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原型制版技術雖然在我國的應用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但對于服裝企業中的實際操作還是存在了不少的缺陷,導致在企業中用完全用原型來進行樣板制作的還是比較少,本文采取了將原型法和傳統的比例法相結合后得到了一種類似原型的制版方法,希望能對服裝樣板的制作方法開辟一條實用又簡單易行的道路。
關鍵詞:原型;比例法;結合
1 原型的種類
服裝原型是服裝結構設計的方法之一,另一種常用方法是我國非常普遍的比例法。服裝原型按性別可分為男裝原型、女裝原型、童裝原型,按部位可分為上衣原型、裙子原型等,按國別區分有日本文化式原型、美國原型、英國原型,還有我國東華大學研制的東華原型。由于女裝款式變化較多,而日本文化式原型與中國人體型相近,在中國應用時間長、范圍廣,目前大多數的服裝專業的大專院校都有采用原型法教學。
從圖1和圖2可以看出,舊版文化女裝原型和新版的差異比較大,而東華原型(如圖3)和新版文化女裝原型比較類似。
如果按照原型形狀用面料裁剪縫制后得到的效果穿著在人臺上可以看到不同的效果(如圖4所示),舊版文化女裝原型的合體性是最差的,而新版文化女裝原型和東華原型就相對來說比較合體。
2 原型在企業中的運用情況
從目前原型在國內的應用來看,雖然大多數的服裝院校都采用了原型法的教學,但真正在服裝企業的樣板制作過程中,純粹采用原型法進行樣板制作的其實并不普遍,原因不外乎以下幾個方面:
(1)從企業的板房工作人員來看,不少從事企業的樣板制作的老師傅未經過系統的專業學習,從比較傳統的一帶一模式或者從車位直接晉升上來,通常習慣了比例法的制作方式,而院校剛畢業的年輕人不論是原型法還是比例法應用都比較粗糙。(2)原型法使用的數據少,只用了胸圍和背長2個尺寸,也就是說,如果這兩個數據一樣的話,不管這個人的年齡、體型甚至款式變化等因素,原型都是一樣的,這就顯得比較死板了,缺乏了靈活變化的能力。(3)舊版文化女裝原型的造型并不太符合人體,前后差量太大,差不多達到了4厘米,歐美的挺胸體女性使用還差不多,亞洲女性多數無法使用,而新版的省道太多,雖然合體性增強了,但在做出樣板的時候,很多省道要進行合并修正,整個操作過程就比較復雜了,沒有經過系統的學習和實踐很難把握到操作的要領。(4)原型的局限性比較大,相對來說針對西裝、職業裝等比較合體型的款式來說比較好處理,做出來的效果也比較好,而對一些時裝或是比較寬松型的款式來說,做出來的效果相對就比較差。(5)企業中比較注重成品規格尺寸,而原型對規格尺寸的要求相對比較模糊,所以在實踐運用中還有一個轉化過程。
3 創新原型的制作方法
綜上所述,原型可以作為一種教學輔助手段,但實際應用上價值并不是十分大。而傳統的比例法教學也存在著自己的一些缺陷,那么能不能找出一種簡單又實用的方法呢,所以在中職的教學中嘗試了一種原型法和比例法相結合的創新原型的制作方法方式,針對基礎比較薄弱的中職生,令其在短期內可以掌握一種比較通用的樣板制作方法。
簡述過程如下:先制定規格尺寸(如圖5所示),然后按照相應公式做出原型(如圖6所示)。這個原型的特點是結合了文化式原型和比例法制圖的公式,按照服裝企業的樣板制作要求,先定好規格尺寸,再按比例公式來計算各部位尺寸,可以直接做出成衣樣板,如果需要省道變化則可以按照原型中的轉省方法來處理。
4 創新原型實用舉例
下面以女襯衫制圖為例來說明(如圖7所示)。先制定規格尺寸表(如圖8所示),這里比原型尺寸多了衣長,因為原型只到腰線。然后按照剛才制作原型的公式方法制作好原型,再利用原型的轉省原理把原型中的省道轉成胸省,重新制作衣長,做好下擺,加上門襟寬度就可以得到所需要的結構圖了(如圖9所示),整個過程非常簡單易學。而且避免了原型法中的一些弊端,同時又保留了比例法制圖的優勢,比較適合基礎不是十分強的初學者。
這種方法在中職的教學當中進行了嘗試,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任何一種方法都有其系統性,要把這套方法完善還需要更多更細的資料整理,在這里僅以此文拋磚引玉,與中國服裝業人士共勉,盡早盡快研制出一套符合中國特色的服裝樣板制作方法,為中國的服裝事業培養出更多更優秀的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劉瑞璞.服裝紙樣設計原理與應用[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08,9.
[2]王建萍.女裝結構設計(下)[M].上海:東華大學出版社,2014,3.
[3]陳桂林.新原型服裝工業制板[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14,1.
作者簡介:徐衛強,專業:服裝工程,職稱:服裝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