉 鵬,康華靖,等.基于主成分分析和聚類分析的FTIR不同地理居群香果樹多樣性分化研究[J].光譜學與光譜分析,2008,28(9):2081-2086.
[9] 劉科鵬,黃春輝,冷建華,等.‘金魁’獼猴桃果實品質的主成分分析與綜合評價[J].果樹學報,2012,29(5):867-871.
[10] 劉鑫銘,劉崇懷,樊秀彩,等.葡萄種質資源初級核心群的構建[J].植物遺傳資源學報,2012,13(1):72-76.
[11] 周會玲,李嘉瑞.葡萄果實組織結構與耐貯性的關系[J].園藝學報,2006,33(1):28-32.
[12] 郭寶林,楊俊霞,李永慈,等.主成分分析法在仁用杏品種主要經濟性狀選種上的應用研究[J].林業科學,2000(6):5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