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農業是我國重點發展領域。每年國家都投入大量資源建設農業項目。隨著經濟規模和農業發展水平的不斷提高,關于項目的投入也日漸增多。農業項目管理質量水平直接關系到國家投資的使用效率,因而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文章圍繞我國農業項目管理問題進行探討,分析了當前農業項目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相關解決建議,以其提高農業項目管理水平,提升項目資金使用效率,推動我國農業項目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農業項目管理;問題;建議
引言
我國是農業大國,具有悠久的農業文明歷史,耕地面積占世界耕地總量的百分之七。我國具有龐大的農業人口數量。農業是否繁榮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我國經濟、社會乃至國防安全的發展水平。我國政府一直高度重視農業項目建設。近些年來更是持續加大農業資源投入。在政策、技術、資金、人才等方面均對農業的發展給予了有力支持。農業基礎設施不斷完善,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水平不斷提高,農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得到顯著改善。在取得成績的同時,我們也看到一些不和諧的地方。由于多種客觀因素,我國農業項目管理方面還存在著一些缺陷和不足,限制了農業經濟的健康持續發展。做好農業項目管理問題分析,妥善加以解決,推動我國農業穩步前進,是當前農業管理部門的重要研究課題和工作任務,也是深入推進社會主義經濟體制改革的關鍵環節。
1 當前我國農業項目管理工作中面臨的困難和問題
1.1 農業項目前期準備工作不到位
由于種種原因,部分地區或部門在申報農業項目時,缺乏對項目前期準備工作的足夠重視,在立項、編制可行性報告等重要環節當中盲目操作,工作質量偏低,特別是對項目實施相關的國家產業政策、市場需求、項目發展方向等重要內容缺乏了解,導致項目先天條件不足,后續發展遲緩。
1.2 農業項目缺乏可靠的地方資金支持
項目的建設實施必須依靠大量資金投入作為保障。由于財政壓力較大,許
多地方,特別是經濟欠發達地區的農業項目配套資金往往不能及時落實到位,最終導致項目進度緩慢甚至停滯。
1.3 農業項目資金使用管理缺乏規范化的制度保障
由于缺乏規范管理,許多地方部門在農業項目建設資金使用方面較為松懈,大量截留、專項資金挪作它用等違規問題頻繁發生,進一步降低了項目資金落實保障水平,也為貪腐行為提供了條件。
1.4 農業項目合同簽訂與執行環節缺陷較多
合同是項目建設實施的法律基礎文本。由于不夠重視,農業項目合同的簽訂和使用方面存在很多薄弱環節,對項目實施的質量和成本控制力度較弱。甚至有的合同缺陷造成項目不能正常實施。
2 關于深入推進我國農業項目管理工作的重要建議
2.1 積極做好農業項目前期準備工作
農業項目前期準備工作質量,很大程度決定了后續工作過程乃至最終結果的好壞。在項目初期,要由專業人員編制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報告編制人員要充分了解國家經濟政策、當地投資環境以及項目具體情況等詳細內容,了解投資建設項目所涉及的各項法律、法規,了解項目實施過程中所可能面臨的各種風險,要深入一線做好前期調研,把握市場需求變化,認清項目所具有的優勢和不足。在此基礎上制定出科學合理、效益突出的項目規劃設計方案和分析透徹、深入,理論清晰、準確的可行性研究報告。與此同時,嚴格執行專家評審制度,認真履行項目評審工作程序。一旦項目完成立項并取得批復,就要嚴格按照預定方案執行,杜絕項目方案的隨意更改,以維護可行性研究報告、專家評審制度的權威性,避免隨意更改項目內容所帶來審查不嚴、執行失誤等問題。對于確實需要進行項目變更的,要按照相關規定執行報批程序。
2.2 確保農業項目地方配套資金落實到位
充足的配套資金是農業項目順利實施的基礎前提。地方政府要將農業項目配套建設資金納入本級財政預算管理,明確資金來源和用途,編制規范的資金使用管理計劃并依照相關規定嚴格執行。在進行預算編制時,要對地方財政收支情況和經濟發展運行情況有著清晰全面的把握,要保證不同領域資金投入的平衡。既要保證項目建設需要,又要適應當地財政能力,避免過度投入,造成收支失衡,影響當地經濟總體發展。要做好項目建設配套資金落實情況的檢查監督工作,加大配套資金落實不到位地區的處理力度,確保配套資金及時落實到位。
2.3 嚴格管控農業項目資金的使用
為加強農業項目建設資金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率,政府主管部門和負責項目具體實施的單位要按照國家、農業管理部門所頒布的法律、法規、行政規范和行業標準,在充分結合本地區、本系統實際情況的基礎上,圍繞項目資金的使用管理制定項目資金使用管理制度和具體辦法細則。制度文件一經制定就必須嚴格遵照執行,切實保證規范制度的權威性,努力提升項目建設資金的利用效率。要實施項目資金使用監管制度,不斷完善資金監管機制。項目建設資金到位進入指定專用賬戶,實行全過程監督管理,保證資金被使用到預定方向,實現高效利用。
2.4 用規范化的制度體系有效約束農業項目建設行為
要建立健全農業項目建設規范體系,充分發揮規章制度應有效果,堅持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堅持實行單位法人與項目主持人相結合的雙重責任制。在項目招投標和建設過程中嚴格執行政府財政投資監管制度,依法履行招投標程序和施工監理制度,提高項目合同使用管理水平。按照項目建設質量給予相關責任人獎勵或懲處,實行責任追究制,落實責任人相關責任,堅持走法制化、規范化的項目建設管理道路。
2.5 打造科學健全的農業項目績效評價體系
建立健全農業項目績效評價體系,是評估項目建設質量,落實責任追究、獎懲,指導后續項目建設的重要手段。首先要制定一個完善的項目績效評價制度,將整個項目從立項到結束都納入考評體系范圍之中,堅持過程與結果并重,效益優先的績效管理原則,科學開展農業項目建設績效評價工作。管理部門和各級政府要按照國家關于農業項目績效評價的中體要求,完善執行細則,使績效評價有法可依,有據可查,具有高度的可執行性。要對項目績效評價內容、指標、評價方式方法、步驟等要素進行明確,建立績效評價長效機制。
3 結束語
農業是我國國民經濟體系中的主要組成部分,其承擔的糧食安全保障職能更關系到國家安全和社會的穩定。做好農業項目建設管理,是深入推進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經濟體制改革的重要途徑和必要舉措。農業項目管理是項系統工程,其運行情況涉及到中央和地方方方面面的影響。要想切實提高農業項目管理質量水平,必須要構建一個科學、高效、合理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在工作實踐中不斷自我完善,加以改進,通過細節的做精、做細,提升整個農業項目建設系統的運行質量和管理水平。只有這樣,我國農業項目建設事業才能適應當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實現又好又快發展,在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兩方面實現最大化。
參考文獻
[1]杜頻湖.強化農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的思考[J].臺灣農業探索,2010(3):54-56.
[2]張靜.我國農業科技創新能力與效率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1: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