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教師不僅對學生進行知識傳授以及技能訓練,還要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道德教育以及心理健康培育,思想政治課的雙重性質決定思想政治課教師更要具備強大的人格魅力,才能更好地對學生施加各方面的影響。
關鍵詞 思想政治教師 人格魅力 文化素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45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5.11.032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ers' Charisma
LI Lu
(Bohai University, Jinzhou, Liaoning 121000)
Abstract Teachers not only teach the students knowledge and skills, but also for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mental health and moral cultivation, the dual nature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teachers decided to have a more powerful charisma, in order to better student Effect of various applied.
Key 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ers; charisma; artistic appreciation
思想政治課教師的人格魅力是在教育實踐中不斷形成和發(fā)展起來的,它具有獨特的吸引力、影響力和號召力,是教師綜合素質和個人修養(yǎng)的外在表現(xiàn)。教師的人格魅力使每一位教師都有不同的個性氣質,教師具有了人格魅力,然后有了將學生精力聚集于課堂的親和力,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吸引力,以及喚醒靈魂的感染力。
1 思想政治教師人格魅力的特征
教師人格魅力是教師綜合素質的靈魂,是人的內在氣質的外在表現(xiàn)。與其他專業(yè)教師相比,由于思想政治課的性質以及培養(yǎng)目標的自身特點,思想政治教師人格魅力具有與其他教師不一樣的人格魅力,所以思想政治教師人格魅力的特質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1 具有思想政治性與道德威望
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徑,思想政治教育必須處于核心地位,這就要求思想政治課教師具有崇高的政治素質,明確的政治方向,堅定的政治立場,因為只有這樣,思想政治教師在教授思想政治課基礎知識時,同時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而且,良好的政治修養(yǎng)與高尚的人格相結合時,真理的力量會無限增大。思想政治課教師應該要精于進行思想政治教育,要不斷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的基礎性、教育對象的針對性以及教學方式的生動性,但是這些內容從根本上來說,言傳不如身教。思想政治課教師必須以身作則,注重教師個人的行為,用自己的行為感化學生,這樣不僅可直接體現(xiàn)思想政治理論的現(xiàn)實性,而且有利于思想政治教師樹立自己的教師威望。
1.2 具有專業(yè)知識與文化素養(yǎng)
近代的思想家黃宗羲曾說過:“聞之未聞、業(yè)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則非師矣。”教師傳道授業(yè)解惑,作為知識的傳播者,所以作為教師要具有精深的文化。對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師來說,不僅要有深刻的思想政治理論的專業(yè)知識,還要有與其他文化知識相關的思想政治教育。現(xiàn)代社會對教育的重視,對信息重視以及對終身教育思想的關注,現(xiàn)在社會對個人能力水平的評價和界定不再是以自身所固有的文化水平為標準,更多的是以個人學會獲取各種信息,從中獲取知識來學習教育自我的這種自我學習的能力。所以進化后對思想政治教師來說,所具備的品質是具有開放性的,需要不斷更新知識結構,并以新的思考方式來學習以及消化更多的新的知識新信息,重新塑造自我。不僅如此,思想政治理論本身就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與人文精神,所以就更需要思想政治課教師具備較高的文化素養(yǎng),弘揚文化精髓,追求理論背后所蘊涵的文化價值,并通過外化和內化的作用,滲透到到自己的心靈,讓同學們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體會到人文教育,體驗和感受到生命以及生活的真諦。讓思想政治課不僅成為學生獲取學科知識的課程,也是讓學生在心靈上獲得享受的課程,這不僅是思想政治教師教育理想的追求,也能在這其中發(fā)揮教師的人格魅力的光環(huán),與學生達到心靈溝通的效果。
1.3 具有前瞻性與創(chuàng)造性
思想政治教師需要具備前瞻性,這是由于思想政治課的理論知識具有鮮明的時代色彩所決定的。以前人們對教師這一職業(yè)的認識停留在“教書匠”中,而現(xiàn)在的教師的職責不僅僅是教書育人,更是轉變?yōu)椤把芯空摺保郧笆菍χR的傳遞與教授,現(xiàn)在轉變?yōu)橹鲃铀魅≈R,把握到社會的政治發(fā)展方向,了解當今社會的社會熱點和新的發(fā)展方向政策。除此之外,教師還應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如果沒有創(chuàng)新,就只會教條式的照本宣科,無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無法鍛煉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此外,如果教師能在教育手段、教學方式等方面加以研究和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出具有個性化的教育教學方式,運用從學生角度出發(fā)的教學理念和思想,讓思想政治課重新煥發(fā)生命力。思想政治課教師要對教育事業(yè)的熱愛,對自身的不斷超越,尋找到個人的最高的境界,這是思想政治教師充分展示自己的人格魅力的最好詮釋。
1.4 具有和諧與大愛的精神
美國的教育研究中有一份調查中顯示,未來的教師會具有高額的薪水,絕對的權威之外,更重要的是具有自主性。其中的自主性是指,教師有自主調節(jié)心境的能力。一位優(yōu)秀的思想政治教師,不僅僅具有優(yōu)秀的教學技術,還需要老師能通過自己內在修養(yǎng)以及自制力,應對各種困擾,保持自己的平靜,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而且,教師對學生們的愛,那是一種大愛的力量。正如一個著名的教育心理學實驗“皮格馬利翁效應”,在這個實驗中體現(xiàn)了教師發(fā)自內心的對學生的愛能夠產生巨大的教育力量。師生之間的愛的力量,是教育力量的來源,是教育成功的基石,是教師與學生之間產生出情感共鳴的藥劑,是教師與學生之間互動的潤滑劑,通過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愛,使學生產生對教師的敬仰和信任,會達到 “親其師,信其道”,而后“效其行”的作用。教師對學生的愛,學生對教師的敬愛,是產生師生感情的源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思想政治課教師只有將對學生的愛放在教學中,在大愛的情懷下,使大愛與和諧達到真正的統(tǒng)一。
2 思想政治教師人格魅力的作用
青年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項系統(tǒng)性工作、涉及到各方面的因素。人格魅力對青少年學生的成長成才有著重要的作用。
2.1 對學生發(fā)展具有導向的作用
蘇霍姆林斯基有一句話:“教師最重要的任務之一就是不要讓任何一顆心靈的火藥未被點燃。”思想政治教師的人格魅力是一種激勵學生前進的動力和手段。青少年正在成長期,他對未來充滿著了好奇與想象,此時的學生具有較強的學習模仿能力,所以對青少年的正確引導對他們的人生道路的選擇有很重要的作用。教師外顯的崇高謹慎與道德情感,讓學生們在學習過程中體會,從而內化為學生自己的情感,好的教師如一個好的示范,他給學生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
2.2 對學生情感優(yōu)化的作用
師生間的溝通交流應該是教師與學生之間心靈之間的對話,是一個情感交流的過程。烏申斯基曾說:“教師個人的榜樣,對于青年人的心靈史一種非常有益的陽光。”教師的人格魅力可以對學生能產生一種號召的作用。隨著師生們的交往,教師的人格魅力的展現(xiàn),從而使學生們不斷受到熏陶與感染,進而引起心理感動,從而達到心與心的交流,樹立起其關愛他人、尊重他人的情感態(tài)度。
2.3 對學生道德升華的作用
這時,青少年學生正處于成長的關鍵時期,性格具有較強的可塑性,其自身的模仿力強。思想政治教師具有好的人格,展現(xiàn)出教師獨有的人格魅力,可以使學生產生直觀的感受,從而更好理解抽象的政治思想理論的實質和精神,教師的道德行為中滲透了教師的道德觀念,能對學生產生生動的教育示范,使學生能夠自覺地學習老師的行為,規(guī)范校正自己的道德觀念,從而不斷完善充實自己,追隨教師的思想行為軌跡,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
2.4 強化學生意志的作用
學生在學習了解世界的同時,也是在學習了解教師。思想政治教師在激發(fā)學生潛能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品行和才能,展現(xiàn)教師獨特的人格魅力,將對學生產生巨大的影響。這將為學生的自覺性發(fā)展,以及在自己的生活和事業(yè)發(fā)展中樹立自己的意志,最終超越自己的能力。
3 思想政治教師人格魅力的形成
教師要形成自己的人格魅力, 是一個復雜的工作。從教師主體性的角度出發(fā),思想政治教教師人格魅力的形成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3.1 培養(yǎng)優(yōu)良的政治品格
在影響人格塑造的因素中,政治品格是第一位的,因為政治品格應該是貫徹于思想政治教師的所有的言行中。一個合格的思想政治教師應有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具有強烈的愛國情懷和扎實的法律意識,堅守教書育人的職業(yè)道德和對教育教學業(yè)務精益求精的敬業(yè)精神,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和高尚的道德修養(yǎng),從而用自己的品質,為學生樹立一種示范性榜樣,在面對社會的各種不良誘惑,依然能堅持內心的安寧,不要被世俗所污染;在面對拜金主義和享樂主義的誘惑時,能夠保持一份清高,不為金錢物欲所動搖,做到“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
3.2 掌握扎實的理論知識
“給學生一杯水,教師要有一桶水。”這是對教師提出的要求,只有教師具備了足夠的知識,才能教給學生足夠的知識。思想政治課教師要了解知識的基本結構和內在關系,熟悉本學科的知識,除此之外,還要避免眼界狹窄,不僅要熟悉思想政治理論等專業(yè)知識,還要在相關學科知識上“廣積糧”,不斷拓展知識面,還要具有必要的地理、歷史、語文、生物及數(shù)理化知識,這樣才能注重知識的深度與橫向聯(lián)系。這樣才能在教學時得心應手,就能更好地把自己的知識轉化為學生的知識并內化為學生的行為。
3.3 產生拳拳的摯愛之情
“感人者,莫過于情。”感情是人格魅力的基礎,愛生之心是思想政治教師開啟學生心靈的一把萬能鑰匙,也是思想政治教師人格魅力的靈魂。教師只有像熱愛花草的園丁那樣,發(fā)自內心地熱愛學生,才能以平等、誠摯、友善的態(tài)度對待學生,才能做到“蹲下身子與學生對話”,才能用心聆聽每個學生不同的聲音,讓每個學生都感受到教師的關愛。這樣師生關系才會和諧、親密無間。教育教學活動才能在師生心靈層面上進行,學生學習的熱情才能得到激發(fā)。尊重學生的人格和創(chuàng)造精神,與他們和平相處,用自己的信任,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思想政治教師用自己的人格魅力開啟學生的心靈。
3.4 堅定執(zhí)著的敬業(yè)精神
陶行知先生的“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正是體現(xiàn)了教育工作者對教育事業(yè)執(zhí)著敬業(yè)的一種精神。作為思想政治教師需要對教育充滿感情,有為教育事業(yè)而奉獻一生的高尚精神,增強教書育人的事業(yè)心和榮譽感,愿意為教育事業(yè)獻身,并不斷促使自己提升專業(yè)的業(yè)務素養(yǎng)和教育教學的能力,提高教師個人的人格魅力,從而用勤奮和智慧澆灌出累累碩果,實現(xiàn)人生的真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