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微課就是將重、難點知識以形象、生動的視頻形式呈現出來的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和學習方式,這種以視頻為載體,突出教學重點的數字化教學資源創新方式,隨著網絡時代新技術的不斷發展,必將成為一種新的普及化的教學模式和學習方式。本文分析微課的特點,探討中職學校園林專業課上微課的有效應用,以此提升課堂效率。
關鍵詞:微課;園林專業;情景化;重點突出;針對性強
一、“微課”概念界定
進入21世紀信息時代,隨著多媒體技術的發展,課堂已經更新換代,以視頻為載體,將教學重、難點知識以形象、生動的方式呈現出來,從而降低難度,達到讓學生樂于學習的目的。“微課”是按照新課程標準及教學實踐要求、以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反映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針對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而展開教與學活動的各種教學資源有機結合。“微課”是相對微小的授課視頻,包含教師的教學設計、教學內容、教學活動和教學反思,因為人的注意力集中時間在15分鐘以內,根據這個特點,將課堂的重點放在學生注意力集中區以生動的形式呈現以獲得良好教學效果。
二、“微課”特點
傳統授課方式中,學生在重、難點聽不懂的情況下,可能需要教師反復講解和演示,這不僅浪費時間和精力,且學習效果不理想,然而借助微課視頻,讓教學主題突出,教學目標明確,教學內容精煉,教學設計精細以及教學活動精彩,以這種較理想的方式給學生展現教學內容的細節,讓學生集中注意力,根據自己在自主學習中的進度有選擇性、有針對性地探索學習,這樣不會因為給個別同學重復講解而浪費其他同學的時間,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微課表現形式豐富多彩,可以通過全局統籌實現共同進步和提高,適合不同教學對象。
三、“微課”在園林專業課上的應用
本文筆者結合中職園林專業課程“園林植物”“園林植物栽培養護”“園林綠地規劃設計”的教學實踐淺談運用微課提升課堂效率的有效性。通過實踐,得出微課應用有以下優勢。
1.抽象知識“情景化”
對比抽象理論說教,視頻展現內容豐富、生動靈活,不但可以充分展現知識情境,還可以將操作細節分解具體呈現,便于引導學生邊觀看邊模擬操作。這樣情景化的學習可以定時定量,在遇到抽象難懂的地方時可以反復觀看直到弄懂為止。比如我們在學習“園林植物”相關知識時,許多學生對無限花序和有限花序兩類植物花朵特征產生混淆,如果我們通過抽象的口頭說教肯定無法引起學生注意,也不能讓他們產生深刻的印象。針對這個重點,筆者就制作《無限花序VS有限花序》微課視頻,利用3D軟件技術模擬植物花序的開花順序:無限花序是下部的花先開,漸漸往上開,或邊緣花先開,中央花后開;有限花序是頂端或中間的花先開,漸漸外面或下面的花開放,或逐級向上開放。然后結合展示各類型花序花朵圖片,利用微課制作軟件的錄屏功能制作成短小的微視頻,通過這方式將知識進行形象的情景展現,從不同的角度讓學生在短時間內掌握各自的特點和區分要點。這樣設置就充分體現了微課將抽象知識情景展現從而轉化為形象的優勢。如此一來讓學生通過真實的、具體的、典型實例化的教與學情景完成基本知識環節學習,進而滲透相關“隱性知識”讓大家通過觀摩和模仿,完成知識到能力的遷移,達到學以致用的教學效果,有效提升課堂效率。
2.知識呈現趣味化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要想提高學生的認知速率,教師就要具有能將抽象知識趣味展現的本領,這樣才能最大程度激活學生學習和探索的主觀能動性,進而提升課堂效率。
實際上園林教學專業性比較強,需要對相關植物搭配、空間布局甚至特色建筑等進行深度學習,這對大多數處于青春期的中職學生來說是枯燥乏味的。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借助微課將抽象知識趣味化、形象化,讓學生樂于學習,便于認知。比如“園林建筑構造”理科性比較強的學科,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將知識進行整合,在講解亭子構造時可以通過不同形式的園亭照片,結合3D動畫展示亭的構造和結構細節,制作成有圖像、有動畫、有聲音、有文字的微視頻,為學生提供直觀、清晰、生動的影像,烘托由色彩、形象、聲音等混合構成的學習氛圍,使教學形象化、趣味化,從而使學生感到自然、真切,誘發學生的情感體驗,提高認知。
3.課堂主題突出化
微課通過對重、難點知識集中化解,因時間短、內容集中、呈現形象等優勢特點,能及時將抽象知識以形象的方式集中在學生高度集中的認知發展區進行呈現。
園林專業對動手能力和抽象造型能力等要求比較高,這部分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有經驗的園林教師會發現傳統的理論說教很難讓學生在短時間內掌握知識遷移,手把手地教課堂時間又不充分,這就造成知識呈現無法細化和實用化。而借助微課,我們在教學“樹型管理”相關知識時,教師利用數碼相機將灌木造型的重、難點知識邊操作邊錄制下來,并配上語音講解,最后結合微課制作軟件做成10分鐘的微課視頻展現給學生,然后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仔細觀看和模仿,這樣一來擴展了知識信息,突出了教學內容主題,讓學生有很強的針對性去學習,便于迅速吸收知識,轉化成運用能力。微課是一種手段,可以高效呈現每一個知識環節的主題重點,強化學習針對性,提高課堂效率。
4.互動方式多樣化
教育心理學告訴我們,課堂教學的過程,不是單純的灌輸知識的過程而是師生多邊互動知識生成的過程。在園林景觀教學中我們可通過微課來牽引學生進行多樣化互動,生成完整的知識鏈條。園林景觀一般來說由景觀元素構成的實體和由實體構成的空間兩部分組成。課堂教學中實體比較容易受到關注,而空間往往容易被忽略。特別是傳統的景觀理念和設計方法通常只注重那些表象的硬質實體景物,對軟質實體景物相對忽視,對空間的形態、外延以及鄰里空間的聯系等注重不夠,針對這些軟實體景觀,我們就需要通過微課的方式啟發學生通過“認知—觀賞—思考”等環節,然后參照微課中給出的經典案例進行“交流—實驗—模擬”等多邊互動流程對景觀的空間結構進行嘗試和探索。這樣以微課為啟發導體,牽引學生以經典案例為藍本完善思考和操作實驗等知識遷移過程,從而實現理論知識到實踐運用的教學目標,提升課堂效率。
5.反饋及時化
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通過學生多角度的表現和反饋,掌握他們的學習進度,給予有針對性的指導和啟發。微課教學可以在相對短的時間內集中開展“無生上課”活動,這樣的話讓每一位參與的學生和老師都能及時聽到他人對自己學習進度和教學行為的評價,這樣及時的反饋和溝通便于我們及時調整課堂進度,提高知識傳播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比如,園林景觀需要隨季節和時間變化而變換風格,設計過程中需要認真研究時間性和時效性因素。這類開放性的內容在教學中學生就難以理解和把握,微課教學可以在短時間展現知識要點后給學生充分的提問、思考的機會,這樣才能融會貫通,掌握相關技巧。
四、結語
園林專業知識多元化,涉及的知識廣,而微課能將園林多元的抽象知識情境化、趣味化、形象化,突出教學重點,從主觀上驅動學生多樣互動交流,樂于學習,及時反饋,從而完善學生認知,提高課堂效率。因此,“微課”教學法在園林專業相關課程教學中應大力推廣。當前,這種以視頻為載體,突出教學重點的數字化教學資源創新方式,隨著網絡時代新技術的不斷發展,必將成為一種新的普及化的教學模式和學習方式。
參考文獻:
[1]吳秉健.國外微課資源開發和應用案例剖析[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3(04).
[2]陳 利.淺談微課程的信息化教學模式設計[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3(07).
[3]羅佳令.微課在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廣東教育(職教版),2014(07).
(作者單位:廣東省增城市增城區職業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