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城市化發展的進程中,市政排水工程所發揮的作用日益巨大,它既可以使城市水能夠及時排出,降低城市水污染程度,還可以使城市水資源達到科學合理的最大化利用。文章重點分析了我國市政排水設計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改善措施,希望對市政排水設計工作提供參考。
關鍵詞:市政排水設計;存在問題;改善措施
前言
在城市功能中,道路排水系統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排水系統運行的通暢性將影響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和車輛行駛的安全。所以,應該科學合理的設計城市道路的排水系統,使其能夠正常運行。文章將對市政排水設計的相關問題進行分析研究。
1 市政排水設計的重要意義
(1)要實現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離不開市政排水工程,市政排水工程在環境保護、提高人們生活品質等方面都發揮著積極的作用。給排水行業已經被國外界定為水工業中系統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業內人士已經普遍接受了水工業這一概念。我國對水資源的需求量在經濟發展、人口增加的不斷推動下越來越大,城市發展的主要影響因素之一就是城市給排水,也是市政工作者重點需要研究的課題。另外,將排水工程的質量進行全面提高,是緩解給排水矛盾的有效途徑,是市政工程質量的重要所在。(2)對市政排水進行科學合理設計,還是提高水資源高效開發的重要驅動力。傳統的開渠取水方式所造成的水資源浪費是巨大的,所以應設計科學合理的給排水設施,進而實現水資源的高效利用。基于水資源開發的現狀,結合實際情況,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來保證人們的日常生產生活用水。對給排水設施的改善,是城市發展的必然趨勢。
2 市政道路排水工程設計的任務
城市生活污水、工業廢水、雨雪等大氣降水、其他廢棄水的收集、輸送、凈化、利用、排放是市政排水的理論內涵。而市政排水工程設計的主要所指的是設計應用在市政道路上的收集、輸送和排放城市雨水、污水的市政給排水設施。市政排水設計和人們的生產生活聯系緊密,可以說其是生產生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它的主要任務是:使生產生活中的污水、廢水和自然降水能夠及時排放。將所收集的污水進行消毒、利用、處理和排放。排水設計對城市的發展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也是城市發展的推動力,創造著巨大的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
3 市政排水設計的規劃原則
3.1 可持續發展的原則。隨著城市化的不斷發展,城市人口越來越稠密,我國的一、二線城市發展條件和經濟環境處于不斷的變化中,其中二線城市人口壓力相對較小,發展空間更加廣大。另外,鄉村城鎮化的發展速度也是日新月異,在這一點上娛樂場所表現的比較顯著。和諧社會是我國目前所積極倡導的,發展的最終目標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實現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的統一體。所以應以更為科學合理的設計方案為基本前提,以可持續發展為原則,處理好人與環境的關系,達到水資源的合理調配和利用目的,也是使城市更具有欣欣向榮的發展前景。
3.2 因地制宜的原則。眾所周知,我國的水資源總量雖然豐富,可是可供飲用的淡水資源卻比較匱乏,加之人口眾多,人均占有量就更加不足。近年來,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有些地區出現了連年的干旱使得降水量嚴重偏少,人們的過度利用也使得水污染持續惡化,許多城市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缺水的情況。如果這些問題沒有得到妥善處理,所影響的將是城市的發展,甚至是整個國家的繁榮穩定。所以應該設計較為科學合理的排水設計工程,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實現有效的節水。設計人員應先進行實地考察,根據實際情況,制定科學的水量評估標準和分析方法。
4 市政排水設計中存在的問題
4.1 水量預測技術落后。現階段我國城市確定人均綜合用水指標和人均綜合生活用水指標的預測方法還比較落后,主要是以各種性質的用水指標為依據,利用歷史綜合用水數據推算得出,可靠性不高,水量預測過高是其一大弊端。
4.2 排水設計規劃混亂。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的發展,城市建設的發展速度是史無前例的,原來的設計建設不能與之相適應,采取分區、分片的建設方式容易形成排水設計工程建設混亂的局面,再加上城市的排水設施的管理由水利局、市政工程管理處、環保局等多個部門共同完成的,他們之間又往往缺乏有效的溝通,管理責任不甚明確,也沒有相關的法律法規加以支撐,使得排水設施存在的問題得不到及時有效的解決。
4.3 隨意更改規劃和設計施工。排水的出口位置在城市排水工程的總體規劃中是十分重要的,其是綜合考慮了城市的地形、水體、管網系統的布置等方面確定而來,如果隨意變動,就會影響排水設計。例如,一個經濟開發區在援建校區的過程中以經濟開發區的建設用地用作學校主體工程,需要將原有的排水設計路線進行調整。原有的規劃中,排水管線在主干管所在區域,并且臨近雨水的受納,如果進行改動,雨污水很難及時的排出,將影響排水工程設計和施工。
5 市政排水工程設計的改善措施
5.1 重視科學性的設計。先進的科學技術對市政排水設計的推動作用是無可替代的,也是至關重要的,沒有先進的科學技術作為支撐排水設計毫無發展可言。設計人員需要積極借鑒和吸取國外先進的技術方法和設計理念,并結合我國城市發展的實際情況,融會貫通的運用到市政排水工程的設計中。政府相關部門應在人力、財力、物力上給予足夠的支持,多方聯動,通力配合,保障我國城市排水系統的高效利用,不斷的發展我國城市的基礎設施。
5.2 污水合流制和分流制。一般情況下,新城區的建設主要是以分流制為主,老城區則是以截流式合流制為主,到那時就新階段我國的市政排水系統的發展來看,將分流制真正的得以應用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里舉某污水廠管網工程為例加以說明。要實現分流制,要從化糞池出口開始進行分流,施工人員還必須具有相當的專業素質,還要有專業人員在施工現場進行監督。初始階段,雨水的污染比較嚴重,為了能夠將雨水進行有效截流,截流式合流制是比較適宜采用的。
5.3 雨水管道的設計。對于地下水比較深的地區或缺水地區,雨水盡量不要排入下水道中,而是將雨水截留或滲透,這樣做的好處之一是減少排水的負荷,進而減少雨水管道的投入力度。另一個好處就是增加地下水的補給,利于水生態恢復。在設計過程中,以工程的實際進行設置相應的雨水貯水池來截留雨水。如果地下水位較高,雨后地面濕潤,且地下徑流比較大的時候,不宜采用滲透法。進行設計中還要以節約資源為原則,科學合理的設計排水系統。
5.4 排水管材的選擇。鋼筋混凝土管道是比較常見的設計,由于鋼筋混凝土管的質量大,管壁厚,溝槽開挖寬度也較大,增大了土方量,但在科學技術的發展中,塑料管道生產技術趨于完善,價格也逐漸降低。同時塑料管的內壁光滑,粗糙系數小,過水能力比同等管徑的混凝土管大30%-50%,因而水力坡將小。在同等設計流量時,塑料管的管徑可以比鋼筋混凝土管小一級。因此在城市排水設計中,應大力推廣塑料管材,以減少管徑和坡度,進而減少埋深。
6 結束語
通過文章的分析使我們了解到,在城市化的不斷發展中,環境問題逐漸受到人們的關注。作為城市建設的基礎設施,市政排水設計與環境的可持續發展相結合是發展的歷史趨勢,也只有這樣才能使人們安居樂業,社會穩定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劉英培.市政排水設計中的常見問題的分析[J].市政工程,2011(25).
[2]劉芝.淺析市政排水設計的優化措施[J].設計前沿,2010(36).
[3]王雪蘭.關于市政排水設計中相關問題的探討[J].大湘土木工程,201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