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前,隨著科技不斷發展,世界煤炭工業正在向高度集中、集約化、高產高效綜合機械化方向發展,工作面的生產能力大幅度提高,采區走向長度一般都達到2000~6000m,這就必然要求工作面運輸巷帶式輸送機朝著高可靠性、高效性、輸送能力大、帶速高、運距大、驅動功率大、輸送帶寬增加的方向發展,隨著設備不斷更新,對于設備的檢修也帶來巨大的挑戰,故設計礦用順槽膠帶機張緊絞車離合器、制動器、液壓馬達拆裝與檢測裝置。
關鍵詞:張緊絞車;拆解;檢測
1 張緊絞車
儲帶轉向架布置在機頭傳動裝置之后,游動小車布置在儲帶倉架的軌道上,之間形成往返折疊的7層。利用張緊絞車上的鋼絲繩,使游動小車移動、張緊、改變折疊帶的長度,以達到儲存或放出膠帶的目的,液壓張緊絞車的鋼絲繩通過滑輪組的倍力功能,實現以較小的牽引力獲得所需倍數的張緊力,并通過張力傳感器顯示張力的大小。
2 張緊絞車的作用
2.1 使得輸送帶在驅動滾筒上具有足夠的張力,輸送帶和驅動滾筒之間產生足夠的摩擦力,防止輸送帶打滑。
2.2 使輸送帶各點的張力不低于最小值, 可有效防止輸送帶懸垂度過大而引起撒料和增加運行阻力。
2.3 可以補償輸送帶的塑性伸長和工作中的彈性伸長產生的長度變化。
2.4 為輸送帶接頭及處理輸送機故障需要松帶時提供必要的行程。
3 張緊絞車工作原理
啟動電動機和絞車,電動機帶動滾筒驅動鋼絲繩,使活動小車和固定在其上的活動滾筒右移,進而使輸送帶張緊。初始張緊力的大小可由絞車的額定輸出牽引力決定,一般是滿足帶式輸送機的正常工作要求,即在滿載時輸送帶不發生打滑。但僅此還不夠,還要使用液壓缸進一步張緊,以滿足帶式輸送機在重載下的啟動要求,即帶式輸送機在啟動時應滿足最大張力要求。為保證帶式輸送機可靠工作,應始終保持這一張力。方法之一就是使用蓄能器保持液壓缸的張緊力。帶式輸送機在不同工況下的自動張緊,即張力的隨動調節,可以通過其他液壓控制閥和電氣元件的組合來實現,以達到運行的最小耗能要求。
4 現有檢修時存在的問題
絞車各部件沒有整機組裝后,無法進行測試,不能夠判斷出離合器、制動器、液壓馬達等是否完好。
5 本設計主要解決的問題
在檢修膠帶機張緊絞車離合器、制動器、卷帶馬達時一直沒有專用的檢修和測試裝置,設備在沒有整機組裝測試前發現不了所存在的故障,只能在整機組裝測試后才能夠暴露出問題,需再次進行拆解修復,不但增大了維修成本,延長了檢修工期,而且耗時耗力,耽誤生產,張緊絞車檢修完畢后,可以通過該裝置判斷出離合器、制動器、液壓馬達是否存在問題,避免了整機組裝后發現問題還需要返工,提高了工作效率。
6 具體設計
手動式柱塞泵(車間淘汰設備,余留配件)經過拆解、清洗、檢測、更換O型圈、氈墊式防塵圈,進排油單向閥、溢流閥清洗干凈,配置油管(1/4″)、壓力表(0-200bar)、截止閥、回油管(1/2″)和三通組成一個單作用式液壓回路。經過測試,此油泵系統壓力能夠達到120Bar,并且保壓效果良好。
液壓系統工作原理:
該裝置主要檢測APW減速器內的離合器的檢修質量是否符合整機測試標準,其操作步驟為:連接旋轉接頭、油泵壓力達到75Bar(APW系統工作壓力為75Bar),給離合器做保壓測試,時間為15min,觀察保壓效果是否良好:(1)壓力下降到50Bar-60Bar之間,證明離合器復位油缸內密封圈損壞,則需更換密封圈;(2)如果壓力下降到零位,證明旋轉接頭損壞,需更換旋轉接頭;使用油泵檢測離合器復位油缸是否動作自如,有無阻滯現象,如復位油缸有故障會影響離合器正常工作,不能將動力完全輸送到輸出軸上,這樣會使75KN的力降到45KN,將會造成皮帶打滑、振動,降低皮帶的壽命。
檢測APW/HDW的制動器和單相制動器的復位油缸是否工作正常,該復位油缸內有6根彈簧(?準14×2.8×60),如不使用該油泵將其復位油缸內的彈簧收縮到一定程度,就無法進行拆解,如果對其強行拆解還可能使彈簧壓力過大飛出,造成人身傷害。井下張緊絞車不能緊繩和松繩時,檢修人員可用此泵判斷制動器和單相制動器哪一個出現了故障,在較短的時間內排除故障,保證了正常的生產同時也減小了工人的維修量。
檢測液壓馬達內部軸承、齒輪是否損壞,在此油泵上配接2根1/2″膠管(一根回油管、一根馬達內部泄油管),因普通馬達是由進油、回油、內泄三個管道組成,一個液壓回路,用此油泵檢測,再結合機械維修經驗可以判斷馬達內部軸承、齒輪是否損壞,或其內部是否有泄漏現象,便于檢修工作順利進行,液壓系統原理圖如圖1所示。
7 結束語
設備檢修是保證持續生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不僅要追求較高的設備完好率,而且要降低檢修成本,提高檢修效率,以最少的人力和物力達到設備最高的利用率,從而提高設備檢修的工作效率,以獲得企業的最大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