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人民銀行肩負著實施貨幣政策、維護金融穩定、為金融服務三大職能,基層央行在三大職能的行使上,更多地偏重于金融服務工作。但金融服務工作也不能完全游離于貨幣政策、金融穩定職能之外,三項工作的開展是互為支撐、密切相關的,金融服務工作是對其他兩種職能的重要補充,也是這些職能在基層央行操作層面上的延伸。筆者結合基層央行的工作實際,就如何做好金融服務工作談幾點思考。
【關鍵詞】金融服務;基層央行;貨幣政策;服務意識;服務效率
一、做好金融服務工作是基層央行立行之本
(一)金融服務職能是基層央行的基本職能
人民銀行金融監管職能調整后,基層央行的工作重心發生了變化,逐步明確了服務立行的工作思路,大力開發金融服務項目,提升技術含量、暢通支付清算渠道,升級國庫集中核算系統,提高經理國庫水平,加快征信系統建設,推進反洗錢工作,構建良好的金融生態。
(二)金融服務是基層央行連接社會的紐帶和橋梁
金融業是服務業,人民銀行的服務對象是政府、金融機構以及整個社公眾。通過制定和實施貨幣政策,影響商業銀行、非銀行金融機構的行為和活動,使之適應國民經濟的發展需要:收集、整理和反映有關重點行業、重點部門的經濟資料以及自身的資產負債情況,為有關方面制定政策提供參考。
(三)金融服務是有效實施貨幣政策的客觀需要
目前基層央行的大量工作都是為實施貨幣政策服務的,尤其是金融服務工作,更能貫徹貨幣政策提供強力支持。在日常服務工作中及時了解經濟金融運行中的一些新情況、新問題,了解各方對人民銀行傳導實施貨幣政策提供參考。如在金融統計工作中,就可以了解各金融機構的資金運行狀況,分析中央銀行貨幣政策導向是否有效,應該怎樣去進行調整;在人民結算賬戶管理中就可以有效遏制逃債、洗錢等違規違法行為,有利于營造公平的市場環境,維護金融體系的穩定。營造一個高效、先進的支付結算環境,提供多樣化、現代化的支付結算工作,更是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渠道,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加快資金周速度的重要手段。
二、當前基層央行金融服務工作面臨的問題
(一)思想觀念滯后,服務意識不強,對強化人民銀行金融服務職能的重要性認識不到位
有些干部職工思想滯后,金融服務意識不強,觀念沒有得到及時的調整,總是意識不強,觀念沒有得到及時地調整,總是把眼光放在監管和管理上,關心資金安全多,關心如何搞好服務少,沒有認識到金融服務工作的重要性。
(二)責權不對等,金融服務工作推廣難度大
基層央行是金融服務的第一線,對金融服務工作最為敏感、面臨問題最為直接,非常需要政策支持和上級部門的指導。目前基層央行金融服務面臨的最大問題是“有責任去推廣,無權力去約束”,在工作開展上“管理放不開手腳,執行上要瞻前顧后”,工作的開展主要依靠宣傳教育取得共識、加強服務贏得支持,工作進展和效果都不能盡如意。
(三)信息技術力量薄弱,金融服務沉不下去
人民銀行金融服務信息化特點非常明顯,現代化支付系統、人民幣賬戶管理系統、個人信用信息系統、企業信用信息系統。反洗錢監測分析系統、外匯賬戶管理系統等信息系統已經成為人民銀行金融服務的重要平臺,在這些現代化信息系統正常運行的前提下,我們才談得上提供金融服務,因此對信息技術的掌握和運用對于金融服務來講是基礎中的基礎。而基層央行目前面臨的問題是,這些信息系統本身不盡完善,存在或多或少的問題,給基層行金融服務的推廣工作帶來一定難度。
(四)金融服務體系不完善,人員素質亟待提高
金融穩定協調體制不完善。維護金融穩定不僅是基層央行的重要職責,政府部門、監管機構、司法部門等機構也應當有責任和義務維護金融穩定,各部門應相互協調配合共同防范和化解系統性金融風險。反洗錢機制不完善。雖然基層央行與各金融機構成立了反洗錢協調機制,但機制成員大都一人多職,不利于反洗錢工作的開展。征信管理機制不管理。信貸登記咨詢系統對金融機構信貸決策的支持作用不充分。外匯管理機制不完善。基層央行外匯管理工作薄弱,員工外匯知識缺乏。
三、對基層央行改善金融服務工作的建議
(一)轉變傳統觀念,樹立服務意識
基層央行要切實抓好金融服務,轉變機關工作作風,要樹立服務立行、服務興行的理念;以良好的金融服務來樹立形象,提升影響。在履行人民銀行各項職能的過程中,強化服務意識,把工作重心向提供高質量的金融服務方向轉變,基層人民銀行要強化金融服務在中央銀行職能中的主體和基礎地位,要把金融服務列為工作重心,改進服務方式,完善服務手段,部門之間要密切協作,齊抓共管,形成全方位的金融服務格局。
(二)準確做好定位,加強組織落實
領導班子要樹立起服務意識,主要任務就是抓落實,起好助推器和方向盤的作用,統籌安排金融服務的各項工作,加強監督指導,責任層層落實,形成自上而下的推動力;加強服務部門的橫向聯動,加強部門之間的相互溝通,互相促進、提高效率;發揮監督部門的風險控制力、協作配合,各有分工,促進金融服務工作的正常、有序開展。
(三)健全管理體制,提升服務效率
加強制度建設,從組織上、制度上、管理上采取有效措施,確保各項服務工作的切實到位。加大對金融服務工作的監督檢查,規范服務行為,著力塑造基層央行良好形象。要建立科學、量化、公開的金融服務考核指標和評價機制,加快建立以提高服務質量和效率為核心的考核指標評價體系。加強內部協調,提升服務合力,本著機構設置精簡化、職工分工專業化、整體運作高效化的原則,對內部服務力量進行整合。完善激勵體制,嚴格按行員職位和實際工作的績效決定工資收入與獎勵高低,調動員工在金融服務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提升服務質量和效率。
(四)提供優質高效金融服務,滿足服務對象實際需要
改進和完善“窗口”指導方式,完善金融工作例會制度,爭取地方黨政領導和有關部門對金融工作的理解和支持,為貫徹執行貨幣信貸政策鋪平道路;適時召開銀企座談會,進行信息溝通,了解不同企業對貨幣政策的需求和對政策執行的敏感度,研究分析和反饋貨幣信貸政策傳導終端的作用和效果;建立信貸征信、反洗錢、反假幣聯席會議制度,分析通報存在的問題和情況,形成職責明確、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建立人民銀行與銀監部門的信息共享、風險共防、良性互動機制,共同維護轄內金融穩定。
(五)建立基層央行金融服務的社會監督機制,樹立央行社會化大服務的品牌
建立金融服務社會監督機制就是要把各類金融服務置于社會公眾的監督下,讓社會公眾參與,提高服務質量。建立支付結算社會監督機制,將銀行結算納入社會監督之下,建立暢通的結算渠道,服務地方經濟。建立人民幣管理社會監督機制,設立舉報獎勵制度,做好殘損人民幣的兌換和人民幣反假防假的群防群治工作,加大社會反假力度,凈化人民幣流通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