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社會以及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的電力系統建設也得到了進一步的加強,就目前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來看,給電力企業帶來了機遇與挑戰,相對以往,電力企業之間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因此,電力企業要想在這激烈的市場中繼續生存和發展下去,就必須要提高自身供電管理的質量,所以,線損分析預測技術已經成為了各大供電企業所關注的重點,通過線損分析過程,能夠極大的提高企業節能降損的目的,進而,節約電力成本,強化企業核心競爭力,因此,文章重點對供電管理中線損分析預測的運用進行了闡述,揭示其在供電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供電企業;供電管理;線損分析
隨著我國電力行業的迅猛發展,配網網架以及線路結構得到了進一步的改善,但是,對于電量損失的管理和控制過程還沒有能夠進行完全的控制和計算,因此,造成了一定的資源損失和企業成本的浪費,然而,在我國市場經濟的背景下,供電企業要想實現長久的發展和生存,就必須要實現自身能源利用的最大化,進而確保能夠實現強有力的市場競爭,其中線損分析過程就能夠有效的對供電網絡進行管理,實現減能降損的重要作用,對電網進行線損分析預測,能夠有效強化電網規劃建設,提高供電企業生產管理水平。然而由于電網分布范圍較為廣泛,且網點所在的地理位置錯綜復雜,管理難度較大,因此降損工作成了供電企業進行電網經營的薄弱點。
1 影響線損程度的因素
1.1 供電量增長對線損的影響
在電網運行中,預測電力負荷的方法有很多種,例如電力彈性負荷法、回歸分析法、負荷密度法、部分分析法及間序列法等等,每種方法都有其獨特性及自身的適用領域,對于不同的地區及其特征選擇不同的電力負荷預測方式。文章主要選擇負荷密度法對電力負荷進行預測研究。負荷密度法預測,就是先將所要預測的電網區域進行分區,這種分區過程一般都是按照功能進行,因此,依次可以分為居民區、商業區、工業區以及文化娛樂區。然后分別對每一個區域中的居民收入、人口數量等情況進行調查,然后選擇合理的負荷密度指數,從而對某一區域的供電情況以及用電需求進行預測。這種預測方式可信度較高。當過網電量通過的時候,可以對A1和A的比值進行設置,因此,當電網電壓網絡耗損率為常數的時候,就能夠對其中的耗損率進行計算,由此可見,過網電量能夠有引發電損率的產生。
1.3 功率因數對線損的影響
在電網中有很多感性負載,這些負載會大大降低功率值。在電網運行過程中若電網功率相同,功率因數較低,那么相反的電網負載電流則會相對較高。此時線損率會以平方的形式逐漸增加。如果電網的有功功率較大,就能夠提高配電用戶的功率,減少了無功功率的產生,從而能夠降低電網線損的程度。
2 供電管理中線損分析預測的運用
2.1 線損分析預測方式
一般而言電網線損主要是受到電網量的影響,眾所周知,電網在向各個用戶配電的過程中,還會向鄰近的電網進行輸電,在電力運輸過程中,一定會出現消耗作用,因此對于線損的分析過程,是十分重要的,具體應當從消耗入手,對電力對電力變動關系進行深入的研究,從電力變動關系中把握影響,因此,進而追求其根本影響因素,從中找出應對方案,提高電網的使用效率。
2.2 建立模型
在現階段的線損控制模型中,最常采用的就是人工神經網絡系統,這種系統主要模擬大腦的功能,將人腦的思考規律應用于系統之中,神經網絡系統是通過神經元組合形成的系統模式,具備較強的計算和分析能力,能夠形成高校的計算過程,實現智能化處理問題的目的,在電損初級預算過程中,需要利用BP網絡中的分層結構進行計算,我們經常遇到的隱性神經元主要是S2和S3,其函數式為ansing,傳遞量為pureln,這樣神經元系統就能夠實現自動計算的過程,從而為研究線損提供科學的依據。
3 線損分析預測在供電管理中的應用策略
3.1 提高計量自動化以及管理水平
在供電管理中運用線損分析預測,能夠有效的提升供電網絡的管理水平,與此同時,線損分析預測過程,還應提高了供電網對于遠程計量數據的采集能力,保證了廠站遙測終端的覆蓋率。提高計量運程采集水平,能夠及時同步的對電網供電量進行統計,進而實現了對于線損數據的實時監控過程,能夠提高線損分析預測的準確性,為線損分析提供真實可靠的數據信息。因此,電力企業還應當強化對于電能計量過程的管理,減少表計的失靈或者誤差,進而實現線損分析預測的準確性。
3.2 建立完善的線損管理制度
供電企業要想實現較高的供電管理形式,就必須要實現較高的線損分析預測過程,因此,就必須要完善對于線損的管理制度,首先應當明確線損年度目標,然后將這個目標落實到不同工作崗位上,進而,明確各個工組人員的責任和義務,進而,實現一個較為完整的線損管理格局,與此同時,在進行線損分析預測工作中,應當以往年的線損分析預測數據為主要依據,然后對數據進行認真的分析與計算過程,使得企業對于線損情況能夠掌握最為準確的信息和最為真實的認識。通過線損分析過程,工作人員能夠迅速的找出容易出現線損的地方,從而,能夠有利于電力企業開展有針對性的工作,來降低線損的存在。
3.3 強化營業管理
供電企業實行供電管理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減少供電過程的線損情況,進而,強化供電企業的經濟效益,因此,要想實現良好的線損分析預測過程,就必須要對營業管理進行強化,相關工作人員應對此有一個客觀認識,采取一定的計量管理及營業管理措施,從多方面優化電網運行,使電網線損量降到最低。
4 結束語
在供電管理中充分的應用線損分析預測,能夠及時的對電網中出現的電損現象進行糾正,進而,減少了供電企業的能源消耗,提高了其經濟效益,然而,對于供電管理中線損分析預測還需要對企業的相關管理和制度條件進行強化,這樣,才能夠確保線損分析預測的準確性,從而,提高企業在市場中的競爭力。
參考文獻
[1]尹勝蘭,陳少華,莫哲,等.配電網經濟運行區域的研究與應用[J].電氣應用,2012,2.
[2]張勇軍,石輝,許亮.配電網節能潛力評估系統開發方案[J].電力系統自動化,2011,2.
[3]朱紫釗,葉發新.一種低壓配電網理論線損計算的改進算法[J].電測與儀表,2012,11.
[4]陸陽,周紅光,蘭才進.改進配電網線損計算方法分析[J].電氣技術,2013,1.
[5]靳正云.配電網技術線損及其降損措施初探[J].電源技術應用,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