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討論了如何在夯實手算的基礎上強化軟件教學部分,將工程造價軟件融合到教學實踐中,把過去以學科教學課本為中心轉變為以培養崗位能力為中心,并其落實到整個教學過程中,對高校畢業學生直接適應工程實踐將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工程造價軟件;教學實踐;應用研究;人才培養
一、研究背景
1.當前工程造價專業在教學實踐中面臨的問題
在大學教學階段存在的問題是配套的大學教材和規范輔導材料跟不上發展要求,工程計價工作還停留在簡單的計算機輔助計算或手工計算階段,與社會上應用的圖算方法嚴重脫節。學生學習以理論為主,即使學習了廣聯達等圖形算量軟件,也多限于軟件的基本操作,往往與實踐脫節,以致做的工程造價與顯示懸殊,造成計算結果的“孤島”現象,致使大學生畢業后無法適應工作。如何在教學實踐中解決上述難題,是我們研究的重中之重。
2.當前工程造價軟件的發展背景
當前,國家各相關管理部門大力支持工程造價軟件的推廣,以提高建筑產業投資的現代化管理。山東省內目前常用的造價軟件有以廣聯達為代表的圖形算量軟件和以統籌E算為代表的表算軟件。
以廣聯達軟件為代表的“圖算軟件”,是運用計算機人工輸入圖紙的相關信息后自動形成圖形,通過內置在軟件中的工程量扣減規則自動算出結果,其計算過程由計算機完成,只能輸出簡單圖形的部分計算式,無法詳知計算原理及如何判定結果的正確性。以統籌E算軟件為代表的“表算軟件”,根據工程量手工算量和統籌法原理,設計出特定的電算表格來完成工程計量和計價工作,要求造價員只有明白計算原理,才能正確輸入計算數據。無論是表算還是圖算,目的都是為了幫助造價員擺脫傳統手算且使工程量計算工作準確、高效,兩種方法各有優缺點。
二、兩類工程造價軟件在教學實踐中的應用
從以往用人單位的反饋來看,僅僅將工程造價軟件的使用作為學生的技能訓練項目是不夠的。因此,我們應在應用工程造價軟件進行計量計價課程的教學時,將教、學、做融為一體,要求學生都能以教材學習為本,在理解手工計算原理的基礎上,以兩種軟件的運用為重點,即表算為主、圖算為輔、兩算并舉、相互驗證。要求學生能夠做到準確地編制一套完整的工程造價文件,基本具備造價員崗位及相關崗位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實踐活動遵循“階梯式螺旋上升”的模式,即課堂操作示范→同步進行實踐訓練→專項實訓→綜合實訓→工學結合頂崗實訓,具體流程如下。
以下重點介紹該流程中的幾個部分:
1.手算部分
選擇一些典型的工程項目案例,以此作為教學課程的載體。然后,將作為實踐教學的典型工程,按照由簡單到復雜的順序進行排序,逐漸使學生達到真實工程的運算能力水平。
2.以統籌E算為代表的表算軟件教學
根據工程量手工算量和統籌法原理,設計出特定的電算表格來完成工程計量和計價工作,要讓學生知道只有明白了計算原理,才能正確輸入計算數據,得到真實工程價值。計算結果再與手算部分進行比對,從而使學生更加形象地了解軟件的便捷性和手算的嚴肅性,進一步提高學習興趣。
3.工程造價軟件的學習(以廣聯達為代表的圖形算量軟件教學)
只是學習工程造價軟件的使用方法還不夠。我們將工程造價軟件在教學過程中進行仿真性應用,采用與手算部分相同的案例項目進行上機操作,設置具體的目標任務,要求學生分別去讀圖、定額計價、清單編制、清單組價、工程結算、軟件上機,來加強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理論知識的運用能力。同時,工程造價軟件的計算結果與表算、手算結果對比,使學生掌握工程項目的實踐過程。
上述過程徹底打破工程量計算10人算10個樣和1人算10遍也10個樣的傳統觀念,建立用兩種方法來證明其正確性的理念,使學生具備一個合格造價員的基本素質。
三、結語
隨著建筑行業的高速發展,建筑類畢業生的需求量仍在提高。所以,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對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尤為重要。培養社會需要的實用型人才,是學校培養畢業生的目標。企業要求畢業生能一到單位就馬上上崗,這就需要學生在學校就能具備一定的動手能力。
工程造價軟件應用能力作為造價人員必備的核心能力之一,不可能一蹴而就。職業教育與行業、企業最新發展動態必須保持同步,課程的內容應緊跟工程造價市場動態調整。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使其迅速適應社會,為行業和社會培養優秀的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張丹麗,謝 強.工程造價軟件行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考試周刊,2011(71).
[2]林 敏,熊向陽.工程造價管理專業本科學生實踐教學培養體系的研究[J].鐵路工程造價管理,2008,23(04).
[3]張曉東,周序洋.對建設工程計量與計價教學改革的探討[J]江蘇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8,19(05).
[4]劉雪芬.建筑工程造價專業的實踐能力培養與教學思考[J]管理觀察,2010(21).
[5]王艷玉,程 楨,張向輝.工程造價計算機軟件在《建筑工程造價》課程教學實踐中的應用性研究[J].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03).
(作者單位:山東城市建設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