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企業間的競爭從產品和服務領域,延伸到物流管理領域。一個高效、順暢、實時反饋的物流系統,能夠極大地增強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的獨特優勢。基于這種考慮,該文將企業的物流信息化建設作為重點。在研究內容方面,筆者從企業物流信息流的概念和特點入手,分析當前企業物流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了以敏捷供應鏈為基礎的促進企業的物流信息化建設的多項措施。這些措施的實施,能夠適應市場競爭形勢,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
關鍵詞:敏捷供應 物流管理 信息化建設
中圖分類號:F27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5)04(b)-0174-02
伴隨著經濟全球化和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企業面臨著越來越激烈的市場競爭。顧客的需求越來越多元化和個性化,導致產品生命周期不斷縮短,企業面臨著經營上的挑戰。交貨期、產品質量、成本控制和服務質量的競爭,使企業必須對市場變化做出快速響應。作為一種先進的管理技術,物流管理被當作企業運營的重要方面。
當前,國內一些企業在物流管理方面還存在認識和操作上的偏差,比如對于物流的重要作用認識不夠,沒有看到先進的物流管理對企業革新生產流程的重大意義;多數企業沒有對物流活動進行合理的規劃和統一的管理,企業物流信息化程度較低等。
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為改進物流管理工作提供了必要支撐。企業通過提升物流管理的信息化,能夠提高物流運作效率,增強應變和決策能力,大幅降低物流費用,并最終提高客戶服務水平。該文將以敏捷供應為基礎,分析企業實現物流信息化的途徑。
1 企業物流管理中的信息流
在物流過程中,隨著物流活動的開展會產生大量的動態數據,包括物流的輸入和輸出、流向和流量、庫存數量、物流費用等,這些數據持續進行的傳輸和反饋就構成了物流信息流。在對物流活動進行管理過程中,如何確定恰當的運輸方式、庫存數量、運輸路線等,都需要掌握詳盡準確的物流信息。
1.1 企業物流信息的特點
在現代企業的運營中,物流信息具有重要的特點,這些特點決定了物流信息與商品、資金一樣,對于企業發展所具有的重要意義。物流信息具有的特點主要有:
(1)系統性。系統性指的是反應物流活動內容的信息會在特定的時間和空間內形成系統、有序的信息。
(2)動態性。動態性指的是企業內部物流活動中,多品種小批量、多頻度小數量配送信息,使物流作業非常頻繁,也要求系統能夠動態處理相關物流信息。
(3)共享性。共享性指的是物流信息擁有者在進行數據和信息的傳遞時,并沒有失去信息的享有,而信息的接受者又能夠共享這一信息。這一特性能夠提升物流信息的使用效率。
物流信息對于企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通過對企業物流信息的收集、傳遞和處理等活動,能夠為決策提供依據,為物流活動起到支持和保障作用。
1.2 企業物流信息的作用
具體地,物流信息在企業經營中的作用主要是:
(1)溝通聯系。物流信息能夠建立起物流活動中各個環節之間的聯系。細致、準確的信息能夠降低物流管理的盲目性和不確定性,提升快速響應能力。
(2)協調配合。物流信息的快速、及時、準確分享,能夠優化企業資源配置,實現供需平衡,提升各環節活動的協調性,促進企業各流程的相互配合。
(3)管理控制。準確、全面、及時的物流信息,能夠使企業管理者能夠將物流管理作為一個整體進行管理和控制。
(4)輔助決策。物流信息是企業進行決策的重要依據。物流活動中的決策既是一個對信息的深度加工過程,也有助于管理者進行物流管理方案的必選。企業管理者通過對物流信息的刪選、評估,確定符合企業利益的市場策略、物流管理策略。
(5)價值增值。企業物流活動中產生的物流信息本身具有很大的價值,而在整個物流活動中,在實現自身價值的同時,物流信息也能夠不斷實現增值。
2 企業物流管理存在的問題
筆者對所在省市的一些企業進行了調研,可以看出企業在物流管理方面存在一些較為突出的問題。
2.1 現代物流管理意識薄弱
部分企業對物流的認識局限于傳統的庫存、倉儲和運輸、卸載等方面,企業的物流活動分散于各個不同部門,缺少對物流活動的統一、集中管理,缺乏對物流體系的規劃和運作,企業管理層對物流管理的重要作用認識不夠,缺少供應鏈管理角度的思考、規劃和實際操作。
2.2 信息化程度較低
在部分企業運營過程中,物流管理信息化程度較低,主要應用在日常事務處理和辦公自動化方面。不少企業沒有對信息資源做出系統規劃,也缺少可核查的信息標準,使得企業經營各環節所產生的各種信息不能夠快速傳遞、共享并用以支撐決策。采購、銷售和生產、庫存、運輸等方面相互獨立,難以實現信息集成,信息的質量較低,實質上形成了推進物流管理信息化的障礙。
2.3 管理手段落后
企業物流管理不夠順暢,造成時間和空間的極大浪費,物料搬運、流動路徑混亂,產品供貨周期長,廢料回收不利,對企業生產造成很大影響,也影響了資金使用效率,拖累企業發展速度。在對物流的管理上,缺少先進的物流管理設備和技術,對EDI、POS、GPD、掃描等技術缺乏了解,更談不上配送自動化和網絡化了。
2.4 缺乏成本管理意識
企業對于物流成本控制缺少清晰的認識。多數企業更重視外部的各種顯性成本,比如運輸費用、倉儲和裝卸費用等,但對企業內部的各種損耗缺少重視,特別是在間接材料費、存貨機會成本、信息維護成本等方面。企業對于內部的成本耗費情況缺乏整體了解,導致人員、物資和設備處于浪費狀態。
2.5 流程不規范
企業物流管理的業務流程比較繁瑣,出現了很多非增值環節,經常導致信息回流和業務等待現象發生,影響了整個系統的運作效率。企業內部各部門之間缺少及時的溝通,以部門自身利益為核心,協調困難,在一體化管理方面存在較多障礙。企業內部原材料和成品的庫存管理、物料計劃編制和成品檢驗等工作分布在不同部門,效率低,易出現把關不嚴、標準不一等問題。
市場環境的快速變化,對企業的物流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為了降低物流成本、贏得競爭優勢,企業需要在物流管理方面采用現代技術,實現物流管理的信息化。而其中,敏捷供應鏈管理(Agile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ASCM)能夠較好解決這一問題。ASCM可以整合資源實現信息集成和共享,改進企業經營模式和物流管理模式,從根本上提升企業競爭力。
3 基于敏捷供應的企業物流信息化建設方案
(1)敏捷供應的優點。
敏捷供應具有明顯的優點:
①實現物流信息的共享和跟蹤。通過互聯網操作,客戶、供應商和系統用戶能夠及時查閱信息、協同和信息共享。
②促進物流作業間的協同。通過統一的平臺,企業能夠集中完成采購、庫存、銷售、運輸等任務,與上下游之間形成流暢的協同信息流,降低風險,快速適應內外部環境的變化,推出具有競爭力的產品和服務。
③優化物流決策。在信息平臺的支持下,企業可以確定合理的庫存量,對于運輸途徑、路線和批量也能夠進行及時調整。企業通過對物流信息資源的集成、梳理和挖掘,能夠為企業進行物流管理決策提供依據。
④提升企業物流管理自動化水平。以以往依靠手工作業的方式不同,ASCM方式能夠減少人工操作帶來的差錯,能夠及時地對信息進行采集和動態跟蹤,提高管理水平。這一方式能夠針對業務流程和單據信息的變化,進行快速應對,顯著提升效率。
(2)基于敏捷供應的企業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設對策。
一是建立實施ASCM系統的整體規劃。從企業的物流戰略入手,了解企業物流管理現狀,明確業務信息化的優先順序;確認實現企業物流戰略的主要業務和流程,及相應的信息技術;診斷現有信息系統在滿足企業戰略和流程需要上存在的不足;設計出基于敏捷供應的新系統。在整體規劃中,應當注重子系統結構的統一、產品代碼的一致、資源的共享和信息反饋速度。
二是實現新系統與企業業務流程的協調。ASCM對企業的業務流程提出了重構要求,需要從整體出發,對原先的業務流程進行重新設計,與供應鏈其成員協同進行流程改造,克服采購、配送、庫存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使供應鏈上下游企業實現敏捷管理和運作一體化。
三是技術層面的詳細規劃和實施。ASCM基于B/S和XML技術,能夠動態重構,具有很強的繼承性和開放性。在B/S結構和XML網絡技術標準的支撐下,供應鏈各成員能夠就生產環節各流程進行協作,完成網絡化業務處理,優化物流管理決策。
4 結語
全球化和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對企業物流管理信息化提出了挑戰,也帶來了機遇。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需要借助敏捷供應鏈管理的思路轉換經營機制和物流管理模式。敏捷供應能夠幫助企業實現信息集成,實現企業內部各部門和外部各環節間的有效協調和溝通,減少物流管理中的環節浪費,提升運營效率,最終提升企業的運營效益。
參考文獻
[1]王道平.企業物流管理信息化問題及對策研究[J].價值工程,2013(2):23-26.
[2]胡繼靈,段松,何新.供應鏈中的信息流管理模式[J].科技進步與對策, 2003(2):119-120.
[3]彭亮,姜大立,王豐,等.我國現代物流信息化發展思路探討[J].物流技術,2014(3):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