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整體地面就是平時所見到的混凝土地面、水泥地面以及現澆水磨石地面,這些地面施工技術運用普遍,使用到當前其施工技術繼承著以往施工技術的優點,又結合了當前的新物料以及技術,同時發展非常成熟。為了能夠推動其能夠更加普遍的使用以及施工技術發展,文章簡單講述了施工項目中整體地面施工技術的有關重點,使其在大規模施工項目中有更好的運用。
關鍵詞:建筑工程;整體地面;施工技術
伴隨著科技持續發展以及社會需要持續提升,大規模構筑物日益受到人民追捧,特別是多用途綜合大廈、大規模工廠日益增多。因為大規模構筑物占地面積較多,對建筑地面的要求必須達到一定的水平,以符合建筑品質、項目水平以及真實需求等每個部分的有關標準。為了符合需求,有需要對整體地面建筑技術進行全面解析,促進每個建筑環節都能夠有改善,提升建設水準并且為項目品質供應更可靠的保障。
1 建筑工程中整體地面施工技術要求
因為施工項目中整體地面建筑是一項最根本的項目,所以在建筑物料上存在一些額外需求,用以確保地面項目的建筑品質符合技術標準需求。建筑物料部分的需求關鍵是膠凝物料以及細集料部分,主要是因為這兩個要素和混合物的密度、強度以及安穩性相聯系。
1.1 膠凝材料
普遍來講,建筑項目中整體地面項目所使用的膠凝物料基本是水泥,因為措施標準需求最好采取硅酸鹽水泥,強度在三十三兆帕斯卡以上,使用這種類型的水泥主要是因為和別的水泥進行對比其水化熱反應不大,早期強度高、收縮性不大等明顯好處。普通項目來講也能夠選用礦渣硅酸鹽水泥,必須在三十三兆帕斯卡以上的強度。不管選用什么樣的水泥,混凝土骨料比例策劃和攪拌等工作程序必須根據步驟開展,同時準確落實到全部工作程序中。策劃混凝土比例時必須使用合理的試驗器具在試驗室開展,檢驗過配置比例才可以正式使用到項目,建筑現場要嚴厲根據水泥、砂石比例進行配比,添加一定量的水開展拌合,拌合程序中要注意添加時間以及次序,保證攪拌成項目所需的混凝料。全部程序根據試驗結果開展,才可以保證生產出收縮性以及水化熱都小并且耐磨的混凝土。
1.2 細骨料
混凝土內不僅要確保配備的石礫強度等粗集料之外,還需要配備能夠確保混凝土密度的細集料。水泥砂漿表層使用的細集料大多是細沙,砂。混凝土中至少要三分之一是砂,由于砂量的多少對細集料的配置存在作用,假如細集料級配不達標會致使混凝土不耐磨,干縮性質大,運用后也會會形成縫隙,甚至對地面運用時間產生影響。
2 施工項目整體地面建筑措施以及手段
在施工項目中差不多都建筑水泥砂漿的整體地面,其建筑技術程序大多包含基層處置、灌筑模板、面層涂抹、保養等,下面就綜合每個工作程序環節簡單解析其中牽扯到的建筑措施重點。
2.1基層處理
基層處置是最重要的項目,由于其和基礎層構造后期水泥砂漿地面的抗磨性以及強度有著直接的關系。最開始,在建筑部位上鋪設大小一樣的碎石,進行碾壓之后在建筑地坪,方便解決現澆筑地坪在多次載重下形成縫隙等品質毛病。面層混凝土灌筑作業是確保地面品質的重要工作程序,灌筑混凝土要使用分區分層次的灌筑形式,就是把整體地面劃分成很多一樣大小的區域,按序進行建筑。底層灌筑完成之后,要使用震動設備勻稱的搗實,把混凝土里面的空氣清除干凈同時勻稱的鋪筑在地面上。為確保基層處置環節的偏執,要打掃干凈之后,保持比較干凈的建筑條件。在灌筑完混凝土之后,等其固定成型之后再使用鑿毛設備把表面鑿平整,使其符合平整度的標準,然后再用清水進行清理,清理掉外層的塵土,在開始下一個環節的建筑。
2.2 彈線、找規矩
2.2.1 彈基準線地面抹灰前,應先在四周墻上彈出一道水平基準線,作為確定水泥砂漿面層標高的依據。做法是以地面±0.00為依據,根據實際情況在四周墻上彈出0.5m或1.0m作為水平基準線。據水平基準線量出地面標高并彈于墻上(水平輔助基準線),作為地面面層上皮的水平基準。要注意按設計要求的水泥砂漿面層厚度彈線。
2.2.2 做標筋。根據水平輔助基準線,從墻角處開始沿墻每隔1.5~2.0m用1:2水泥砂漿抹標志塊;標志塊大小一般是8~10cm見方。待標志塊結硬后,再以標志塊的高度做出縱橫方向通長的標筋以控制面層的標高。地面標筋用1:2水泥砂漿,寬度一般為8~10cm。做標筋時,要注意控制面層標高與門框的鋸口線吻合。
2.2.3 找坡度。對于廚房、浴室、廁所等房間的地面,要找好排水坡度。有地漏的房間,要在地漏四周做出不小于5%的泛水,以避免地面“倒流水”或產生積水。找平時要注意各室內地面與走廊高度的關系。
2.2.4校核找正。地面鋪設前,還要將門框再一次校核找正。其方法是先將門框鋸口線抄平找正,并注意當地面面層鋪設后,門扇與地面的間隙應符合規定要求,然后將門框固定,防止松動、位移。
2.3 模板工程
澆筑模板是為了時地基得到更好地處理,原因在于其對地坪混凝土澆筑和后期地坪伸縮有著重要關聯。模板工程主要分為以下步驟,具體內容如:(1)長向布置地坪模板。由于距離比較長,地表標高、地面平整度只能依靠模板控制,足見模板工程的重要性;(2)彈基準線。為了確保地面標高的準確性,涂抹面層前需要在施工位置周圍彈出一道水平基準線;(3)做標筋。利用水平基準線在面層上選擇一個標志地塊,然后以標志板塊為基準標出縱橫方向的標筋;(4)找坡度。為了避免倒流水事故發生,找好坡度是必要的。注意,找坡度時需要注意地面與墻高度的關系;(5)校正。將以上內容全部校正核對過,正式實施面層涂抹工作。
2.4 面層涂抹
進行面層涂抹工作前,將其用清水澆洗一遍,使其維持濕潤狀態。先將混合料填鋪在各標筋之間,隨即將其拍實,且保證面層平整度,之后用鐵皮抹子再偷摸一層混合料,并細致磨平,直到面層無水溢出。當所有涂抹工作完成后,如果發現面層上還有一些多余的水分,可以在其上面撒上一些干水泥,用以吸走多余水分。混凝土初凝過后,再在其上面涂抹一層混凝土,這一遍涂抹工作是確保面層質量的關鍵工序,必須壓實、壓光,確保混凝土內部不在存在氣泡、空隙,且表面光滑平整。
2.5地面養護
涂抹完表層之后,要開始進行30天左右的時間保護。大多在常溫條件下,使用木屑以及草席等物料蓋在上面,同時按照試驗對灑水量進行掌控灑水,讓它在濕潤的環境下慢慢的硬化,方便放置混凝土內部存在裂縫等情況。一般情況下,嚴寒季節要在四十八小時,炎熱季節要在二十四小時之后對面層進行涂抹,是因為溫度原因。保護時間內,絕對不能夠允許任何人在上面走動,等其強度穩定成型了才可以。
3結束語
施工項目中整體地面施工技術是最根本的項目,是確保構筑物構造安全、安穩的重要項目,為確保其建筑品質,不僅要嚴厲的施行文章中講述的工作之外,還必須要謹慎選用物料。現在,大型混凝土是構筑基礎項目中最普遍運用的建筑技術,其擁有強度以及穩定性佳的優點,能夠綜合大型混凝土建筑措施的有關措施重點,確實促進地面整體建筑措施前進。不過,運用大型混凝土建筑措施要關注縫隙情況,需要使用有用的預防手段整治縫隙等毛病。
參考文獻
[1]趙海東,趙鳴,沈水明.超長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溫度響應[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00(4).
[2]張琦彬,劉興遠.某磚混結構住宅樓墻體裂縫分析[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03(1).
[3]王孔藩,許清風,朱雷.結構裂縫控制與滲漏防治[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