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人們對圖書館的管理也有了新的要求,人性化服務是適應現代社會的一種新管理理念,圖書館工作改革的一個重要標志就是圖書館管理堅持“以人為本”的服務,真正實現圖書館的人性化管理。
關鍵詞:圖書館;人性化管理;人性化服務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圖書館精神也在不斷地改變,它的重點服務人群也在慢慢向普通大眾轉變。圖書館的人性化管理就是在科學人生觀的基礎上,實施以人為本的管理和服務,這也是現代社會發展的趨勢。圖書館的人性化管理是以人的需求為最終目的來開展工作的,是為了實現人的價值,激發人的最大潛能。如何開展圖書館的人性化管理,是圖書館落實科學發展觀需要考慮的重點問題。
1.轉變傳統服務理念,確定人性化管理的新理念
實施圖書館人性化管理首先就是要改變傳統的圖書館管理理念,在圖書館的傳統理念中,一切都是以書為中心的,圖書館工作人員的服務意識比較薄弱,常常對讀者的服務呈現一種被動的狀態,不能很好、主動地進行服務,缺少作為圖書館工作人員的職業責任感和榮譽感,在服務上沒有創新精神。傳統的服務理念使圖書館工作人員對待讀者的態度比較冷淡,不主動積極與讀者進行溝通。圖書館開展人性化管理就應該改變這種服務意識薄弱的服務狀態,應該確定人性化服務的新理念。圖書館本身就屬于服務機構,只是這種機構具有學術性的特點,在人性化管理的過程中,應該滿足讀者合理的要求,包括物質要求和精神要求,應該以人性化服務來主導圖書館管理的各項工作,這也是人性化服務的新理念。只有確定了服務的新理念,在具體開展工作的時候才能夠發揮新理念的領導作用。為了檢測人性化服務的效果,可以跟蹤調查讀者的滿意度。人性化服務理念應該體現在各種細小的工作當中,只有做好每一項工作的細微之處才能真正順利地開展人性化服務。[1]
2.加強圖書館建設,創造人性化管理環境
一個良好的閱讀環境對于人性化服務的開展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環境可以使讀者在最佳的心理狀態下保持思維的興奮,使讀者的身心都處于最愉悅的狀態,這樣才能保證讀者在學習中進行高效的研究。[2]創造人性化的閱讀環境,在對圖書館的環境進行設計的時候,應該能夠滿足不同讀者在不同場合的需要,圖書館的內外環境應該是美化綠化的,圖書館的布局要設計合理,使人看起來就比較舒適,可以增加一些綠色的盆栽,使讀者在閱讀疲倦的時候可以讓眼睛得到放松,同時也可以在圖書館的外環境范圍內種植綠色的植物,從圖書館的窗戶就可以看到外面美化的環境,降低眼睛的疲勞,保證圖書館的光線充足。除此之外,還要保證整個圖書館的整潔衛生,要經常進行打掃。通常情況下,圖書館應該是寧靜優雅的,并且通道應該是沒有障礙的,使讀者行走起來更方便。同時圖書館的分類要科學合理并且醒目,使人能夠很容易找到自己需要的圖書,減少讀者在圖書尋找上的時間。閱讀區的桌椅要符合標準,座位與座位間應該保持一定的距離。電子閱覽室的座位要設置合理,要保護讀者的隱私,提供一定的空間。工作人員的工作區應該和讀者的閱讀區分離開來,保證良好的閱讀環境。
3.提高工作人員素質,體現圖書館人性化服務
要做好圖書館的人性化服務,提供優秀專業的服務人員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使得服務工作更加順利有效地進行。服務意識對于開展這項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最主要的就是要加強服務人員的服務意識。讓他們明白開展圖書館人性化服務這項工作的必要性,只有認識到了這一點,服務人員才能更加積極地去完成這項工作。也可以合理利用教育、文化等各種專業的師范類的大學生,可以讓圖書館的服務人員多元化,也可以讓閱讀興趣廣泛的人員來對圖書館閱讀進行服務工作。這樣的目的就是使得參與服務的人員都是自愿并且熱愛這項工作的,這對服務行業來說是非常重要的。[3]進行人性化服務應該將讀者擺在第一位,要與讀者多多換位思考,站在讀者的立場去理解讀者。為了進一步體現人性化服務,可以加強圖書館工作人員和讀者的互動,可以通過宣傳、交談以及座談會等各種形式加強與讀者的聯系,和讀者保持溝通,這樣才能了解讀者的需要,更好地為讀者提供服務,同時也能讓讀者更加信任和理解圖書館,更多地參與到圖書館的活動中來。
4.結語
圖書館本身就是為了讀者的需要而建設的,所以圖書館在發展的過程中應該全面滿足讀者的需要,人性化服務是為了更好的滿足讀者的需要而開展的圖書館工作,這也是新時代下堅持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的圖書館發展趨勢,是圖書館服務工作的最高境界,所有的圖書館管理人員都應該以此為最終目的,使圖書館的服務工作具有更高的水平,更好地為讀者提供服務。
參考文獻:
[1]石永梅.論“以館員為本”與實現圖書館人性化管理[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15(08):45—46.
[2]蔣福蘭,唐金玉.高校圖書館人性化管理[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15(02):60—61.
[3]魏爭光,于迎娣.個性化服務——圖書館人性化服務的新形式[J].圖書館學研究,2005(02).
(作者單位:浙江大學圖書與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