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職院校在辦學方式、教學目的、學生特點等諸方面與普通高校有著很大的不同,高職院校信息化教學也不例外,支架式教學策略對促進高職院校教學有效性、實現職業教育辦學目標是大有裨益的。
關鍵詞:支架式教學;高職院校;信息化教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G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5)02-0111-02
一、高職院校信息化教學
高職院校信息化是將信息作為高等職業教育系統的一個載體,并在高職教育各個領域廣泛地利用信息技術,促進高等職業教育現代化的過程,其自身的不斷發展給高職教育形式和學習方式帶來了重大變革。
在與技能相關的高職教學和實訓中,需要儀器、設備甚至生產線等,而這一直是教學和實訓的難點,受到場地、資金、技術人員和教學資源的限制,高職院校在這方面往往顯得捉襟見肘。但是有了信息化的條件,一些問題就得到了很好的解決,比如使用課件補充設備的不足、用網絡查找教學資料、用模擬方法解決大量耗材和危險性問題、用仿真解決無法讓學生看到生產過程的問題,這都使得一些教學策略在高職教育的應用中顯現出前所未有的效果。
二、支架式教學策略的內容
建構主義認為,學習者要想完成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即達到對該知識所反映事物的性質、規律以及該事物與其他事物之間聯系的深刻理解,最好的辦法是讓學習者到現實世界的真實環境中去感受、去體驗,而不是僅僅聆聽別人關于這種經驗的介紹和解釋。
支架式教學應當為學習者建構對知識的理解提供一種概念框架。這種框架中的概念是為發展學習者對問題的進一步理解所需要的,為此,事先要把復雜的學習任務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學習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支架式教學通常由以下幾個環節組成:
1.搭腳手架——圍繞當前學習主題,按照要求建立概念框架。
2.進入情境——將學生引入一定的問題情境。3.獨立探索——讓學生獨立探索。探索內容包括:確定與給定概念有關的各種屬性,并將各種屬性按其重要性大小順序排列。探索開始時要先由教師啟發引導,然后讓學生自己去分析。探索過程中教師要適時提示,幫助學生沿概念框架逐步攀升。起初的引導、幫助可以多一些,以后逐漸減少,最后要爭取做到無需教師引導。4.協作學習——進行小組協商、討論。討論的結果有可能使原來確定的、與當前所學概念有關的屬性增加或減少,各種屬性的排列次序也可能有所調整,并使原來多種意見相互矛盾的復雜局面逐漸變得明朗一致起來,在共享集體思維成果的基礎上達到對當前所學概念比較全面、正確的理解。5.效果評價——對學習效果的評價包括學生個人的自我評價和學習小組對個人的學習評價,評價內容包括:自主學習能力;對小組協作學習所做出的貢獻;是否完成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
三、支架式教學策略在高職院校信息化教學中的應用
任何教學策略都不會單獨在教學中出現,也沒有哪個教學活動或案例是單一對應一個教學策略的,但是我們還是能找到一些典型的教學活動,在這些教學活動中,比較突出某一種或幾種教學策略的使用。下面的案例就比較明顯地表現出支架式教學策略的應用。
案例:管理學——信息技術支持探究性學習
筆者所在學院經濟管理系的教師針對《管理學》教學,提出了網絡環境下自主性學習的教學模式。由于管理學既是基礎學科,也是應用學科,因此希望通過自主性學習模式,以學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和實踐性為基礎,使學生通過探索和實踐活動,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探究能力、人際溝通能力及團隊精神。該教學模式共設計了五個教學環節:課題選定、方案設計、探索研究、檢驗評價、報告形成,每個教學環節都根據自身的教學內容特征進行定位,比如,以“海爾管理理念”為主題,進行網絡環境下的自主性學習,就可以分別設計出這五個環節中教師和學生的活動,其中利用支架式教學策略和信息技術的教學活動見下表。
案例分析:
在這個教學案例中,較好地利用了信息技術實現支架式教學策略。對海爾管理模式進行探究的五個步驟與支架式教學策略的環節高度吻合:首先搭腳手架——把海爾管理模式拆分成幾個主題,然后讓學生分組選擇學習主題并制定計劃;進入情境、獨立探索——學生利用網絡在教師的指導下進入學習主題,并開始探究;協作學習——分頭查找資料、分析、記錄、出報告,直至最后的評價;效果評價——小組形成報告,自評和互評。
使用支架式教學策略可以對學生學習起到適時性幫助、動態支持、多元化和引導性的作用,支架使學習情境保持了復雜性和真實性。在學生最需要幫助時應提供適當的支架,隨著學習發展的變化,學習支架也應隨之調整,在學生具備了解決問題的能力時就撤出。支架的角色可以由教師給出,也可以由同學、家長等給出。學習支架的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的,可以是問題、范例、建議、圖表等。但是要注意,學習支架僅僅是在學生完成學習任務的過程中起到引導的作用,并非替代作用。
四、小結
在高職院校教學中,學生對理論知識學習普遍有厭倦情緒和畏難情緒,特別是一些理論性較強的課程,學生更是由于缺乏實際經驗而摸不著頭腦,教師也為如何使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感到困惑。針對大量不容易掌握的經驗性知識、隱性知識,或是趨于發散的結論,支架式教學策略可以減少高職學生學習的困難,激發其學習興趣,調動其學習主動性,幫助他們一步一步循序漸進地完成學習任務。
參考文獻:
[1]周彩霞.現代高職院校信息化教學的現狀與思考[J].考試周刊,2013,(2)
[2]臧少麗.高職院校信息化教學內涵與優化策略[J].科技創新導報,2014,(2)