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雷電對35kV架空線路的安全運行危害很大。文章結合劉田莊-下寨35kV架空線路改造的經驗,對比改造前后的防雷效果,提出增設避雷線、降低桿塔接地電阻、裝設線路用避雷器、加強絕緣等防雷措施。根據線路的具體情況,對各種防雷措施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35kV架空線路;防雷措施;避雷線;接地電阻;避雷器
架空線路地處曠野,遭受雷擊的概率很高。35kV架空線路一般僅在進出線兩端的1-2km范圍內架設避雷線,中間部分無避雷線、避雷器等防雷措施,線路絕緣水平低,接地裝置簡單,接地電阻較高,尤其在地勢較高的地方,雷擊桿塔概率更高,所以應針對線路的具體情況采取有效的防雷措施,從而減少雷擊事故,保證線路安全運行。
1 架空線路的感應雷過電壓
架空線路上出現的雷電過電壓有兩種,一種是雷擊線路附近地面或接地的桿塔塔頂時,由于電磁感應在絕緣導線上產生的感應電壓,稱為感應雷過電壓;另一種是雷擊于線路時雷電流流過被擊物體的阻抗產生的壓降,稱為直擊雷過電壓。劉田莊-下寨35kV架空線路(以下簡稱劉下線)處于丘陵地區,年均雷暴日39.6d,屬中雷區。改造前劉下線采用的是單桿,單根避雷線,只在進出線段架設了避雷線,桿塔多處于坡頂,容易遭到雷擊;改造后采用雙桿、雙避雷線,桿型如圖1所示。
圖1 桿型圖
當雷擊點離線路的距離S>65m時,由于雷擊地面時雷擊點的自然接地電阻較大,雷電流幅值IL一般不超過100kA。導線上感應雷過電壓最大值Ug=25ILhd/S,式中:IL為雷電流幅值,kA;hd=11.87-2f/3,為導線平均高度,m;S為雷擊點與線路之間的距離,m;f為導線弧垂,m;因本線路最大檔距<200m,取f=3m。Ug=379.6kV,這可能引起35kV線路閃絡。因避雷線與導線的耦合作用,U'g=Ug(1-k0)式中:k0為導線與避雷線間的幾何耦合系數,計算得0.304;U'g=264.2kV。
當雷擊點離線路更近,雷擊實際上會被線路吸引而擊于線路自身。由于避雷線屏蔽作用,導線上感應雷過過電壓最大值Ui=ahd(1-hgk/hd),式中:a=IL/2.6,為感應過電壓系數, kA/μs;hg=15.12-2f/3,為避雷線平均高度,m;k=k0×k1,為導線與避雷線間的耦合系數;k1電暈校正系數,雙避雷線35kV線路取k1=1.1。Ui=339.5kV。
2 防雷措施分析
2.1 增設避雷線
從上文計算可以看出,避雷線可以防止雷電直擊導線而產生極高的過電壓;利用導、地線間的耦合作用可以降低線路絕緣承受的電壓;對導線起屏蔽作用,可以降低感應電壓。避雷線還有分流作用,減少流經桿塔入地的電流、降低塔頂電位。在改造前,劉下線有3基處于丘陵的坡頂的桿塔,在雷雨季節經常發生雷擊事故,改造后,目前處于丘陵的坡頂的桿塔未出現雷擊事故。
雷電過電壓氣象條件下,應保證檔距中央導線與避雷線間的距離S≥0.012L+1。式中:S為檔距中央導線與避雷線間的距離,m;L為檔距,m。35kV架空線路桿塔避雷線對邊導線的防雷保護角一般采用20°-30°,因保護角越小,避雷線對導線的屏蔽效果越好,發生繞擊的概率也越小,改造后本線路桿塔防雷保護角為θ=arctan(1240/3250)≈20.88°。桿塔上兩根避雷線間的距離不應超過導線與避雷線間垂直距離的5倍。高桿塔或雷害比較嚴重地區,可采用負保護角或加裝其他防雷裝置。
2.2 降低桿塔接地電阻
對于一般線路,降低桿塔接地電阻是降低塔頂電位、提高耐雷水平以及減少反擊概率的最經濟有效的措施。因接地電阻不良而形成較高的接地電阻,會使雷電流泄放通道受阻。降低桿塔接地電阻措施:(1)增加水平射線的長度或根數,增加根數時,總根數不宜超過6~8根,盡量對稱布置,以減弱屏蔽效應;(2)使用降阻劑或適量換土。本工程桿型的耐雷水平與接地電阻關系見圖2,可見降低接地電阻能夠大幅度提高耐雷水平。
圖2 不同接地電阻時線路的耐雷水平
避雷線與接地體必須有可靠的電氣連接。通過電桿內部鋼筋接地,有時因電桿加工質量或長期的銹蝕,容易造成虛接,使雷電流泄放通道受阻,即使良好的接地體也不能發揮作用。為防止這一現象發生,改造后劉下線沒有通過電桿內部鋼筋接地,而是在電桿外部用接地引下線直接與接地體相連。丘陵地區土壤電阻率變化比較大,同一基桿塔在不同的方向上測得的土壤電阻率相差很大,應多次測量,確保接地電阻值滿足最低要求。在雷雨季節,當地面干燥時,每基桿塔工頻接地電阻不宜超過表1所列數值。
表1 桿塔的最大工頻接地電阻
2.3 裝設線路用避雷器
線路型氧化鋅避雷器具有流通容量大、質量輕、運行維護量小等特點,其并聯在線路絕緣子兩端,可以限制線路上的雷過電壓和操作過電壓,提高線路耐雷水平。當線路遭受雷擊時,雷電流超過一定值后,避雷器動作加入分流。大部分的雷電流從避雷器流入導線,避雷器的殘壓低于絕緣子串的50%放電電壓,即使雷擊電流增大,避雷器殘壓稍有增加,絕緣子仍不會發生閃絡。劉下線第35號、36號桿塔上裝設了YH5WX-51/134型的氧化鋅避雷器,極大的提高了線路的抗雷擊性能。根據以往經驗,線路型避雷器可安裝在:(1)雷電活動強烈且雷擊跳閘率高的桿塔上;(2)土壤電阻率高,降低接地電阻有困難桿塔上;(3)經常出現繞擊現象、存在弱絕緣的桿塔上。
2.4 加強絕緣
架空線路在遭受雷擊時,雷電流超過線路耐壓水平,導致絕緣破壞,發生沖擊閃絡。增加絕緣子串片數可以提高線路的耐雷水平。但其投資較大,并且大量的試驗數據表明,絕緣子串的雷電沖擊閃絡電壓和絕緣子的型式關系不大,而主要取決于串長。一般不按雷電過電壓的要求選擇絕緣子串的絕緣子強度,但應根據已選定的絕緣子水平來檢驗線路的耐雷水平。改造前劉下線直線桿采用的是S-280型瓷橫擔,改造后采用3片XWP-70型懸式絕緣子串。
2.5 其他幾項措施
2.5.1 裝設自動重合閘
當雷電流很大的時候,線路受到雷擊仍然會引起相間短路,保護動作使開關跳閘,經一段時限,自動重合閘使開關重新合閘。如果故障消除,線路可恢復供電,否則由保護再次使開關跳閘。由于線路絕緣具有自恢復性能,大多數雷擊造成的沖擊閃絡和工頻電弧在線路跳閘后能夠迅速離去,所以自動重合閘成功率較高,據統計,35kV及以下線路為50%~80%,因此,應盡量裝設自動重合閘。
2.5.2 采用不平衡絕緣方式
因線路走廊資源緊張,同桿架設的雙回線路日益增多,對此類線路可采用不平衡絕緣方式來降低雙回線路雷擊同時跳閘率。
2.5.3 采用接地模塊
對于雷電活動強烈、接地電阻又難以降低的地區,可考慮采用接地接地模塊,我供電公司轄區北部某35kV線路,地處山區,經過換土,加降阻劑等措施,接地電阻依然很高,最后采用了接地模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 結束語
防雷是一個很復雜的問題,35kV架空線路采用什么防雷措施,需從多方面分析,例如線路經過地區雷電活動的強弱、地勢高低的特點、桿塔的高度、土壤電阻率的大小等,并結合本地線路的運行經驗,根據技術經濟比較的結果,采取合理的防護措施,將雷害減少到最低限度。
參考文獻
[1]DL/T620-1997.交流電氣裝置的過電壓保護和絕緣配合[S].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1997.
[2]SDJ7-1979.電力設備過電壓保護設計技術規程[S].北京:水利水電出版社,1979.
[3]沈其工.高電壓技術(4版)[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12.
[4]張殿生.電力工程高壓送電線路設計手冊(第二版)[M].中國電力出版社,2002.
作者簡介:母?。?982-),男,河北省秦皇島市盧龍縣,本科,工程師,現從事電力勘測設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