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本文從安裝實際操作入手,對立式輥磨機磨輥安裝的具體工藝規程,如安裝前的準備工作,安裝時應注意的事項,安裝的步驟、流程及過程質量控制等方面進行了具體探討。
關鍵詞:立磨機;磨輥;安裝工藝及過程質量控制
水泥粉磨是水泥生產過程的重要環節,嚴重影響著水泥生產的質量和效率,近年來立磨粉磨技術迅速發展,其系統具有集粉碎、烘干、輸送、選粉為一體的獨特優點,因此,立式輥磨機已日漸成為水泥粉磨系統的首選設備。磨輥是立式磨機非常重要的工作單元,其安裝工藝及過程質量控制對立磨運轉尤為重要,正確規范的安裝會提高磨機使用壽命,也能降低對其維護的成本。
1 概觀
立磨磨輥在立磨運行時與物料接觸,與磨盤一同起破碎研磨物料的作用。其工作環境惡劣,所受的沖擊振動較大,環境粉塵很重,其核心配件軸承設計較為復雜,采用組合配置方式,包括了單列圓柱滾子軸承和雙列圓錐滾子軸承,安裝難度大,對密封的安裝要求高,因此整個安裝過程必須嚴格規范并加以監督以保證裝配質量。
2 安裝工藝及過程質量控制
2.1 安裝前的準備
首先,裝配前應仔細研究相關圖紙、工藝、技術標準和相關檢查數據,制定正確的裝配方案。
其次,根據裝配方案準備所需工具、量具、吊具和輔助工裝。
第三,對輥套、輪轂、輥軸等工件進行清洗,清除表面毛刺,用壓縮空氣、磁棒清除中心孔、透氣孔、油孔和螺孔內的鐵屑、污物,清除效果必須由檢驗人員確認。
第四,裝配開始前通過檢驗人員配合,必須對零件尺寸再次進行復核,輥軸頸、輪轂的孔以及軸承的外徑和內徑的尺寸,用內外徑千分尺在工件截面的多個不同的位置進行測量,根據實測尺寸進行配對安裝;內圈、外圈擋環兩端面平行度、輥端蓋止口與法蘭面平行度等類型重要尺寸應再次進行確認。
2.2 磨輥安裝
第一步,首先將輪轂放入加熱爐或加熱油箱中均勻加熱(加熱溫度接近但不應超過100℃)。
然后按照先下后上的順序在輪轂中安裝圓柱滾子軸承外圈、滾動體、外間隔套外圈、雙列圓錐滾子軸承下部的外圈。安裝軸承時要檢查內、外圈的編號,保證其配套性,裝隔環時要注意不要損壞密封圈。
安裝如圖1所示。安裝完成后將輪轂吊裝在安裝專用支架上,大端朝下,準備與輥軸安裝。
第二步,在磨輥軸上安裝圓柱滾子軸承的內圈,內間隔套,雙列圓錐滾子軸承的內圈和滾動體。軸承需熱裝,加熱的溫度控制在80~100℃。安裝軸承時要檢查內、外圈的編號,保證其配套性。
第三步,將輥軸位置調整好,垂直起吊與輥套安裝在一起。注意安裝過程精細控制,防止碰撞,以免軸承的滾動體損傷。
第四步,安裝雙列圓錐滾子軸承隔環和另一件外圈。
第五步,安裝輥端蓋、輪轂蓋等到位,按圖紙力矩要求用扭力扳手擰緊螺栓。
安裝后如圖2所示。
第六步,檢測調整安裝游隙。用行車將磨輥進行一百八十度的翻轉,用吊具掛住輥軸吊環,調整其到水平位;使用兩個千分表,一個置于輥軸端,另一個置于輪轂端,通過起吊和放下輥軸,旋轉輪轂等方法測量安裝游隙的平均值,根據軸承廠家的要求,修磨軸承隔環調整軸向游隙,整個過程應嚴格監督并加以記錄。
第七步,安裝輥端蓋、透蓋、檢查孔蓋、密封座,油封、護罩等。注意擰緊螺栓符合圖紙標準扭矩。在止口、軸承外圈、輪轂端面等要求密封處需涂抹高分子密封膠,涂抹要保證均勻不間斷。
第八步,從加油口加入耐磨液壓油,并作液壓試驗,試驗壓力0.3~0.6MPa,保壓時間20~30分鐘應無泄露。
3 其他應注意并對過程進行監督的細節
磨輥組件安裝到加熱的輪轂后,要待輪轂溫度冷卻到不高于環境溫度15℃,才能安裝悶蓋;用螺栓緊固輪轂與密封座(透蓋)后,透蓋與輪轂間不允許存在間隙(用塞尺檢查),如有間隙要作相應處理;油封(骨架油封)裝配時要在軸與密封座油封位置涂潤滑油脂,安裝過程中要細心檢查防止密封唇外翻,安裝要使用專用工具,敲擊點與敲擊力度要均勻;密封蓋(骨架密封壓板)安裝后要檢查與軸間的縫隙是否均勻,如與軸有干涉要作相應處理;端蓋的密封膠條要粘接牢固,選用的膠水應保證粘接牢固、防油、防老化、適用溫度250℃。不得使用凝固后比較硬脆的如502等膠水;安裝后要使用螺塞密封輪轂、輥軸各處油孔、氣孔;注意安裝后打鋼印標記磨輥序號,作相應安裝記錄以便后期追溯;另外為保證最終用戶接收到產品的質量,磨輥安裝完成后的防護包裝質量一定要嚴格保證。
4 結束語
總而言之,筆者從實踐出發,結合實際生產中的立式磨機輥軸的安裝經驗,從中總結出了一些易出問題的環節及相應處理的方法。實踐證明,通過對磨輥安裝工藝的規范以及加強對裝配過程的質量監督控制,是完全能夠保證這一重要部件的安裝質量的。希望通過本文的介紹可以為實際生產提供一些可資利用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