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闡述了確保質量管理體系內審的有效性,須注重內審策劃、實施及后繼改進等全過程控制,運用過程方法策劃內部審核過程的具體措施。
關鍵詞:質量管理體系;內部審核;目的
前言
內部質量審核是一種管理手段,起著維護、完善、改進質量體系的作用,是每個貫徹質量管理體系企業都必須要經過的程序。提高企業內部審核的質量,增強審核的有效性已成為當前企業研究的重要課題。企業只有提升了內部審核的質量,才能持續地為企業的質量改進提供方向,進而達到提高企業產品質量的持續改進。文章結合工作實際,探討內部審核在質量體系管理中的實施。
1 內部審核的目的及重要性
1.1 內部審核的目的
內部質量管理審核是質量管理體系的一種方法,是為了確保質量管理體系最終符合產品實現的策劃的安排、標準的要求和組織所確定的質量管理體系的要求,并確定其是否得到有效的實施和保持。
1.2 內部審核的重要性
企業進行內部審核一方面可以提升企業組織管理的水平,另一方面可以提高企業的產品質量水平,最終為企業帶來更多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質量管理體系是以過程為基礎進行全面控制的,當產品質量不能持續得到保證時,企業就不能滿足ISO9001中對企業產品穩定輸出的要求,也就脫離了質量管理體系。因此,企業應該對產品輸出的一系列過程進行監控,并對這些生產經營活動是否按照規范開展,是否采取了有效的預防措施來最終符合產品質量的要求。而企業的內部審核正是基于此來展開,并采取必要的手段和方法發現、分析、評價企業質量管理體系中存在的問題,再針對出現的問題,采取糾正。預防措施,形成持續的、穩定的改進過程,確保企業產品質量輸出的穩定性。
2 內部現場審核活動的實施
現場審核活動是對受審核部門現場進行的審核活動,一方面對部門的質量管理體系標準和相關文件的具體實施現狀,對部門的一系列質量管理體系運行情況作出客觀分析和判斷。另一方面是對受審核部門的質量管理體系作出評價,用以證實受審核部門已經實施并保持了一個有效的質量管理體系。
現場審核活動一般包括:召開首次會議;現場審核(收集和驗證信息,獲得審核證據;形成審核發現);準備和形成審核結論;審核過程中的溝通;召開末次會議。
2.1 首次會議
首次會議是審核組介紹現場審核活動的第一次會議,也是現場審核活動的正式開始,主要內容包括:對審核計劃的宣布,并對相關方法與程序向受審核方進行闡述,同時確認審核中的溝通渠道,向受審核方提供詢問的機會。
2.2 現場審核
現場審核通常會采用抽樣檢查,并提取與審核相關的各類信息,最終取得審核所需的判定資料。現場審核是整個審核過程的關鍵步驟,其最終得出的審核結論都是通過對現場檢查所收集的證據分析而獲得。所以現場審核的方法和手段的科學性、合理性也成為了審核過程是否有效的重要內容。在現場的審核過程中,獲得的證據都要嚴格按審核方法驗證信息,以獲取最為準確、有效的現場審核信息。其中,現場審核員的自身綜合素質也是現場審核取得成功的關鍵,因此,現場審核員也必須具備相關的資質和足夠的審核技能。
2.3 準備和形成審核結論
在這一階段,主要是按照審核標準對現場獲得的證據進行評價,最終得出正確的審核結果,一般包括兩種情況,一種是符合審核標準要求,即正面的評價;另一種是不符合審核標準要求,即負面評價。
2.4 審核過程中的溝通
審核過程中的溝通是十分必要的,審核中按照審核范圍與復雜程度的不同,要對審核過程中的溝通進行合理的安排,以便在審核過程中能夠及時地相互溝通,以確保審核過程有序地進行。溝通的方式可以采用審核組內部會議或其他適宜的方式。審核過程中的溝通包括審核組內部的溝通、審核組與組織的管理者代表溝通。
2.5 末次會議
末次會議是對現場審核的總結同時作出相應的結論,一般是在審核組完成了整個現場審核活動,取得了現場審核證據并對此次審核的最終結論進行闡述和評價。末次會議作為審核活動的最后一項內容,必須在召開之前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一般包括:審核組內部的匯總分析評價應全面、準確、公正、客觀、達成共識;與組織進行良好的溝通,澄清疑問并解決分析。
3 內部審核應關注的問題
3.1 內審策劃、管理、實施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
內部審核是質量管理體系在企業內持續改進的重要方法,要保證內審的有效性,同時提高審核的質量,在內審進行的過程中特別要關注以下內容:
審核范圍不全。通常在內部審核的過程中會有意無意地忽視了對領導層的審核,這是一個重大的錯誤,因為領導層在某種意義上對企業的影響程度更甚,其管理職責的疏漏將會導致更為嚴重的質量問題。再有,審核計劃不僅要涉及受審核的部門、場所,也要包括審核哪些質量管理體系過程(或標準條款)造成審核遺漏標準的某些要求。在審核場所較多而不能完全顧及的情況下,采樣調查要具有針對性、隨機性和代表性。
審核方案策劃不周。主要包括審核中沒有將審核過程、部門的狀態及所占角色考慮進去,致使審核計劃于實際過程有較大出入;或者對某一過程的審核沒有編排策劃,也會導致審核過程的不確定因素增加。
審核員選擇不當。審核員自身的素質對于內部審核的質量起著十分關鍵的作用,對未經過質量管理及內審培訓,未取得相應資質的人員不能擔任審核員這一角色。此外,審核員在審核過程中,不按章程操作,以個人好惡判定結果,亦將會導致嚴重的審核失誤。
此外,還有包括審核準備不充分,不符合項報告描述的事實不清,判斷失準;沒有進行糾正措施的跟蹤驗證或沒有記錄等都應當在內部審核中注意預防。
3.2 正確的工作方法
轉變內審不審領導的概念,ISO9001標準附錄B指出,領導對于企業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大于其它員工,為組織確立統一的宗旨和方向,創造條件使員工參與實現組織的目標。ISO9001標準第5章明確規定了最高管理者的職責,領導應通過履行這些指責發揮作用。因此,在內部審核中,領導的職責也是質量管理體系中不可不審的關鍵步驟,否則將難以覆蓋質量審核標準的全部要求,更不能對質量管理體系的有效性、持續性作出正確的評價。
審核方案的策劃要涵蓋廣,對審核所涉及的部門、場所等都要提前做好規劃;同時,審核方案的策劃要符合實際情況,以保證審核過程的順利進行。審核方案也要分清主次,對企業內重要的或上次審核中問題出現的較多的部門,要適當增加審核的次數和時間。
強化對內審過程中的監視和測量,要把好內審員資格關,未經培訓合格不準上崗;明確管理者代表、內審主管部門、審核組長、審核員及其他有關人員的職責。內審程序、計劃、檢查表、不符合報告、內審報告等文件和記錄,都要經授權人員審核,發現不適用或不合格要及時整改。內審過程完成后,審核通過的部門(場所)應繼續保持,發現問題的部門或場所應及時采取糾正措施,并持續關注問題是否被解決。
4 結束語
質量內審工作是質量管理體系正常運行的關鍵程序,是企業內部經營活動開展的必要環節,同時也是確保企業質量管理工作有效進行的必要保證。通過對內審工作的重要性分析,闡述了內部審核活動的實施步驟及在內審中應當注意的問題,以企業提高對內部審核的重視程度,并充分發揮內部審核的監督和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ISO9001:2000.質量管理體系要求[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