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在商用飛機研制階段,供應商的管理是重中之重。該文首先通過分析提出了目前我國商用飛機研制階段供應商管理的定位及管理對策,并在此基礎上給出了適用于我國商用飛機研制階段的供應商管理模式。
關鍵詞:商用飛機研制 供應商 管理
中圖分類號:V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5)07(c)-0000-00
商用飛機作為目前所有制造業中技術和知識密集度最高,上下游關聯產業拉動面最廣和產品附加值最高的產業。在商用飛機研制階段,供應商的管理是重中之重。綜合世界商用飛機制造企業波音公司、空中客車公司、龐巴迪公司等供應商管理模式,主要為“主制造商-供應商”模式和風險共擔的合作方式。我國商用飛機研制采用了“主制造商-供應商”模式以及“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機制。
然而我國對商用飛機供應商管理的研究尚處在初級階段,對供應商如何選擇、實施管理等問題都急需探討研究。該文擬對商用飛機研制階段的供應商管理模式進行研究。首先對通過分析提出我國商用飛機研制階段的供應商管理定位及管理對策,在此基礎上,提出適用于我國目前商用飛機研制的供應商管理模式。
1 商用飛機研制階段供應商管理定位及策略
1.1 供應商管理定位
很多因素會影響供應商管理模式的選擇,從供應商的角度考慮,所提供的產品的復雜度,不確定度,重要程度以及價值都會影響供應商的地位,供應商本身的態度也會決定了制造商對他們的管理模式。從制造商本身考慮,制造商所處的發展階段以及制造商在整個供應鏈中的議價能力等也都會影響對供應商管理模式的選擇。根據考慮的因素不同,可以得出不同的供應商分類以及相應的管理模式。本文通過文獻調研,總結了三個維度對供應商管理模式進行分類,分別是產品類型,買賣雙方的勢力對比,合作階段。
基于以上分類方式,總結出圖1.1,可以根據該圖對供應商進行定位,并選擇對應的供應商管理模式以及相應的管理策略。
圖1.1供應商管理模式分類
在左上角的圖中,由供應商提供產品的類型,可以將供應商大致分為四類,分別是商業型,優先型,伙伴型和戰略型。右上角的圖是基于左上角圖中得出的四類供應商的基礎上,針對制造商不同的階段,提出了不同的具體的供應商管理措施。
左下角的圖中,供應商的關系又分為了買賣型和合作型兩類,其中在左上角得出的四類供應商中,戰略型和伙伴型屬于合作型供應商,而優先型和商業型是屬于買賣型供應商。左下角的圖探討了在不同的買賣市場上,不同的合作方式的特征,買賣雙方的勢力對比影響供應商管理和合作中的具體方式和利益分配,作為主制造商首先要正確定位現有的勢力對比情況,根據公司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勢力對比管理。
我國缺乏飛機設計和管理經驗的積累,也沒有與國外供應商建立長期的合作基礎。這些方面使我們雖為主制造商,但在合作過程中需要依賴供應商提供技術和管理支持,而與國外機載系統供應商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對項目的進展和公司未來的發展具有戰略意義,因此本文將我國商用飛機研制階段的供應商管理定位為制造商處于弱勢地位的戰略型供應商管理。
1.2 制造商處于弱勢地位的戰略型供應商管理策略
處于弱勢地位的戰略型供應商管理應注重供應商關系的管理,定義為“伙伴”關系的培養。“伙伴”關系有助于建立共同目標、促進項目進展、開展長期合作,對于弱勢地位的戰略型供應商管理更為有利。主制造商可與供應商開展多途徑、多層次的交流;此外,保障和健全信息交流機制對于“伙伴”關系的培養也尤為重要。主制造商與供應商的交流應覆蓋管理層和研發團隊,應提升信息的共享程度,保障信息傳遞的及時性和準確性;最后,主制造商也需重視企業文化對“伙伴”關系培養的影響,一方面需了解中西方企業文化的差別,另一方需在公司企業文化建設中滲透與供應商的伙伴意識,而不應把供應商單純地視作乙方,重視企業文化會使供應商關系管理事半功倍。
2 商用飛機研制的供應商管理模式
供應商選擇、組織與協調、評價與改善、供應商關系管理以及供應商管理支持流程構成了供應商管理的模式(圖 2)。從時間維度上來看,主制造商首先開展供應商選擇工作,然后組織與協調供應商與主制造商之間的協同工作關系,在此過程中,主制造商需要評價和改善供應商的績效,而供應商關系管理和供應商管理支持流程則貫穿供應商管理的整個過程,其主要目標是服務于以上三大流程,最終共同創造出主制造商與供應商管理部的價值。
圖1供應商管理模式
2.1 供應商選擇
供應商選擇流程涉及系統供應商、設備供應商、材料與標準件供應商,包括了選擇計劃管理、RFI管理、RFP管理以及合同工程附件的簽訂等供應商選擇階段。
2.2 供應商組織與協調
組織和協調供應商的工作方式多種多樣,本文將其總結為文件管理、會議組織與交付物催繳三大模塊,其中文件管理包括收集、編制、發送與歸檔等操作,會議組織包括籌備會議、參與會議和完善會后工作三個階段,交付物催繳按照催繳要求的提出者分為主制造商觸發的催繳流程與供應商觸發的催繳流程兩種。
2.3供應商的評價和改善
供應商的評價和改善工作包括三個階段:編制計劃、實施評估和改善績效。編制計劃主要是為明確評價時間、評價內容、參與評價的人員信息等;在具體評估供應商的過程中,將評估工作分為月度、季度、年度三類流程;評估之后按照評估結果對供應商的績效進行改善和采取適宜的獎懲措施。
2.4 供應商關系管理
從供應商管理定位及其對策可以看出處于弱勢地位的戰略型供應商管理應注重供應商關系的管理。
供應商關系管理貫穿于供應商參與產品研發制造的全生命周期,可以分為五大職能模塊——選擇支持、融合、合作、公共關系、風險與績效管理。同時供應商信息庫的建立和管理也是供應商關系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貫穿上述五大職能。
2.5 供應商管理支持流程
主制造商還需負責供應商管理支持工作,主要體現在現場支持、平臺支持等。
主制造商還需加強供應商體系的建設,包括完善供應商管理組織體系的構架,完善供應商管理文件體系和工作流程。
此外,職能的規范化有助于管理工作的開展和職責的明確,供應商管理需要注重知識管理與轉移體系的建立。成功的企業之所以成功,關鍵在于對所出現的問題及時進行分析和改善,并記錄在案,知識的管理和傳承尤為重要。
3結語
我國商用飛機研制階段的供應商管理模式正在探索中前進,供應商管理工作也在摸索中發展。在商用飛機的設計研發階段,供應商管理并不簡單考慮買賣關系,還需考慮供應商關系發展和合作效率,合理的供應商管理模式能夠縮短研發時間、提升產品質量、降低總體成本,在實現雙贏的同時,能確保商用飛機研制任務能高標準地按時完成。
參考文獻:
[1] Kamath, R. and J. Liker, “A Second Look at Japanese Product Development”, Harvard Business, PP. 154-173, Nov.–Dec, 1994.
[2] Andrew, C.,\"The Art of The Possible: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In Power Regimes And Supply Chains\",Supply Chain Management, Vol. 9, Iss: 5, pp. 346 – 356,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