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對企業管理成果的評定最根本的標準就是通過企業發展所達到的經濟效益,而人力資源是一切生產資源中最為核心和重要的內容。文章將從人力資源的管理出發,探討如何將兩者有效結合起來促進企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
【關鍵詞】企業管理;經濟效益;人力資源管理
企業的發展是依靠人力資源與經濟效益之間形成共同管理和作用,兩者相互之間相輔相成,協同發揮作用。而在人力資源中,如何通過有效的人力資源管理來實現與企業經濟效益之間的相互作用力,在當前經濟社會的大背景下,必須重視和強化企業人力資源的發展,并以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為目標進行發展,使兩者形成一個中心相互促進的關系來實現企業的進步。而這個過程的首要任務是需要企業深刻認識到經濟效益和人力資源管理之間的密切關系,并通過加強對人力資源的管理,才能實現企業經濟效益的最大化。
一、人力資源管理與企業經濟效益的含義解析
在當前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趨勢下,企業的發展根本是通過企業內部的管理理念和實踐的創新改革來實現的。在我國傳統工業時代,主要是針對企業發展中的生產事物作為最基本的管理方式,而在當前的知識經濟時代,逐步過渡到以人為本的人力資源管理階段,企業管理并逐漸形成以人力資源管理為核心的現代管理的模式。這就要求企業從根本上認識到必須轉變發展觀念,重視和強化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因為這將決定組織能否有效創造經濟效益的關鍵因素。尤其是在經濟全球化的影響下,現代化企業的發展的競爭更加激烈,企業為了尋求更大發展空間和平臺,必須轉變人力資源管理才能將經濟利益最大化。人力資源管理是通過當前科學技術信息化的應用來實現智能支持,并逐步轉變為一個決定組織能否有效創造經濟效益。在管理過程中,企業根據自身實際發展的狀況來制定實施一系列的人力資源管理政策,包括人力資源戰略規劃、組織結構設置、員工的選招、培訓與開發、薪酬績效管理、勞動關系管理等相關內容,來強化和落實人在企業管理和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力,并讓人去發揮在企業中的主觀能動性,利用人的智慧和行動實踐來實現對財力、資源和物力的有效利用,并提高人力資源的投入產出比率,促進企業經濟效益最大化,從而實現企業發展經營的目標。而企業經濟效益是企業的生產總值與生產成本之間所作用之后形成的比例關系,也是企業經營發展一切經濟活動最核心的出發點,并通過企業經濟效益來呈現和衡量企業綜合發展水平的高低。這也即是企業效率、效果和經濟之間的一個關系表現。這主要反映在三個方面上,即效率、效果和經濟。而企業要提高經濟效益,才能更好地促進企業在市場經濟發展中的地位和競爭優勢,更好地立足于行業市場中,而企業也要在這個不斷發展中降低勞動消耗,盡可能地減少投資成本,實現通過最小的投入實現經濟效益的最大化,以這樣的方式來實現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的可持續長遠發展。
二、人力資源管理的效益水平和經濟效益之間所形成的關系
(一)創造經濟效益是人力資源管理的根本出發點
企業所開展的一切經濟活動的目標都是為了為企業的發展創造盡可能大的經濟效益,一個企業尤其是現代化的大企業發展,如果僅僅具備高科技化的設備器材、先進技術力量以及已形成一定規模的生產作業線,但沒有核心的人才團隊的支撐,也是無法在行業和當前的社會經濟發展的激烈競爭中取得長遠可持續發展的,也即無法達成經濟效益的最大化。在我國現代化企業的發展認知和對發展前景的規劃發展中,要確立根本的發展目標和根本的出發點,尤其是企業的上級領導要重視對經濟效益的評估和分析,并對投入和產出之間所形成的關系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討。但是在一個企業發展中,最基本的組成單位和要素是人,人才是整個企業發展運營得以順利運轉的根本要素,這也說明企業經濟效益的達成是需要通過人的作用才能實現。實質上就是企業根據企業發展的實際規劃路線,采取有效策略,激發和調動企業中每一個員工的主觀能動性,讓所有人的能力和智慧都能夠發揮出來,為企業做出必要的貢獻。知識經濟時代的影響使得人力資源的管理工作得到了更大的強化作用,并在企業發展中形成了一定的組織地位和作用力影響。而組織的技術優勢來自組織中人員在知識和技術上的不斷開發和創新,并將人才隊伍的建設和優化作為比企業生產和銷售更加重視的位置進行管理和發展,才能促進企業經濟效益的實現,這是經濟效益與人力資源之間的關系表現。而人力資源管理根本出發點也是重視人的智慧和實踐創造力,以“人”為核心,圍繞人開展企業中關于組織、環境以及各項生產運營事物的工作,掌握到這一原理,則要認知人性、尊重人性,并重視對人才的培養,采取高效、有質量的策略來帶動人的主觀能動性,讓人的能力和智慧發揮出來,并有效促進企業的發展,實現人力資源的投入產出比率的不斷提升,從而能夠科學地利用財力、物力,為企業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因此,人力資源管理的核心要素就是創造效益。
(二)人力資源效益與經濟效益之間的關系
在企業的生產資源中,人力資源是最根本的發展要素,其也直接關系到企業經濟效益的好壞。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衡量企業的經濟效益,具體表現為投入與產出之間的關系。從實際企業運營來講,這種投入與產出是資金、技術、設備和企業品牌之間的影響力、人力資源的綜合體。但如果僅僅從企業本身的發展來看,人力資源在企業經營中的效益評估主要是通過企業整體經濟效率的提高與否來進行衡量。這也就是企業經濟效益中投資收益、產出成本所形成的企業經濟價值,這也是有效激發其他企業資源要素進行作用發揮的重要驅動力,通過驅動和整合其他資源要素,借助于其他要素的作用所產生的效益。
三、如何從加強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方面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一)加強和完善企業薪酬、績效管理機制,并建立科學合理的獎懲制度
在人力資源管理中,薪酬和績效管理是最核心的內容。在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過程中,應重視并采取有效措施對員工的工作成果進行合理公平的評價,以建立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和更好地保證員工工作態度的端正。因此企業要從內部來不斷完善薪酬和績效管理機制,以公平、合理的意識出發,講究科學性和激勵性,然后在國家相關政策規定的情況下設計績效考評指標和標準體系,從而建立完善科學合理的考評方法,另外要針對給公司做出重大貢獻和付出功勞的員工采取激勵和表揚的實際獎勵策略,與此同時也要對表現惡劣的員工采取一定的懲誡措施,以此來給他們所做的工作表現給予提醒和警惕,促使員工自我開發提高能力素質、改進工作方法,從而達到更高的個人和組織績效水平,保證組織戰略目標的實現。
(二)重組并以科技創新手段設置企業組織結構
企業管理效能的高低是由企業所組織的效率來決定的,所以如何通過有效的組織完成對企業管理效能的實現,就需要精心設計新型的組織機構。企業要著眼于行業發展的特點、行業發展的規模以及未來行業發展的趨勢環境,對專業生產過程、分工和協作、管理質量水平等都要進行綜合性的考慮,從而對現有工作崗位說明書、組織體系圖、管理業務流程圖等進行組織結構梳理和分析,并結合實際選擇合適的組織結構模式,進行循序漸進的變革創新,從而建立起精干、高效、科學合理的組織結構來將企業的管理效能提升到最大化,為企業經濟效益的增長提供有力的基礎。
(三)加強落實對企業員工在技能和工作綜合實力的選擇和培養
在人才資源的管理中,企業必須通過外部吸納人才的方式來補充企業發展中的工作需要,并重視對企業內部人才潛力和能力的挖掘,重視對員工的工作培訓學習,不斷提高員工的職業技能和業務素養。企業要定期對員工的工作進行教育培訓,讓其在工作中不斷更新和掌握最新的技術和創新理念,對新型的業務發展流程進行更新和熟悉,并培養員工在工作崗位上的責任心和工作積極性,培養其在工作中的責任意識和競爭意識,才能不斷滿足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的需求。另外,還要重視人才的引進與使用,并根據企業發展的需要建立完善的人才評估機制,積極吸納各類人才精英,并從薪酬待遇上給員工提供職業發展的空間,實現企業發展與員工提升的雙贏。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我國知識經濟時代下的社會發展中,要不斷加快企業的發展速度和綜合實力水平的提高,必須重視人力資源的管理,并制定科學合理的人力資源管理戰略,以人為本,通過不斷提升員工的綜合能力素質來為企業贏得經濟利益的最大化,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國秀.人力資源管理對提升企業經濟效益的整合模型探析[J].現代商業,2014,26(24).
[2]徐守超,沈濤.對企業經濟效益和人力資源管理的關系探討[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5,16(12).
作者簡介:孫心玉(1988-),女,黑龍江哈爾濱人,HR,中國人民大學在職研究生,研究方向:企業管理(人力資源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