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池塘養魚是漁業養殖中的常見形式,推廣池塘養魚對于發展我國農村經濟,推動農業生產意義重大。文章圍繞池塘養魚,從池塘修建的方法和原則、魚苗的投放和飼養、池塘管理和魚病防治等環節進行了較為詳細的闡述。
關鍵詞:池塘;科學養魚;探討
引言
中國是傳統的農業型國家,畜牧養殖在我國農業生產中占據很大的比重。作為養殖業的重要組成,淡水養殖,特別是池塘養魚在發展地方經濟、改善人們生活水平方面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實現飛速發展。在市場需求的帶動下和科學技術的支持下,池塘養魚事業日漸繁榮。在部分地區,已經成為支撐當地經濟的重要支柱性產業之一。作者長期從事水務工作,現結合工作實踐經驗,對池塘養魚技術相關問題進行探討,希望可以增進廣大養魚戶對池塘養魚的認識和理解,更好地掌握養魚技術,提高養魚水平,實現更大的經濟效益。
1 養魚池塘的建造標準
池塘養魚,池塘環境和池水質量非常關鍵。新建養魚池塘,首先要正確選擇池塘位置。一般來說,有以下幾條原則要把握好:一是要選擇高質量的水源。池水品質高,水量充沛,附近要有安全環保、未受污染的河流、水庫等。二是池塘土壤要具有良好的保水性能,減少水量消耗。三是池塘選址要便于飼料的投放、供應,用電要方便,要靠近大路,方便車輛通行運輸。此外,池塘選址還要具有一定的抗旱、抗澇能力,旱季注水和雨季排澇都比較方便。池塘要按照長5寬3的比例設計成長方形。要按照東西走向建設,這樣可以減少池梗對陽光的遮擋,使池塘日照時間更長,從而提高池水溫度,促進水中浮游生物生長繁殖。另外,這樣的設計,在夏季刮東南風或西南風的時候,池塘水面波動更大,更加有利于氧氣融入水中,而且方便拉網操作。在進行沖水作業時,池水更換的比例更大。如果是對原有池塘進行改造,要堅持面積更大,深度更深,池梗更高的原則,同時如果原池塘為死水的,要改為流動水。池塘選址要選在地勢空曠,附近沒有高大樹木或建筑物等遮擋的地方。池水的質量對于池塘養魚的產量和質量有著極為關鍵的影響。池塘養魚的池水要符合高溶氧性,富含有機質,水溫適合魚類生長的要求。要想提高魚塘產量,池水溶氧指標要達到每升3到5毫克,pH值位于7至8.5范圍內,偏弱堿性,水深應在2米到2.5米之間,這樣的環境最有利于魚的生活和生長。
2 魚種(魚苗)選擇原則和放養方法
池塘建好之后,就要進行魚苗的投放工作。魚苗的質量直接決定著魚成熟后的產量和質量,所以在投放之前,必須要認真做好魚苗選擇,挑選適宜的魚苗種類,確保魚苗質量滿足放養要求。池塘養魚,首選生長速度快,市場需求量大,飼養難度低,風險規模小的魚種。對于我國來說,傳統的青、草、鰱、鳙四大家魚和鯉魚、鯽魚都是較為常見的池塘養殖品種。如果池塘水質很好,那么放養草魚就最為適合。其次是確定魚種的投放密度。在決定好投放魚種的種類后,要根據池塘具體情況確定適宜的投放數量。在滿足魚種生長要求的情況下,魚種放養密度越高,產量越大。由于影響魚種投放密度的因素很多,在決定投放數量的時候要根據池塘實際情況來決定,不能搞“一刀切”。再次要選擇正確的放養時機。池塘環境就是魚群的生長條件,對魚種生長影響巨大。水溫過低時投放魚苗,可以有效限制魚的活動,方便捕撈,減少捕撈時魚體受損程度,提高放養成活率。此外,放養的時間越早,魚種吃食時間越長,無形中等于增加了魚的生長時間。放養魚種時,要選擇一個天氣晴朗、相對溫暖的日子,以免魚種在捕撈或運輸過程中受傷。
3 魚種消毒
為降低魚種帶病幾率,防止魚病傳播,需對魚種進行消毒處理。常用的魚種消毒方法有兩種:一是使用氯化鈉水溶液(濃度3%~5%)浸洗魚種5至10分鐘,二是使用KMnO4溶液(濃度10mg/kg)浸洗20分鐘左右,從而達到消滅魚體上的病菌的目的。
4 魚塘施肥與飼料投放
池塘養魚,單純依賴池塘原有的食料喂養魚群,難以達到放養目的,必須采用人工的方式保障魚種生長發育需要。其中,魚塘施肥就是投放食料的一種間接方式。魚塘池水中含有多種浮游植物和附著藻類,是池塘生態體系中的重要基礎組成,也是魚類的重要食料來源。如果溫度、陽光、養分的條件適宜,這些浮游生物和藻類就會大量繁殖生長,為池塘中的食物鏈壯大提供了堅實的基礎保障。受浮游植物和藻類的大量繁殖的影響,以之為食料的魚類,特別是鰱、鳙、鯪、鯉、鯽、羅非魚成長加快,魚產量大幅提高。需要注意的是,浮游生物和藻類的大量繁殖,會導致池塘水體含氧量下降,過多的施肥會造成池塘缺氧,對魚類的生存帶來威脅。因此,在進行施肥時,要結合池塘具體情況,按需施肥,科學施肥,防止施肥過量。池塘施肥要遵循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則:一是飼養草魚、青魚的池塘,能不施肥就不要施肥,施肥也要盡量的少,防止水體養分過多,不利魚類成長。二是不能在食場區域施肥。三是天氣不好的情況下不能施肥。由于陰天下雨等天氣狀況不佳時魚塘水體含氧量低,施肥會使原本就不高的含氧量更低,造成魚群缺氧。四是水溫太低時不要施肥。池水溫度低,肥料養分作用發揮速度慢,往往好幾天以后才顯現出來,延遲現象嚴重,容易使人誤判,以為施肥量不足而繼續追加,導致水體中肥料超標嚴重。所以在施肥時,如果效果不明顯,不要著急,要靜下心來觀察相當一段時間后再根據結果決定追加與否,不能操之過急。五是使用磷肥時,要提前測量池水pH值,當pH值在6.5至7.5之間施用磷肥散失量最少,效果最好。六是要把施肥和沖水相結合,在投放肥料的同時,還要保持較高的水質和含氧量,才能創造出最適合魚類生長的環境。
草魚,青魚,鯉魚、鯽魚等屬于非濾食性魚類,不能依賴池塘施肥來增加食料,而必須通過大量人工投放飼料才能保障魚類生長需要。經過長期實踐摸索,我國漁民總結出“四定”喂魚法,四定就是定質、定量、定時和定位。所謂定質,就是指保證魚飼料質量,定量,就是指投放飼料的數量要穩定,不能發生大幅度的變化,定時就是指投放飼料時間固定,有利于魚群養成定時進食的習慣。定位就是池塘中飼料投放的地點要固定,做到定點投放。四定喂魚法是我國漁民的經驗總結,具有廣泛的適用性和良好的作用效果,非常值得廣大養魚戶借鑒學習。
5 池塘管理原則與魚病防治方法
在池塘管理方面,一要做好池塘日常巡視,關注池塘變化,針對池塘魚群動態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防范養殖事故發生。每天早、中、晚都要巡視,尤其是天氣炎熱的夏季,魚群生長環境變得苛刻,要加強巡視力度。二是做好池塘日常維護工作。及時清除池塘中的污物、雜物,保證池水清潔和池塘環境衛生。三是做好氧氣供應。利用增氧機為池塘增氧,有利用提高魚類產量,是池塘養魚的重要措施。增氧時間的選擇很重要,要結合天氣變化、魚群動態和增氧機負荷等情況科學增氧。
除此之外,池塘養魚還要注意魚病防治工作,要熟悉常見魚病的癥狀和應對措施,在池塘日常管理中要認真觀察,一旦發現魚病跡象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防治病害的進一步擴大。
6 結束語
發展池塘養魚,既有利于地方農業發展,增加農民收入,也有利于豐富人們食物種類,提高人們生活水平,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池塘養魚影響因素較多,但只要養魚戶采用科學的養殖方法,注重學習總結,不斷改進,持之以恒,經濟效益還是比較有保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