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灌漿法是現代公路隧道施工過程中的重要技術內容,其在提升公路隧道質量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為了能夠更好的發揮出灌漿法在公路隧道施工中的作用,做好公路隧道施工中的灌漿法應用具有重要意義。文章以龍瑞高速公路段家田隧道為例(左幅590m,右幅545m,全部Ⅴ級圍巖以上,巖體破碎),先對灌漿法施工原理予以簡單闡述,之后對公路隧道施工中灌漿法的施工設計予以分析,最后對公路隧道施工中灌漿法的應用予以探討,希望能夠為公路隧道施工中灌漿法應用效果的提升做出貢獻。
關鍵詞:公路;隧道施工;灌漿法
前言
隨著社會生活對交通事業的需求逐漸增大,越來越多的公路隧道得以建設。在建設公路隧道過程中,為了保證隧道工程質量,確保隧道整體結構的安全性,施工企業常選擇灌漿法來予以施工。從實際施工效果角度考慮,灌漿法在公路隧道中的應用,能夠實現對隧道結構應力效果的有效提升,是提升隧道施工質量的重要技術類型。
1 工程概況
段家田隧道地處龍陵山間盆地北部山林內,許家坡南東面,屬構造剝蝕中切割長垣壟狀山地地形地貌,山體混圓,植被很發育,地形縱坡起伏較大,自然坡度一般在30~400之間,隧道區最高點高程為1715m,坡面沖溝發育,切割較深,多呈“V”字型,屬山嶺重丘區。起訖樁號左幅K6+425~K7+015,右幅K6+455~K7+000,全長1135m。整個隧道圍巖級別為Ⅴ級,巖體穩定性較差,且隧道埋深較大,最大埋深為63.5m。
2 灌漿法施工原理
灌漿法是現代工程建設事業當中的重要技術類型,其在公路隧道施工中的有效應用,能夠實現對隧道裂縫病害的有效處理。其利用液壓、氣壓原理,將漿液通過注漿管輸送到隧道裂縫位置,然后利用漿液對裂縫的充填、滲透和擠密,來實現對隧道裂縫空氣的排除,然后依靠漿液固化作用,來實現對裂縫位置的有效粘結,實現對裂縫位置強度、應力結構的補強,提高隧道圍巖的整體性,及隧道整體的強度、承載力、防水性能,為隧道工程的安全運行提供有力保障。
3 灌漿法在公路隧道施工中的設計
根據灌漿法施工流程分析,其設計工作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四個階段:
3.1 施工標準確定
灌漿法的施工標準可以分為施工質量標準和灌漿強度標準兩個方面:(1)施工質量標準。其主要根據公路橋梁工程隧道工程的設計質量標準來予以確定,保證其能夠與隧道工程設計質量保持一致;(2)灌漿強度標準。灌漿強度標準實施灌漿施工完成后,其灌漿部分所能夠達到的基本強度要求。
3.2 選定施工段落
在公路隧道施工過程中,基于施工難度、施工成本以及施工效果的綜合考慮,應選擇隧道裂縫、沉降情況較為集中的位置等來作為灌漿法的施工段。
3.3 灌漿材料配比
灌漿材料作為灌漿法的主要內容,其材料選擇是否得當、配合比是否科學,會對灌漿法的直接效果產生重要影響。目前,灌漿主劑可以分為“粒狀漿材”和“化學漿材”兩種。(1)粒狀漿材。粒狀漿材是指有水泥、瀝青、粘土及他們的混合物而制成的漿材,其是一種懸濁液,具有取材容易、配方簡單、價格便宜、環保效果好的優勢。根據漿材穩定性可分為“穩定粒狀漿材”和“不穩定粒狀漿材”兩種。(2)化學漿材。化學漿材是一種真溶劑,在實際灌注過程中,其具有灌注全面,灌注效果好的優勢。根據化學漿材的成分內容其可分為“無機漿材”和“有機漿材”兩種,其中“無機漿材”指硅酸鹽,“有機漿材”則包含環氧樹脂類、甲基丙烯酸酯類、聚氨酯類、丙烯酰胺類、木質素類等多種漿材。
3.4 施工半徑擴散
在實際施工過程中,灌漿法所針對的公路隧道施工段地質很難保持一致,其滲透系數、孔隙率都會存在一定的差異。在這種情況下,施工企業不能完全按照公式計算范圍結果來對隧道進行灌漿施工,而是要根據對地質資料的收集、分析與研究,通過試驗來確定擴散半徑,確保灌漿施工方法的有效性。為了確保灌漿質量,我們施工過程中通常會采用較小的擴散半徑,以此來保證灌漿效果。
4 灌漿法在公路隧道施工中的應用
在實際施工過程中,為了保證灌漿法實施的有效性,施工企業需要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4.1 裂縫表面處理
在對隧道裂縫進行灌漿之前,必須要先對裂縫表現進行處理,將其雜質清理干凈,并沿裂縫鑿開“V型”或“U型”槽,槽體寬度、深度由裂縫的具體情況予以確定。開鑿順序為先縱深、后鑿寬。鑿槽完成后,可利用鋼絲刷和氣泵來對混凝土碎屑及粉塵進行處理,確保隧道裂縫表面槽體達到無雜質標準。
4.2 施工準備工作
在完成裂縫開鑿清理后,施工人員要開始進行其他施工準備工作,由于灌漿法施工較為復雜,難度偏大,因此施工準備工作必須要做到全面、細致,以保證灌漿法的實際應用效果。準備工作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方面:(1)設備。要對所灌漿設備進行檢修、維護,保證每一個機械設備都能夠達到最佳工作狀態;(2)材料。要對灌漿材料種類、級別、配合比等內容進行檢查,并利用實驗來對擴散半徑、灌漿孔距予以確認;(3)人員。要保證灌漿人員、技術人員、質量監控人員全部就位,施工過程中嚴格監督,并且對施工過程進行記錄。
4.3 施工工藝流程
灌漿工藝施工流程主要分為六個主要環節:(1)埋設灌漿嘴。目前常用的灌漿嘴有灌漿盒和灌漿管兩種,其中灌漿管適用范圍較廣,灌漿盒則主要應用于裂縫端部、貫穿位置及裂縫寬度較大部分。在埋設灌漿嘴時,要確保每一個裂縫處至少布置一個進漿孔和排氣孔。(2)封縫。封縫是為了使裂縫形成一個密封性空腔,為灌漿施工創造空間。在實際施工中,可用水泥砂漿對鑿槽裂縫予以封縫,為提升砂漿與裂縫的粘著力,可在槽面上先刷上一層環氧樹脂漿,然后在嵌填水泥砂漿。在封縫后要對其效果予以檢查,確保避風效果良好。(3)配置漿液。漿液的配置要嚴格按照施工準備來予以進行,確保漿液能夠滿足實際工作需求。在配置漿液時,要根據漿液凝固時間及灌漿速度來確定配置漿液的多少。(4)灌漿。灌漿的主要設備為灌漿泵。在保證灌漿泵良好工作前提下,橫縫灌漿行為要從裂縫一端向另一端進行,豎縫要自下而上灌注。灌注漿液為化學漿液時,其壓力要控制在0.2~0.4Mpa,若灌注漿液為水泥漿液時,其壓力要控制在0.4~0.8Mpa。(5)封口。灌漿完成后,在保證縫內漿液初凝且不外流后,可拆除灌漿嘴,之后用環氧膠泥或灌漿液水泥膏來對灌漿孔進行封口抹平。封縫后,要對灌漿嘴上的殘留漿液予以清除,以備重復使用。對灌漿效果的檢查方法可以通過壓縮空氣和壓力水來實現,鉆芯取樣也是測試灌漿力學效果的常用方法。
5 結束語
綜上所述,灌漿法作為以壓力為主動力的漿體灌注技術,其能夠通過對漿體的灌注、粘合來實現對隧道結構的整體強度及應力水平的增強,是當前公路隧道施工環節中不可或缺的技術類型。為了能夠更好的發揮出灌漿法在公路隧道施工中的作用,施工企業一定要做好對隧道工程實際情況的分析,確保灌漿法應用的有效性,為公路隧道的正常、安全通行打下良好而又堅實的基礎保障。
參考文獻
[1]仝剛.公路隧道軟土地基處理對策[J].交通標準化,2014,1:112-114.
[2]郭魯.公路隧道工程施工中灌漿法加固技術的應用[J].交通建設與管理,2014,12:112-114.
[3]班立彥.公路隧道施工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科技資訊,2014,27:104.
[4]陸晉.公路隧道施工技術淺析[J].科技展望,2015,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