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職教師的心理素質是標志教師素質發展水平及其價值規范的主體性理念,同時心理素質也是需要在理論和實踐中進行規定的新范疇。中職教師的心理素質特征集中表現為四個方面:一是自我期望值過高,二是人際關系較為敏感,三是具有較高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四是心理素質中的焦慮問題。新形勢下中職教師心理素質的培養策略:一是全面了解中職教師的心理需求,二是加強對中職教師職業心理素質的研究,三是公平合理地處理中職教師的心理挫折問題。
【關鍵詞】中職教師 " " 心理素質 " " 培養策略
隨著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社會各界逐步增加了對教師的心理素質關注,不再僅僅關注學生的心理素質培養,教師心理素質的發展情況對于學生學習和課程教學等產生的影響也逐步得到認可。中職教師的心理素質是教師各項能力發展和教學工作開展的基礎,當前中職教師的心理素質也遇到了一些問題,比如自我期望過高、對人際關系過于敏感等。新形勢下,為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和促進學校發展,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強對教師心理素質的關注和培養。
1 當前中職教師心理素質的現狀
根據當前中職教師的日常教學實踐可知,中職教師的心理素質特征集中表現為四個基本特征。一是對于個人發展的自我期望值過高。因期望值過高從而導致了部分教師對于工作的積極性降低,產生了一定的消極情緒,不利于工作的開展和工作業績的提升。這種現象對于剛入職的教師來說比較明顯,因為剛入職的教師通常是具有較高的學歷和入職門檻的要求,具有較高的學歷水平和思想覺悟,對于未來的發展具有更高的期待,但是現實與理想的差距必然會給部分教師帶來一定的挫折感。二是中職教師間的人際關系較為敏感,容易因各種小的事情產生抵觸情緒。人際關系處理不好必然會影響到教學工作的開展。對于中職教師來說,從事的是育人的工作,其溝通能力和人際關系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要高。研究表明,人際關系處理的敏感度因人而異。通常來說是職稱較高、職務較高的教師比普通教師具有更高的人際關系敏感度,因為他們涉及的利益沖突更加明顯,會引起更多的人參與到利益的分享和競爭當中。
三是中職教師通常具有較高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具有更高的職業道德素養,心理素質更加健全。從教師工作的本質來說,教師的基本要求是為人師表、教書育人,因此在教書育人的過程中,必須要具有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對教育教學工作負責,對學生負責。教師的工作態度和心理素質對于學生的學習會產生直接的影響。學生作為一個活生生的人,必須要求教師要具有較高的職業責任感,為學生未來一生的發展奠定基礎。四是中職教師的心理素質中的焦慮問題。焦慮是一種類似擔憂的反應,是個體主觀上預料將會有某種不良后果產生的不安感,是緊張、害怕、擔憂混合的情緒體驗。舉例說,教師的焦慮既有個人主觀的焦慮表現,也有客觀無條件的焦慮反應,注意力不集中、恐慌心理等。一方面,教師的焦慮是對個人工作高度要求的表現,是教師業務素質提升、能力提升訴求的心理表現;另一方面,中職教師的心理素質中也會呈現出抑郁的問題,通常包含有沮喪和絕望的情緒,是由于某些事件引起悲傷或悶悶不樂的情緒。當然,還會有角色意識模糊、自我定位不準等心理素質表現。
2 新形勢下中職教師心理素質的培養策略
2.1全面了解中職教師的心理需求
中職教師作為一個公益性職業,也有與其他行業從業人員的心理訴求。學校的管理者應該高度重視教師的職業心理訴求,深入分析中職教師的各種需要,包括個人發展、業務提升、職稱評審等方面的訴求。在分析的過程中,要正確分析教師的各方面訴求,滿足合理的訴求,引導樹立正確的發展訴求;明確中職教師的工作需要、生活需要和人際發展需要,以培養正當需要為主體,引導教師樹立正確的發展觀和事業觀;發揮積極心理學對中職教師心理素質的調節作用。積極心理學主張從個體的認知、個體的實踐和個體的自我評價來探討人的潛能、積極品質的發掘,使個體能夠保持積極的心理狀態。
2.2加強對中職教師職業心理素質的研究
中職教師的心理素質培養,以培養教師的職業心理素質為核心,職業心理素質是教師養成良好心理素質,實現從職業化向專業化發展的重要內容。當前,各地區對于教師職業心理素質的研究已經開始,但是對教師職業心理素質的培養還仍有不足之處。當前,各地區在對中職教師的職業心理素質的探討已經在關注教師職業成長的意識,關于這方面的研究需要進一步的加強和深化。對中職教師職業心理的研究,應該采用跟蹤研究和橫斷研究的多種方法,探索不同教師不同心理層面的職業心理素質情況,為后面開展相應的職業心理素質培養提供信息基礎。
2.3公平合理地處理中職教師的心理挫折問題
為提高對中職教師心理素質的培養,需要處理好他們所面臨的挫折心理。有效解決中職教師的心理挫折,將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中職教師良好的心理品質,提高其工作能力。對于任何一個中職教師來說,在課堂教學、學生管理和教學工作等方面必然會遇到一些心理挫折,這就需要抓住機會,采取措施有效幫助解決,緩解心理挫折問題。一方面,心理疏導可以引導一個人的認知產生創造的變遷,增長解決問題的能力;另一方面,如果中職教師的挫折太大,則會帶給中職教師更多的消極情緒和行為,必然會給當前的工作造成一定的損失,所以必須要采取有效措施,鑄造中職教師良好的心理素質品質。
【參考文獻】
[1]陳菲兒. 思想政治教師專業素質及提升策略探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3.
[2]張育人. 教師心理素質現狀及優化研究[J]. 青春歲月,2011(2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