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我國石化企業在信息化建設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但相對于西方發達國家石化企業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文章闡述了企業信息化的定義,分析了石化企業信息化發展趨勢,總結了我國石化企業信息化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了加強我國石化企業信息化建設的策略建議。
【關鍵詞】石化企業;信息化建設;信息技術
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為企業提供了更加高效、安全的技術手段,提高了企業的工作效率和生產能力,增強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近年來,石化緊緊圍繞自身的發展戰略開展信息化工作,積極推進信息化建設,穩步推進企業生產層面和管理層面的信息系統應用,培育信息化人才。這些工作對石化企業改革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撐作用。
一、企業信息化概述
所謂企業信息化,就是企業以企業流程優化為基礎,將企業的生產過程、物料移動、事務管理、現金流動、客戶交互等業務過程數字化,利用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和數據庫技術,控制和集成化管理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的所有信息,加工生成新的信息資源,實現企業內外部信息的共享和有效利用,提供給各層次的人們洞悉、觀察各類動態業務中的一切信息,做出有利于生產要素組合優化的決策,使企業資源合理配置,以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和市場競爭能力。
二、石化企業信息化建設的良好實踐
在操作控制層面,國外石油石化企業信息化建設起步較早,已經普及了數據采集、生產過程自動化、先進控制與區域優化等系統應用,正在向智能化方向發展;在生產執行層面,國外石油石化企業重點建設了生產運行指揮、生產調度、油品調合、高性能計算、加油卡等應用系統,并用于生產的運行與管理,目前正在向可視化、協同化方向發展;在經營管理層面,普及應用了ERP、電子商務、供應鏈管理等系統,并且大部分企業正在進行ERP系統的集成。
信息技術的應用加速了知識的傳遞、加工和更新,提升了企業有效利用信息的能力,從而提高了企業的工作效率和生產能力。世界各國的石油石化企業都將信息技術的應用作為提高企業競爭力的重要手段。國外石化公司非常重視信息基礎設施的建設,構建了先進的覆蓋全公司的計算機網絡系統,實現了工廠生產自動化和經營事務處理網絡化、計算機化,如英國的BP、日本Cosmo石油公司、美國的殼牌、美孚石油公司等都建成了全公司的計算機網絡系統,覆蓋了全部煉油廠、銷售公司、油庫和加油站。
隨著經濟全球化時代的到來,全球能源公司正在紛紛致力于合并一系列分散的網絡,向智能化、虛擬化和按需分配方向發展。例如Chevron Texaco(雪佛龍·德士古)公司通過三年的努力已經把分散的網絡合并到一個標準基礎設施上,并且分別在位于加州的圣雷蒙市、得克薩斯州的休斯敦以及英國倫敦建立了網絡中心。網絡的整合和優化工作在過去三年間共為公司降低了1.26億美元成本。
為了滿足用戶范圍不斷擴大、業務的連續運行性和數據的安全性不斷提高的需求,國內企業對基礎設施穩定運行和安全管理的要求越來越高。目前,國內信息化應用程度比較高的企業正在構建的綜合信息基礎設施,具備覆蓋廣泛、安全可靠、支撐寬帶多媒體以及融合業務的特點,同時,應用系統整合、數據集中存儲與處理、容災系統建設等也在進行中。例如,中國石油按照“六統一”的原則,建立了總部和11個區域中心,在每個區域中心進行了郵件系統硬件運行平臺的集中配置、統一管理;ERP業務系統及其他經營管理業務系統的軟硬件設施實現了在總部層面的集中配置和管理。
三、我國石化企業信息化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
近年來,我國石化企業的信息化建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是應該看到,石化企業信息化工作發展還不平衡,企業對信息技術推廣應用工作重視不夠、力度不強和深度不廣。目前,我國石化企業的信息化工作的不足之處主要表現為以下四個方面:
(一)信息化人才缺乏
石化企業信息化人才要有比較強的技術實力、項目實施能力和維護支持能力。石化企業缺乏業務和信息技術復合人才,既懂石油化工生產流程又掌握信息技術的復合型人才非常缺乏,導致企業信息技術系統的建設達不到應用應有的水平,投入運行后,沒有合適的支持體系和相應人才,系統也不能發揮應有的效益。信息化隊伍不足還導致石化企業缺乏關鍵核心技術。
(二)信息化機構職能發揮不足
隨著信息技術的應用,信息化成為了企業經營管理活動中的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并且隨著時間的推移,應用面會越來越寬,應用程度會越來越深入。近年來,雖然石化企業大多設置了專門的信息化管理部門,但這些部門的管理權限和管理力度較為弱化,沒有真正實現強有力的信息化支撐。信息化的組織引導職能發揮不足,影響了石化企業信息化建設與應用管理模式建立。
(三)信息化綜合應用效果有待提升
目前,石化企業還有相當多的信息系統應用情況不佳,源于這些信息技術應用基本是在不同層次的功能開發,應用的效果一般局限在一個范圍中,還不能形成從市場決策、經營管理到生產裝置調度和優化綜合的應用效果;信息化應用沒有充分提高企業的業務人員的工作效率;企業業務應用人員也沒有完全獲得信息化所帶來的益處。
(四)基礎工作需要持續規范
企業基礎工作的規范化管理是企業信息化建設的基礎和保障。如果企業信息化是在不規范的管理、業務和數據等基礎上進行的,這樣的信息化建設很難幫助企業走上現代化管理之路,企業信息系統將經不起內外部環境變化的考驗,缺乏生命力和持久力。所以在開展企業信息化建設時,應對公司管理體制和管理方式進行改革,使企業的各個基礎環節都能夠符合規范化、標準化的要求。規范化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規范企業數據;二是規范企業業務和信息處理流程。
三、加強我國石化企業信息化建設的策略建議
針對信息化建設中所存在的問題,我國石化企業應緊緊圍繞自身的發展戰略和核心業務,重點做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加強統籌規劃和組織協調力度
把作用大、效益明顯的信息技術項目列入重點建設內容,優先安排投資,加快建設,早見成效。強化集中運作,加大控制力度,關鍵是統一規劃、統一投資,降低建設成本,追求總體效益最大化。統一制定企業年度信息技術項目投資建議計劃,納入年度投資計劃,作為信息化建設專項投資統籌安排使用。在信息化建設內容、實施進度安排等方面,每年由信息部門牽頭,會同相關部門和單位認真研究,制訂出合理可行的計劃。
(二)加強標準化建設和信息系統整合
根據統籌規劃、急用先行的原則,以現有標準化工作成果為基礎,加快信息化標準體系建設。具體來說,要加強兩個方面的工作,一是標準化體系建設,需要補充和完善標準化的內容,適應不斷深化的信息化應用要求;二是各種標準的應用,需要通過宣傳、培訓、考核等手段,強化標準代碼的應用、規章制度的執行、統一報表的使用。同時要加快應用系統的整合,在業務方面形成標準流程和管理制度,在技術層面形成集成規范和模板。充分借助外部企業力量,組織企業力量參與其中,以加快工作進展,同時為以后的系統運維和升級奠定基礎。
(三)加強信息基礎設施建設
石化企業要加強網絡管理系統、信息安全系統、數據中心、異地容災、生產過程數據源的建設以及應用系統功能的提升和運行維護。網絡要覆蓋主信息采集點,主干網帶寬要滿足生產、銷售、科研系統的應用要求,建成企業一體化的網管系統,實現全網全時管理。建立信息安全保障體系,既要保證企業內部網的整體信息安全,又要保證必需的性能和管理的方便性。建立企業數據中心和異地容災系統,確保信息的安全,加強數據源建設。對重要生產裝置和罐區的關鍵信息點必須配置必要的分析、計量儀表和采集設備,建立自動數據采集系統。為了保證網絡的整體性能和信息系統的整體安全,充分發揮信息系統的整體效能,要按照信息化建設和應用的要求,堅持統一規劃、通盤考慮,統一標準,統一管理,并進一步加大投入,夯實基礎,全面支撐福建煉化信息系統的建設和應用。
(四)加強信息化人才隊伍建設
建設高素質的信息化管理、建設、維護和應用四支隊伍,建立有利于穩定隊伍的機制,保證信息化建設與應用的有效推進。建設高素質的管理隊伍、技術精良的建設隊伍、服務優質的維護隊伍、操作熟練的應用隊伍。要健全信息化管理隊伍,配備相應數量的既懂管理又熟悉信息技術的專職人員,全面負責本企業的信息化管理工作。要整合和優化企業的信息技術隊伍,建立上下一體的運行維護體系,形成一支穩定,技術和作風過硬,對福建煉化公司信息系統建設和維護具有強有力支撐作用的專門隊伍。建立ERP、供應鏈、電子商務等信息技術培訓中心,全面支持公司的信息系統建設和運行。建設一支以第一線業務人員為主體的信息化應用隊伍,通過培訓全部達到熟練操作,提高公司信息系統應用的整體水平。
(五)加強技術交流和技術培訓
與國內外著名信息技術廠商、科研院校建立聯盟和合作關系,引進、消化、吸收先進技術,培養信息技術實施隊伍和軟件開發隊伍,滿足企業信息化迅速發展的迫切需要。充分利用已有的培訓設施和視頻會議系統,配合項目的實施和應用,多層次、多渠道地搞好信息技術應用和管理的培訓工作。采取多種形式,加強對各個層次、各類人員的信息化知識培訓,特別要加強對中層管理人員及企業業務骨干人員進行較深層次的技術培訓。通過編寫應用系統操作指南,指導信息系統應用人員熟練掌握對應用系統的操作方法。開辦專題培訓班,強化培訓和考核。
參考文獻
[1]高莉莉.兩化融合在推動石化企業管理中的作用[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5,(6).
[2]邱輝.基于協同管理視角對石化企業信息化建設的分析[J].信息系統工程,2014,(10).
[3]羅志宏.大型石化企業信息化建設的現狀及發展建議[J].煉油與化工,2014,(1).
作者簡介:周天天(1987-),女,北京人,就職于北京長城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研究方向:企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