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前上海市教育委員會對中職教師的教學提出了幾個要求:教學要努力貼近生產實際和工作崗位,突顯學生能力培養,以能力為本位,以職業實踐為主線,以項目課程為主體,開發任務引領型教學模式。作為一名中職教師,我積極參與教育教學改革,努力嘗試把項目教學法融于教學中,現就自己所做的嘗試我談一點自己的教學體會。
【關鍵詞】項目教學法 " "任務引領 " " 實踐教學
上海市教育委員會在《上海市中等職業教育全面提高教學質量行動計劃(2009-2013年)》中提出:教學要突出教學過程的應用性和實踐性,推動理論與實踐、文化基礎與專業技能和學習做人與學習做事的結合。始終堅持育人為本,深入改革人才培養模式,繼續推進專業、課程及教材改革和建設,積極進行制度和機制的創新,繼續完善教學的基本管理,大力推進教學保障條件的建設,實現中等職業教育規模、質量、結構、效益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因此,突破傳統課程教學模式,開發和實施任務引領型課程被列為我校教師課程改革的主要行動內容。
一、分析教材進行項目設計
項目教學法是以完成一件具體的、具有實際應用價值的行為為目的而進行的教學活動。在教學活動中,教師交給學生某個項目任務,在教師指導下,以個人或小組工作方式,由學生自己按照實際工作的完整程序,共同制定計劃,共同或分工完成整個項目。那么,我們教師首先對教材進行處理,把所授內容分解成一連串若干個項目,項目包含子任務。任務的設計要盡量貼近生產實踐,并且在我校目前的實訓條件下是可以完成的任務。任務的內容包含學生職業崗位所必需的技能及知識點。我把我所授《制冷機安裝管理操作》這門課程分三大模塊:(一)冷庫的建設安裝;(二)制冷機的操作管理;(三)制冷機的檢修。三大模塊再包含若干個項目,完成一大模塊的教學也就是完成一個個項目任務。對這三個模塊我是這樣處理的:冷庫的建設安裝包括壓縮機及各個設備的安裝。由于目前我國的氟利昂中小型冷庫發展迅猛,大型氨冷庫的建設投資太大,從學生就業出發,以后學生遇到氨冷庫建設的概率不大,所以這部分內容的處理上,主要講授氟利昂冷庫的建設。我校實訓室共有8臺裝配式的小型氟利昂活動冷庫,對項目教學法極為有利。我把小型氟利昂裝配式冷庫的安裝作為一個項目,再分解成兩個小任務:冷庫庫體及冷庫門的安裝、四大部件的安裝。這部分內容全部采用現場實踐教學,要求學生掌握的技能有:氟利昂紫銅管的切割、連接、擴口的制作,紫銅管的焊接技能,冷庫庫體及門的安裝過程中使用到的扳手及電鋸等工具的使用。這些內容都與制冷設備維修工、等級工考證的內容緊密結合。還有四大部件安裝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項,如吸氣管道需要做保溫隔熱措施,回氣管道水平段為了滿足回油需要向壓縮機方向有所傾斜;冷風機安裝位置的選擇,安裝冷風機時注意融霜排水管道的安裝等等。第二大模塊的內容為:制冷機的操作管理。我把這部分內容也分解成若干個項目中的小任務,例如:放空氣器的操作。我校實訓室有放空氣器的模型,再結合多媒體課件,通過學生自己查閱資料及教師提供的視頻,學習小組自發完成模擬放空氣器操作。教師在旁觀察學生操作是否規范,教師再對學生的不規范操作進行重難點突破。第三部分內容為制冷機的檢修。主要為制冷壓縮機及冷庫輔助設備的檢修維護。比如項目制冷壓縮機的檢修包括任務一“活塞直徑的測量”和“任務二汽缸直徑的測量”。這兩個任務主要涉及外徑千分尺和內徑百分表的正確使用。掌握了這一技能,學生還可以測量曲軸、連桿等的直徑,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很好地掌握了就業所需的技能,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適合市場的需要。
二、項目教學法的實施及評價
在項目教學中,學習過程成為一個人人參與的創造實踐活動,學生在項目實踐過程中,理解和把握課程要求的知識和技能,體驗創新的艱辛與樂趣,培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團隊精神和合作能力等。項目小組主要根據我校的實訓情況和學生人數來劃分,通常是每組6人左右,每組確定一個組長,組長協助我負責各組的任務完成情況。項目實施階段為師生共同制定項目實施計劃,學生小組相互協作,分工明確,并在做的過程中由我負責引導解疑。項目任務完成后一定要進行檢驗,并最終要形成一個認識報告。項目成果的交流階段,交流方式一般是以小組的形式進行。項目評估階段,評估的過程是指既有老師的評價,又有同學的評價和學生的自我評價,最后由教師進行成績的判定。成績判定有兩個方面,一是學生完成項目任務的情況,二是學生在完成任務項目時的態度及小結報告。這個評價要針對全過程,要全方位,從這個項目任務的設計到完成任務工作的情況和學生的態度等等,是一個綜合的評價。學生的學期總成績是一個學期所有任務完成情況的綜合。
三、實施項目教學法存在的一些問題
通過我一學期的教學改革,我認為項目教學法相對于原來以講授為主的教學法還是收益頗多。首先,學生對課堂從教室搬到實訓室或冷庫現場很新鮮,一下子就提高了學習積極性。在實訓室學生可以任意分組,團結協作,課堂教學也不像過去那么死板,教師由獨立地站在講臺講課變成了幫學生完成任務的一個成員。而且采用的現場教學能提高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讓他們在做的過程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從而更好地掌握了知識及技能。學生的考核也不是全部以分數評價,而是整個教學過程中,點滴任務完成情況的綜合,對學生的評價更全面。但項目教學法的完成還需許多客觀條件允許,如實訓室設備有限,很難每個人都能獨立完成一個任務;考慮到學生的安全問題,有的任務完成還需模擬進行;實訓室也很難保證所有項目的設備條件,如去工廠或冷庫現場就必須考慮到與實習單位的合作問題,這些問題一時還很難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