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隨著煤炭行業的不斷發展,其安全問題也成為社會關注的重點。安全生產是煤炭行業可持續、穩定發展的重要保證。文章主要從我國煤炭行業安全生產的發展情況出發,對影響安全發展的因素進行分析和研究,同時根據新時期的社會經濟發展的要求,提出煤炭行業安全生產和管理的對策,以推進我國煤炭業的安全發展,實現我國社會經濟健康、穩定、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煤炭行業;安全發展;影響因素
煤炭,成為一個國家經濟發展和社會生產的戰略性能源,煤炭、石油等能源行業的安全發展直接關系到國家和社會的穩定[1]。煤炭占我國一次性能源生產和消費的70%以上,正是由于該行業的重要地位,實現煤炭行業安全、高效的發展是新時期我國經濟戰略目標實現的重要保證,對我國未來國民經濟發展有著決定性意義。所以,加強對煤炭行業安全發展的研究非常有必要。
1 我國煤炭行業安全發展的現狀
1.1 煤炭行業的發展
近年來,我國原煤生產總量逐年提高,且占所有能源生產總量的70%以上。2002到2013年,我國原煤生產總量從11.7萬噸,提高到35.2億噸,增長了3倍多,年均增幅達到9.34%;從消費情況看,原煤消費總量也呈逐年上升趨勢,但所占比例有所降低,主要是天然氣、核電、風力發電等消費比重有較大的增長,其中以天然氣的消費增長最快。從2002到2013年能源資源消費來看,煤炭在現在和未來仍作為我國主要能源,不管是生產總量還是消費總量均有較快發展。
1.2 煤炭生產安全事故的發生情況
安全生產直接關系到人民群眾的生產財產安全,也關系到社會穩定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近年來,隨著我國市場經濟和工業化的推進,煤炭生產安全事故總體呈逐年上升趨勢。從事故總量來看,煤炭整體安全生產狀況不斷得到改善,事故次數和死亡人數有較大的下降。從所有制來看,三類所有制事故發生數和死亡人數均有較大的下降,但波動較大,其中以鄉鎮煤礦企業安全事故發生率最高,這也表明我國煤礦安全生產的艱巨性和持續性。煤礦安全生產事故主要以瓦斯、水害事故為主,因此必須加強瓦斯和水害方面的防治[2]。
2 煤炭行業安全發展的影響因素研究
2.1 社會發展因素的影響
社會發展是影響我國煤炭行業安全發展的首要因素,主要體現在:(1)社會發展指標的影響,我國社會指標包括國家統計局和社會科學院發展水平綜合評價指標,而且各個社會指標的數據選取是不同的,但均以人口素質指標對安全生產存在較大影響;(2)社會影響因素,非經濟社會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煤炭行業的發展。主要通過計算我國煤炭行業安全與社會影響因素關聯系數分析GDP、人均GDP、教育等社會因素影響度;(3)影響指標的定性分析,主要包括經濟發展、產業結構、就業結構、城市化進程、科研投入及教育水平等對煤炭安全生產的影響。
2.2 行業因素的影響
我國煤炭安全發展不僅受到宏觀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還很大程度上受到煤炭行業特征和生產技術的影響。首先,從煤炭生產和煤炭安全關系來看,煤炭生產規模和產能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生產的安全隱患;同時,煤炭的消費變化也會影響煤炭行業的安全生產,煤炭消費的增長要求加大煤礦行業生產規模的擴大和產能提升,這就加大了安全生產風險;其次,煤炭所有制結構和煤炭安全生產存在密切的聯系,從2002年開始我國對煤礦所有制進行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安全生產的情況,國有煤礦的事故死亡率較低,但基數較大,且變化幅度較大,穩定性較差;鄉鎮煤礦事故死亡率較高,但變化幅度小,較為穩定。最后,從煤炭技術的發展來看,國有重點煤礦技術水平相對較高,其安全生產狀況較好,而中小型煤礦,特別是鄉鎮煤礦因現代煤炭生產技術較為落后,其安全生產狀況不佳,發生安全事故的可能性較大。有數據顯示,國有重點煤礦機械化程度每提高一個百分點,百萬噸死亡率降低0.11。
2.3 監管因素的影響
煤炭行業的監管極為重要,是行業安全、穩定發展的重要保障。首先從煤礦企業的內部安全監管來分析,根據博弈模型來分析,監察部門采取嚴格查處則可大幅降低煤炭生產安全事故發生率,有效改善煤炭生產狀況;從外部安全監管來研究,外部安全監管主要有行業協會、新聞媒體、安全評估機構等。外部安全監管可有力督促煤炭企業改進技術,完善安全生產制度,保證生產人員的安全[3]。
2.4 微觀因素的影響
煤炭生產安全中還受到微觀因素的影響,從生產過程來看,主要包括:(1)煤炭的具體生產作業,其中生產設備、生產工藝、環境等因素均會對安全生產產生影響;煤礦的自然環境,包括地質條件如瓦斯、頂板、礦井水等,以及水文環境,這些均會對生產作業的效果和風險帶來影響;生產人員的個人素質,包括心理、生理等方面;管理者的決策,包括經營策略、生產規模、安全保障投入等。(2)安全生產風險識別,包括三個方面:人員行為、工作環境及安全監管和組織[4]。
3 強化煤炭行業安全發展的對策
在充分了解和掌握各種影響安全生產因素后,應積極做好:(1)調整和優化煤炭產業的結構,對煤礦的生產進行整頓。首先,要積極創建現代化大型煤炭生產企業和基地,實現多元化、國際化的發展;其次,要深化煤礦整頓查封工作,尤其是對安全生產狀況較差的鄉鎮煤礦,應進行聯合、改造模式進行整頓,擴大規模,減少煤礦數量,提高生產技術水平,同時要建立能源調入的保證機制,適當加大露天開采的面積;(2)建立健全安全生產法制體系,加大監管監察力度。應完善《安全生產法》,并建立健全各種相關的法律制度,并在安全生產和實踐中不斷改進和發展;同時,要積極發揮政府生產管理部門、監管部門的作用,協調統一,進行聯合執法,嚴懲安全生產中瀆職、失職的行為,將煤礦生產行業安全發展納入政府反腐工作;另外,還應健全基層安全監管監察機構,提高執法人員的素質,嚴格落實各項管理制度。(3)積極引進先進技術,推進安全生產技術的創新。積極建立示范點,推廣先進的生產和管理技術,并加強災害防治技術的創新。(4)加強煤礦生產的安全宣教,提高生產人員的安全意識。煤炭企業應根據自身發展的需求,積極建立安全培訓機制,加大資金投入積極引進高等煤炭專業學生,并定期對生產職工進行安全生產培訓,以提高員工的安全意識。
4 結束語
總而言之,要實現煤炭行業的安全發展,就應該全面了解和掌握各種影響安全生產的因素,再根據國家政策、企業發展目標及行業發展情況,堅持“以人為本”原則,采取積極有效的對策,提高安全生產水平,以促進煤炭行業的健康、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周忠科.煤炭行業的安全發展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中國礦業大學,2011(4):14-16.
[2]往蓉,盧珊.中國礦工的權利救濟調查報告[J].法治與社會,2010,11(19):180-181.
[3]郝祖濤,嚴良,熊偉,等.基于DEMATEL方法的中國煤炭行業發展因素分析[J].中國煤炭,2014,25(11):49-51.
[4]張偉,呂鋼.淺議我國煤炭行業發展形勢及前景[J].科技資訊,2011,9(4):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